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5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彙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南沙金融30條」),從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加強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發展特色金融服務、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開展跨境金融創新與交流、完善金融監管機制等方面提出30條重點舉措。
未來,南沙将被建設成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金融創新功能的承載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重要節點。
縱覽「南沙金融30條」内容不難發現,其緊扣南沙開發開放的關鍵環節,提出了諸多解決方案,爲未來一段時間金融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描繪了「施工圖」。
緊扣南沙發展目标
全方位賦能開發開放
「南沙金融30條」從7個維度,全方位賦能南沙的開發與開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展凱表示。
加快廣州南沙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是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也是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推動創新發展、打造優質生活圈的重要舉措。
2022年,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産業合作基地、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台、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和高質量城市發展标杆,将南沙打造成爲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
記者留意到,針對《規劃綱要》和《南沙方案》提到的不少戰略目标,「南沙金融30條」都提出了具體的金融舉措。
其中包括,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支持科技創新産業合作基地建設;加強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支持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新标杆;發展特色金融服務,健全現代金融産業;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建設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開展跨境金融創新與交流,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完善金融監管機制等。
「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将南沙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創新高地和對外開放門戶,更将推動南沙在‘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戰略支點作用,爲新時代改革開放探索南沙經驗。」展凱說。
持續加碼科技創新
支持發展海上保險
當前,資本市場“科技叙事”邏輯越來越清晰,金融持續加碼科創成爲題中之義。
記者留意到,「南沙金融30條」開篇即提到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加強金融對科技創新産業的支持力度,支持南沙科技創新産業合作基地建設。例如,提出加強多元化知識産權金融服務,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支持保險機構依法合規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或直接投資于科創企業,探索股債混合型融資模式。
當前,南沙科技創新和現代産業體系正加快構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等新興産業方興未艾。業内人士認爲,這些金融服務與南沙建設科技創新産業合作基地的目标相吻合。
此外,「南沙金融30條」不僅明确了金融對科技創新産業的支持,還對金融支持高端制造業、數字産業、海洋産業和未來産業、青年創新創業作了具體安排。
南沙是廣州唯一的出海大通道、連接珠江口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區的重要樞紐型節點。近年來,南沙向海圖強,海洋經濟、海洋産業發展按下「加速鍵」。針對這一産業特點,「南沙金融30條」提到,加大海洋産業、商業航天、全域無人産業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險機構按市場化原則發展海上保險。
對此,東海航運保險廣東分公司總經理洪士宏認爲:「當前,南沙正在加快發展海洋牧場裝備、無人船、水下機器人等新型海工裝備産業,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産業,發展和完善海上保險,将有助于南沙海洋新興産業的發展。」
構建便利内外聯動的
期現貨市場交易規則
在「南沙金融30條」中,「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建設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是關鍵着力點。
其中,廣州期貨交易所這一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成爲重要支點。「南沙金融30條」中,有不少關于期貨跨境合作、跨境交易的安排。例如,構建便利内外聯動的期現貨市場交易規則;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推出與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種,積極探索期貨品種國際合作新模式;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穩妥有序将已上市的期貨期權産品申請爲允許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的特定品種。
在廣金期貨研究員黎俊看來,一個内外聯動的期現貨市場,将令中國企業更廣泛地參與到國際衍生品市場中,從而增加我國在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影響力,争奪更多期貨品種的定價權。同時,可更好地發揮國際化期貨品種的作用,吸引境外投資者。
「南沙金融30條」還提到,支持南沙建設商品期貨交割中心,完善覆蓋期現貨市場的一體化産業服務體系。
「廣東作爲全國工業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需通過期現貨一體化體系強化産業鏈風險管理能力,保障生産穩定性。」廣發期貨總經理徐豔衛認爲,結合商品期貨交割中心建設,可幫助企業縮短交易鏈條、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優化供應鏈效率。
此外,「南沙金融30條」提出,構建便利開展跨境保險業務的交易規則。
對此,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教授彭浩然認爲,目前内地與港澳的保險市場在産品形态、法律體系、監管理念、服務質量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異。「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構建便利開展跨境保險業務的交易規則,能夠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保險需求,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業融合發展。」
建設跨境資管中心
發展投資顧問業務
「南沙金融30條」明确,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跨境資管中心,大力發展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
市場人士認爲,這一布局與南沙已有政策優勢相契合。一名資管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南沙建設跨境資管中心具有自貿區稅收、國家級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政策、跨境資金流動便利等政策優勢,有利于吸引港粵資管機構集聚,構建完善的資管産業鏈和生态環境。
大力發展投資顧問業态,是廣州打造資本市場新增長極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廣州設立投資顧問學院、發布「投顧十條」,不遺餘力打造「投顧第一城」。
易方達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将依托「南沙金融30條」政策紅利大力開展投顧服務,争取早日在南沙設立财富子公司,助力推動廣州投顧産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