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在北京舉行。這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徒步方陣的整齊劃一以及先進武器裝備的亮相,無不讓人感受到國防實力的飛速提升。強大的國防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保障,這一點在香港的發展歷程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證。回歸以來,香港在國家的支持下,克服了諸多挑戰,保持了繁榮穩定。
對於香港同胞來說,參與國防事務,保家衛國,是一種榮譽。香港人究竟可否參軍呢?
據港媒報導,早在1999年,就有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團體提議開放「港人當兵」,認為服兵役可以鍛煉香港青年的吃苦精神、頑強意志和集體觀念。此後,「港人參軍」議題被反復提起,成為「兩會」熱點話題。2018年兩會期間民建聯提出31項建議及提案,其中就包括允許港人參軍。新民党2011年曾發起簽名活動,呼籲市民支持開放香港居民自願投軍的資格,讓香港市民可自願投軍,收集到約4000名香港市民的簽名。
從法律層面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每一個中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榮義務。根據中國《兵役法》,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都必須進行兵役登記,有志參軍的更可以報名應徵當兵。《兵役法》表明,中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等都有依法服兵役的義務。香港居民作為中國公民,理論上有服兵役的資格。
但是,《兵役法》屬於全國性法律,目前主要在內地實行。在「一國兩制」下並沒有列入《基本法》,並沒有明確規定香港居民有服兵役的義務,因此不適用於香港。此外,內地徵兵工作由當地武裝部等負責,香港沒有類似組織,國家也未要求部隊到香港徵兵,所以香港公民難以入伍。駐港部隊前司令員譚本宏亦曾說過,港人參軍需先解決法律問題,包括可能需在港落實《兵役法》,才有望成事。
雖然香港同胞目前還不能參加解放軍,但是可有多種途徑參與國防建設。香港回歸祖國以來,駐港部隊的軍營開放活動已成為深受香港市民歡迎和喜愛的「品牌活動」。今年 8月,第十八屆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暨第十二屆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閉營典禮在駐香港部隊新圍軍營舉行。來自香港190余所中學和高校約500名學員參與其中,他們接受軍事體育訓練,觀摩步戰車、艦艇、直升機等先進武器裝備,感受祖國國防的強大。今年7月4日至6日,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訪問香港。這是山東艦首次訪問香港,也是國產航母首次面向香港公眾開放參觀,這讓香港市民對國家航母有了直觀認識。
當我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香港與祖國始終同呼吸、共命運。抗戰時期,香港同胞和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為民族復興而戰。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香港同胞更應繼承和發揚這種愛國精神,積極參與到國防事務中來。香港同胞同樣是保家衛國的重要力量,無論是在國防教育推廣,還是未來有可能實現的參軍報國等方面,都能發揮獨特價值,與內地同胞攜手共築堅固國防長城。
本網評論員 哲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