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近日,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已拉開帷幕。作為全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技能盛會,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於4月中下旬分別在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東莞和中山等地分項目舉辦。大賽對標世賽、國賽標準,設置101個比賽項目。其中,世賽選拔項目61個,國賽精選項目40個,吸引1391名技能精英報名參賽,1040名裁判員參與執裁,從智能工廠到數字雲端,從暖心康養到新興職業,全面展現廣東高技能人才隊伍風貌,用實力再創佳績,以技能照亮前程。大賽同時邀請吉林、江蘇、浙江等11個兄弟省市及香港、澳門地區的專家、選手來粵觀摩參賽,切磋技藝、交流互鑒,共同提高技能水平。
構建賽事新格局:高標準引領 全領域覆蓋 多元化協同
本屆大賽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在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東莞、中山等六個地市的16個分賽點舉辦,29家實施保障單位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分賽點單位、實施保障單位大多為世賽集訓基地,參與過省級以上綜合性職業技能賽事承辦工作,有着豐富的賽事組織經驗、成熟的賽事運行體系和專業的人才隊伍,同時以全流程標準化管理,確保競賽公平公正,進一步鞏固廣東省職業技能賽事的行業影響力。大賽對標世賽和國賽標準,圍繞製造與工程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結構與建築技術、運輸與物流、創意藝術與時尚、社會及個人服務等六大領域,設置101個比賽項目,既包含數控車、工業機器人等「硬實力」項目,也包含智能硬件裝調、數字孿生應用技術等數字經濟類項目,也涵蓋酒店接待、美容等生活服務類技能,充分體現技能競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元導向。
全齡段技能大擂台:為各類技能人才搭建競技舞台
本次大賽參賽選手平均年齡25歲,年齡最大的57歲,最小的年僅16歲,既有來自職業院校的「技能新星」,也有扎根行業數十年的「老師傅」,彰顯技能人才培育「全齡化」特點。將近6成選手為「00後」職業院校學生,如16歲的最小參賽者來自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院校黃志業,主攻車身修理項目,展現了青年力量的崛起。本次大賽產業工匠雲集,企業職工選手占國賽精選項目將近4成,57歲的肇慶市選手劉建成,將與27名技能精英爭奪中式烹調(羊肉烘烤)項目獎項。女性選手占總選手將近3成,餐廳服務、美容、時裝技術、養老護理、育嬰等項目女性選手佔比超80%,凸顯技能領域的「她力量」。
精準對接產業體系建設: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大賽101個項目中,既有對接國際標準的世賽選拔項目,也有聚焦國家戰略的國賽精選項目,從智能製造到數字技術,從新能源汽車到工業設計,覆蓋了當下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領域,還增設了康養托育服務類賽項(如健康和社會照護、養老護理、育嬰)和鄉村振興技藝類特色賽項(如中式烹調(羊肉烘烤)、中式麵點師),形成「高端引領+基礎支撐+特色賦能」的競賽體系。競賽標準上,大賽對標世賽和國賽,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及行業規範制定技術規則和評分標準,競賽試題對接產業發展實際,注重考核選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世賽選拔項目共有699名選手報名參賽,國賽精選項目將有692名技能精英參與角逐,促進智能製造、集成電路、區塊鏈等新興產業搭上技能「快車道」,推動珠寶加工、精細木工、家具製作等「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實際,為廣大技能精英搭建切磋技藝、展示風采的競技場,為廣大勞動者打造施展本領、成就夢想的大舞台。通過舉辦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有利於挖掘高技能人才好「苗子」,為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等領域輸送緊缺人才,打造高技能人才引擎,賦能製造強省建設;有利於推動競賽標準引領職業教育和培訓改革發展,推動技能評價體系與產業需求接軌,培養產業新工匠隊伍;有利於以「技能明星」故事弘揚工匠精神,進一步提升勞動者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激勵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將於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大賽設置106個比賽項目,其中世賽選拔項目66個,國賽精選項目40個。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同時作為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全省選拔賽,各項目優勝選手有望代表廣東參加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此次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設置世賽選拔項目61個,另有5個世賽選拔項目將另行開展選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