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今年迎來新中國76周年華誕及抗戰勝利80周年的「雙慶之年」,是緬懷先輩、珍惜和平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香港文化藝術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籌委會藉「雙慶之年」,10月9日假香港金鐘JW萬豪酒店宴會廳隆重舉行「香港文化藝術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酒會」,一眾本地文化藝術界精英及業界友好,聚首一堂,同賀國慶,並共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香港文化藝術界慶祝國慶活動自1999年創辦,至今已有26年歷史,歷年來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領導、中央駐港機構領導、多國駐港領事館總領事及香港文化藝術界菁英踴躍出席和高度讚譽。今次酒會行政長官李家超、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李曙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港公署辦公室主任劉孝明、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籌委會榮譽贊助人、大會發起人兼聯席主席霍震霆及區永熙;籌委會榮譽贊助人、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及施榮懷;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兼籌委會秘書長霍啟剛、香港文聯會長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馬逢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理署長譚美兒,擔任主禮嘉賓。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支持下,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文藝發展,將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充分發揮香港中西薈萃的獨特優勢,促進文明互鑑、民心相通。香港近年在文藝發展方面取得長足進展。舉例而言,今年香港共有12個藝術項目成功入圍《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名單》,成績令人鼓舞。上個月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強調要繼續推動文化、體育和旅遊協同發展,為經濟注入新動力,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推動西九文化區和本地文創產業多元發展,發展文藝旗艦品牌項目等。有信心在文藝界朋友共同努力下,香港的文藝發展定會更加蓬勃。
籌委會聯席主席兼榮譽贊助人霍震霆致歡迎詞時表示,今年迎來新中國76周年華誕及抗戰勝利80周年的「雙慶之年」,也是緬懷先輩、珍惜和平的重要時刻。香港文化藝術界慶祝國慶活動自1999年創辦,這二十六年來,在社會各界關心及支持下,香港文化藝術界持續舉辦國慶慶典,以藝術傳承歷史,以創意點亮未來。這份堅持,讓文化記憶在香港這片土地生根發芽;這份傳承,使我們更加明晰「從何而來」的歷史根基,更堅定「走向何方」的時代步伐。
籌委會聯席主席兼榮譽贊助人區永熙致謝詞時表示,衷心感謝各界嘉賓蒞臨,長期以來,正是在場各位文化界的朋友們以卓越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為推動文化繁榮、促進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大家的作品豐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展現了時代的風貌,大家的堅持與創新讓中華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輝。
香港文化藝術界籌備委員會在酒會場外精心設置了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讓嘉賓沉浸於中華文化與香港本土藝術的獨特魅力之中,包括香港特色打卡攤位、書法藝術體驗、民間手工藝體驗、品酒文化體驗等,並特別設置「出版3.0+」展位,深入介紹該計劃以人工智能加速業界開拓更廣闊市場的最新發展。酒會開場前邀請了全港小學組高級管樂團校際比賽全港總冠軍—英華小學管樂團帶來精彩演奏,為活動拉開序幕。儀式上邀請了萬幸、蘇子麒、李礎霖三位青年藝術家獻上《箏樂無界四海一音—東方音韻擁抱世界旋律》跨界演出,巧妙融合古箏、Beatbox及蘇格蘭風笛,展現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對話。此外,亦邀請了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合唱團表演多次獲國際獎項的作品《如畫般的天際》,歌聲中唱出「香港是我們美麗的家」,現場文化藝術氣氛濃厚,展現出香港文化藝術界的蓬勃創造力,亦彰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獨特魅力。
中國酒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傳統,本次酒會邀請了「梅見」青梅酒作為本次國慶酒會指定文化用酒,其藝術酒標常被稱為「酒瓶上的藝術畫廊」。活動現場,其精美的展示與獨特的口感,均獲得了現場嘉賓的一致好評。
而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期間,一系列地區活動在十月展開,而「區區有戲睇」更是連續第二年舉辦,籌委會秘書長霍啟剛表示,活動堅持將這個免費觀影活動帶到全港十八區,正是希望讓文化藝術界的國慶氛圍深入社區,與每位市民分享。在新中國76周年華誕及抗戰勝利80周年的「雙慶之年」,以呼籲人性光輝的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成為開幕電影,透過二戰期間「里斯本丸」號沉沒事件,紀念中國漁民偉大壯舉,讓人重溫歷史、珍惜和平、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