
【識港網訊】10月25日,CATCH VOICE捕捉聲音暨紅樹林(Mangrove)原創流行音樂創作大賽——民謠季總決賽頒獎音樂會,在深圳福田城市新地標「中軸雲廊·頂上空間」舉行。歷經數月全球徵稿與激烈復賽,十強選手從830首作品中脫穎而出,齊聚鵬城,展開終極對決。音樂會通過「幸福福田」視頻號、「福田文體中心」視頻號及「華南直播」平台全程同步直播,線上累計吸引超14萬人次觀看,全網曝光量1600萬。
本次活動,不僅匯聚了各地民謠精英,也逐步構築起一個以福田為核心、輻射大灣區的專業賽事IP。活動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深圳市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主辦,深圳市本色連鎖實業有限公司承辦,深圳美麗南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酷狗音樂人·酷樂聯盟作為音樂合作平台提供支持。
賽事邀請官方音樂平台、主流電台、權威行業專家評審聯手,實現從專業眼光到市場視野的全面把關,成功吸引優質原創力量匯聚福田。
在內容深度上,賽事注重挖掘音樂背後的故事,推薦羅偉力、農里、童瑤-YAO三組選手代表做客深圳電台音樂頻率飛揚971,與主持人藝多、孫岩展開音樂對談,實現「民謠出圈」。
同時邀請廣東省演出行業協會演藝新空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國慶與拾光者計劃隊長曲比烏力共同錄製《請上座》深度訪談,圍繞「深圳原創民謠」展開熱烈探討;更成功將賽事中湧現的優質選手輸送至「吾城吾歌」(第三季)舞台,實現了從賽事發掘到專業舞台的完美鏈接。
通過平台資源聯動與內容深度共建,本屆賽事系統性地構建了一個從傳播、討論到出圈、扎根的完整閉環生態,持續賦能深圳原創音樂發展。
全球830首作品匯聚,見證民謠澎湃新聲
本屆賽事自7月11日啟動,至10月25日圓滿落幕,歷時三個月,共吸引來自全國20餘座重點城市的830名唱作人踴躍參與。
在海選階段(7月11日-8月11日),賽事便呈現出強勁的破圈勢頭與廣泛的覆蓋面:累計徵集作品八百餘首,其中既有收藏量突破300萬的民謠熱歌《去遠方》,也湧現出佤族、回族、彝族等極具民族特色的原創佳作。賽事成功吸引了海內外民謠原創者的目光,也彰顯了深圳福田原創音樂品牌在民謠類領域的影響力。
在8月31日與9月21日的兩場復賽中,全國20強選手相繼齊聚深圳,向十強席位發起衝擊。從北京、內蒙古,到漳州、大涼山,再遠至馬來西亞,他們為夢想奔赴同一片音樂熱土。歷經層層選拔,全國十強榮耀誕生,兩場比賽累計吸引超20萬人次線上觀看。
10月25日晚,選手齊聚總決賽舞台,用鮮活的時代聲音與真摯的音樂表達,向最高榮譽發起最後衝刺。來自四川大涼山的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拾光者計劃則用彝語演唱《不想在這個冬天離去》,在歌聲中致敬祖地與偉大無私的母愛;從幕後製作走向台前的音樂製作人謝又、來自馬來西亞的浙江音樂學院在校生馬芯宜,分別攜新歌《共謀》《模樣》登台,呈現出民謠女聲的別樣力量;活躍於深圳的解憂口服液,以未發布曲目《從濟南一路向南》講述夢想南遷、在深圳落地生根的心路歷程……
這些作品不僅讓總決賽成為民謠新作的首唱現場,更構建起一個情感共鳴的舞台,見證民謠藝術的多元可能與當代生命力。
在觀眾熱切的矚目與熱烈的掌聲中,各項大獎的歸屬逐一揭曉。
「最佳人氣獎」由謝又的《我們的童年》斬獲,在8月22日至10月10日的全國20強的投票通道中,謝又以超2萬票的高人氣榮登榜首。馬芯宜則憑藉海選作品《春風秘密》中獨到的藝術表達,將「最佳原創作品獎」收入囊中。賽事還評選出謝又、馬芯宜、方朴十、1475樂隊、八TER先生、波粒樂隊六位選手獲得「原創新星獎」。最受矚目的「年度金星獎」由來自拾光者計劃民謠作品《不想在這個冬天離去》摘得;「年度銀星獎」與「年度銅星獎」則分別授予解憂口服液與付飛翔。
本屆賽事評審導師、知名樂評人王擊凡在賽後感慨道:「深圳是一片創業的福地,更是民謠生長的樂土。」他表示,從這些音樂人的作品裡再次捕捉到久違的感動,並指出民謠創作的真諦在於「作品要深植土地的『地氣』,更要創作者坦誠交出靈魂的『勇氣』。「年度金星」拾光者計劃表示:「當下好聲音的舞台很多,但專為原創音樂人打造的舞台卻依然稀缺。這個賽事能在南方搭建一個專屬原創音樂人的舞台,本身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經「2024紅樹林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簽約的福田文體中心合作音樂人哈吉他在總決賽精彩亮相,獻上粵式民謠《神奇不神奇》,她以真摯嗓音與濃郁地方風情,將嶺南文化的溫度融入了這個夜晚。
從「2024紅樹林(Mangrove)流行音樂創作大賽」到「2025 CATCH VOICE捕捉聲音暨紅樹林(Mangrove)原創流行音樂創作大賽——民謠季」,是福田區在推動原創音樂發展道路上持續深耕的生動實踐。近年來,福田區始終將原創音樂作為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政策扶持、平台搭建、資源整合等多維發力,不斷優化音樂創作生態,推動民謠等各類型本土音樂創新發展。未來,福田區將進一步激發音樂人的創作熱情,破解原創音樂人在創作、宣推等環節面臨的發展難題,系統構建從人才培養、作品孵化到推廣的全鏈條支持體系。持續涵養城市文化土壤,全力構築根植灣區、面向世界、生機勃勃的原創「音樂森林」,為深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時代文化高地注入動人旋律與持久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