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廣州公交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開創性進展!記者獲悉,4月28日晚自動駕駛小巴駛入廣州中心城區,在越秀區東風路上載客行駛。4月29日,東風路「羊城智慧巴士文旅示範線」將正式開通試運營。據悉,這是首條廣州市中心城區主幹道自動駕駛巴士線路,也是首條以文旅為主題的示範應用線路。
約20分鐘一班,試運營期間票價為5元
記者了解到,這條今年獲批的自動駕駛線路名稱為「羊城智慧巴士文旅示範線」。智慧小巴將塗裝醒獅,車頭LED屏幕顯示「羊城智慧巴士文旅示範線」,可載客6人。
在梅東路總站,還設置了電子站牌,顯示東風路自動駕駛線路的名稱、走向和到站時間。線路從梅東路總站出發,全長13.6公里,全程約55分鐘,途經東峻廣場、越秀橋、中山紀念堂(市總工會)、廣醫2號站、廣醫3號站、廣東大廈、先烈南路口7個站點,最終回到梅東路總站。
線路運營時間為每天19時-21時,約20分鐘一班,投入4輛智慧巴士。線路經過東風東路、東風中路和東風西路,可與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接駁,串聯中山紀念堂、烈士陵園、流花湖公園南門等多個景點和地標。
票價10元1人(人民幣,下同),試運營期間五折優惠票價為5元/人。支持羊城通卡收費、手機乘車碼、NFC支付,不參加公交票價優惠,兒童也須購買全票。
廣州自動駕駛巴士行駛里程達210萬公里
「羊城智慧巴士文旅示範線」開通試運行,是自動駕駛小巴駛入廣州中心城區的創新舉措。去年年底,廣州BRT自動駕駛線路延長線(天河段)開通測試,市民在天河區、黃埔區的BRT通道內可以乘坐自動駕駛小巴。東風路自動駕駛線路的開通,為市民夜間出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新選擇。
廣州自動駕駛巴士項目自2023年12月正式進入示範應用,目前已投入50輛L4級自動駕駛小巴,服務116萬人次,行駛里程達210萬公里。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巴士可根據實時路況和客流情況自動調整行駛路線和停靠站點。在早晚高峰時段,系統會自動加密發車頻次,確保乘客出行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安全保障方面,車輛採用L4級自動駕駛技術,配備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傳感器融合系統,可實現360度無死角環境感知。每輛巴士配備安全員進行實時監控,並建立了完善的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運營至今,未發生任何安全責任事故。
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運營效益,還通過降低人車配比、減少事故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方式優化成本結構。經測算,自動駕駛公交在10年全生命周期內的運營成本較常規新能源公交實現降低,每輛車年均節約成本14.26萬元。
廣州公交積極推動自動駕駛在便民公交線、夜班線、BRT線路等場景的應用,形成公交自動駕駛運營「廣州模式」。目前,自動駕駛巴士項目已開通生物島1線、生物島2線、廣州塔路線、琶洲環線等10條自動駕駛巴士便民線路和親子研學線路,覆蓋黃埔區的生物島,中新廣州知識城及魚珠數字經濟區,海珠區的琶洲數字經濟試驗區等區域。
這些線路不僅為當地居民和上班族打造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模式,還實現了天河區與黃埔區的跨區運營,極大地拓展了自動駕駛巴士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應用場景。
廣州巴士集團開通的自動駕駛線路:廣州塔線、生物島1線、生物島2線、琶洲線、雍景灣線、生物島夜班1線、生物島夜班2線、BRT線、夏港街線、南沙蕉門線(測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