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清末一代古典詩人詩作淺說
2024-08-22 15:43

【識港網訊】五四新文學運動以後,新詩取得文壇的正宗地位,發展出各種流派。這些流派底定了新詩各種風格的基調,也令創作者更加職業化。而舊體詩人則因繼承傳統士大夫「公餘操翰」的模式,多僅被視為非專業者,乃至其作品可能自娛有餘而創新不足。

其次,此時舊體詩壇的規模雖大不如五四以前,卻依然紛繁活潑。舊體詩人不再是傳統士大夫,而往往是術業各有專攻的現代知識分子,正與金耀基所言「結構分殊性」(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相印證。他們兒時多接受過傳統教育,打下了古典文學的基礎。而失去主導地位的舊體詩壇上,作者們或有師承,或自學成材,但因不墨守流派,故能博采眾長。當然,流派的不明顯令舊體詩壇的生態呈現碎片化(fragmentation)的面貌。如此面貌無疑大大增加了研究者尋繹詩壇脈絡的難度,卻也足見眾聲喧嘩的態勢。

民初舊體詩壇中,固然有王闓運(1833-1916)、柯劭忞(1850-1933)、沈曾植(1850-1922)、樊增祥(1853-1937)、陳三立(1853-1937)、鄭孝胥(1860-1938)、康有為(1858-1927)、易順鼎(1875-1920)等在清末已經成名的耆宿,也有章太炎(1869-1936)、梁啟超(1873-1929)、于右任(1879-1964)、胡漢民(1879-1936)、譚延闓(1880-1930)、汪精衛(1883-1944)等新派人物。這些詩人早已為學界所關注。但我所關注的,則是更為年紀更輕的一輩,我姑且稱之為「清末一代」。所謂「清末一代」,乃是指在清末二十年間(1890-1911)出生、成長於漢語文化圈(sinophone world),以漢語為母語的社會世代。這個世代恰好出生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時間跨越清末民初。

「清末一代」詩人與其詩壇前輩一樣經歷過辛亥鼎革,但據筆者統計,他們之中在辛亥前夕便已投入社會、參加工作者,尚不多見。換言之,他們最顯著的共同特徵,乃是「生於王土,走向共和」。所謂「王土」,不唯指遜清,更指涉着古典時光、傳統生活的文化本體。而與「共和」如影隨形的,則是人們念茲在茲、千呼萬喚的「現代」經驗。此外,這個社會世代的舊體詩人,思想之多元、遭遇之不一、行業之各異,皆可謂空前絕後。一如胡迎建所說︰

儘管在新文學運動中舊體詩受到冷遇,跌入低谷,但仍有一大批詩人堅持創作,更多一批新生代學人起而做詩。詩人隊伍已擴散到社會各個階層,不再如封建社會那樣,以官吏與布衣隱士為主,而是隨着社會階層的變化,既有黨派、政界人員,也有受過新式教育的軍人,還有新興工商業者。隨着現代教育的興起、大學的逐漸建立,一大批知識分子進入高教部門,並成為詩作者的主體。(《民國舊體詩史稿》)

這一代人成長於清朝,有的在清亡的時候已經弱冠,但他們主要活動的年代還在民國,不少人還跨越了1949年。1949年後,這一世代的詩人有的留在大陸,有的去了台灣、香港或海外,經歷遠較前輩為不同。近二十年來,學界對「清末一代」舊體詩人如陳寅恪(1890-1969)、吳宓(1894-1978)、郁達夫(1896-1945)、蕭公權(1897-1981)、蘇雪林(1897-1999)、盧前(1905-1951)、錢鍾書(1910-1998)等人的關注日甚。若把他們視為一個整體,並逐一探討、比較其作品,不僅能深入了解現代文學史中舊體文學這一長期缺席的類別,還可掌握晚清以來文化界的生態變化以及一代知識人的心路歷程,是極具意義的。

2015年夏天,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風雅傳承:民初以來舊體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們邀請的四位主講嘉賓,包括吳宏一、陳永正、楊松年、龔鵬程四位教授。吳老師的講題為〈民初舊體詩詞的傳承〉,他指出:清末民初傳統詩歌的演進過程中,風雅觀念遭受衝擊,以及格律聲韻、文白替代、中外交流等等形式體制上所衍生的問題,就是一些反映時代思潮的浪花波瀾。而龔校長的演講題目為〈關於民初以來舊體文學的思考〉。他說:新文學運動和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文,「指責傳統文學為貴族的、山林的、死的文學,使傳統文學喪失了存在的合理性」,各種教學、媒介體系、組織體系都以新文學為尚,傳統文學慢慢淡出舞台,其受眾也日益減少。龔老師還指出舊體文學發展的難題,在於「新時代寫舊體文」,包括舊體詩在內,創作難度大於古人,「舊體裁的生命力已被古人發揮盡了」,我們現在想後出轉精、超出古人,那是很困難的。而且我們在舊體詩的理論進展上,看不到甚麼新的突破,因此「難怪舊體文學之美,反而有賴於新文學家之闡發」。就如余光中先生,我們也常說他的新詩裡有一種古典文學的美,即「師其意而不師其辭」。

那麼在二十世紀,尤其是五四運動之後,舊體文學的意義又何在?陳平原教授就舉過一個例子:抗戰的時候,西南聯大的教授們常常在一起創作舊體詩,「要說壓在紙背的心情,除了在著述序跋中偶爾流露,更多且更直接的表現,其實是日常吟詠的舊體詩作……這些詩作不僅僅記錄下當事人在特定歲月的艱辛生活,更是那個時代中國讀書人的心靈史」。(《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很多學者、作家縱然白話散文白話詩都寫得很好,但當他們表達個人感悟的時候,卻往往會選擇舊詩。這些舊詩在他們生前往往不太會結集出版,有的甚至是隨寫隨棄,只是表達當下的感悟,因此也不太會像正式發佈的一首新詩、一篇白話散文那般字斟句酌,反而更加隨興。所以我認為,五四以後的學者作家所寫的舊詩,有些像北宋晏殊、歐陽修這些文壇大老的詞作︰北宋時詩是正統,而詞是「小道」,像歐陽修就不會將詞收入自編的文集。但正因是「小道」,故更能表達私人的心情。當然,五四之後的舊體詩不像北宋詞之新興,似乎更是一種「過時」的體裁,但它的功能卻和詞非常接近。

我們界定了所謂「清末一代」,並將這個社會世代詩人的特殊性作了介紹。現在且將「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身份背景進行粗略分類,列表觀之︰

薦書-從王土到共和-清末一代古典詩人詩作淺說

我們可進一步瀏覽一下表中的人物。如皇族溥儒(1896-1963),也就是與張大千(1899-1983)齊名、號稱「南張北溥」的畫家溥心畬,溥儒和末代皇帝溥儀的同母弟溥傑(1907-1994)都是皇族遺少。袁克文(1890-1931)、張伯駒(1898-1982)是貴胄子弟;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公子,張伯駒是著名文物鑑賞家,也是袁世凱的遠房姪兒,前幾年在北京出版了全集,今年又在香港出版了年譜。北洋時期還有青年得志的曹經沅(1891-1946),身居要職。陳孝威(1893-1974)也是北洋軍人,來香港之後創辦了《天文台報》,邀約了很多前朝遺老撰文,其中被指責為「五四時期三大賣國賊」之一的曹汝霖,就是應陳孝威之邀,在《天文台報》連載回憶錄,後來結集出版,題為《曹汝霖一生之回憶》。

此後,國共兩黨中的舊體詩人就更多了。中共方面,除了郭沫若(1892-1978)、田漢(1898-1968)等,毛澤東(1893-1976)、葉劍英(1897-1986)和陳毅(1901-1972)也屬「清末一代」的人物。國民政府僅在外交界中,有舊詩留存者就有金問泗(1892-1968)、王家鴻(1896-1997)、吳南如(1898-1975)、胡慶育(1905-1970)等。國軍軍界方面如羅卓英(1896-1961)為陳誠在保定軍校的同窗,有《呼江吸海樓詩集》,有「國軍第一儒將」的美譽。李則芬(1909-2002)早年畢業於黃埔軍校,參加抗戰,去台灣後致力於歷史研究,寫了多部著作。另外如陳公博(1892-1946)、胡蘭成(1906-1981),以及瞿蛻園(即瞿兌之,1894-1973,不少著作近來有重印)、錢仲聯(1908-2003)、冒效魯(1909-1988)諸人,都和汪偽政府有關(周作人年歲較大,不屬於「清末一代」)。

再看舊派文人,例如陳定山(1897-1987),詩文書畫皆佳,著作等身,他的妹妹陳小翠(1907-1968)的詩文集幾年前也整理出版了。又如瞿兌之是清末大學士瞿鴻禨的公子,如前所言和汪系政府有些關係,雖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也算得上舊派文人。新派文人中,除聞一多(1899-1946)、郁達夫以外,如葉聖陶(1894-1988)、茅盾(1896-1981)、聶紺弩(1903-1986)、臧克家(1905-2004)、沈從文(1902-1988)、廖沫沙(1907-1990)等晚年皆好寫舊詩。

像徐志摩(1897-1931)、陸小曼(1903-1965)也有舊體詩傳世,唯現存甚少。如徐志摩為陸小曼作題畫詩:

蠻姑老筆氣清蒼。無限江山入混茫。

曾向鷗波窺畫訣,毫端裁取郭河陽。

可謂頗有韻致。只是「混茫」的「混」要讀作陽平,如「渾然天成」之「渾」,徐詩此處卻只有讀成「混合」之「混」,才合乎格律。可見徐的舊詩根基是有的,只是大概不多作,所以對讀音沒有太注意分辨。陸小曼繪畫師從劉海粟(1896-1994),劉也是舊體詩人,曾稱許陸小曼:「她的古文基礎很好,寫舊詩的絕句,清新俏麗,頗有明清詩的特色。」1933年,陸小曼為徐志摩掃墓後,曾作七絕一首,題為〈癸酉清明回硤掃墓有感〉:

腸斷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雲嶠。

年來更識荒寒味,寫到湖山總寂寥。

別有意趣。尤其是末句,點出自己在志摩死後,只有把胸中的荒寂蒼涼寄託於畫筆的心情,可謂警語。

音樂界的韋瀚章(1906-1993),早年供職於上海音專(上海音樂學院前身),學聲樂的朋友對他應該比較熟悉。他和黃自是最佳拍檔,黃自作曲,韋瀚章作詞,其中較著名的作品有中國最早的清唱劇《長恨歌》,還有藝術歌曲〈思鄉〉、〈旗正飄飄〉、〈白雲故鄉〉等。韋瀚章後來定居香港,長期執教於香港音專,香港中小學至今還會唱他的歌。韋瀚章的歌詞集叫做《野草集》,其中有不少長短句,也有富於古典韻味的自由體作品。陳蝶衣(1907-2007)和韋瀚章一樣,是1949年後定居香港的詞人;但不同的是他一生所結緣的並非學院派音樂,而是海派時代曲和電影歌曲。很多著名的流行曲詞都是他寫的,由周璇、白光、姚莉、葛蘭等演唱,如〈鳳凰于飛〉、〈愛神的箭〉、〈春風吻上我的臉〉、〈我有一段情〉、〈南屏晚鐘〉、〈情人的眼淚〉、〈我的心裡沒有他〉等。陳蝶衣除了寫歌詞、寫劇本,也畢生創作舊體詩,詩集在香港藝發局資助下出版了三大冊,題為《花窠詩葉》。

書畫界方面,張大千往赴台灣,劉海粟留在大陸,還有鮑少游(1892-1985)定居香港。學術界方面,如留在大陸的蘇步青(1902-2003)、顧毓琇(1902-2002)都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政治學家如蕭公權,這些年來在大陸重新獲得關注,他的全集也在幾年前出版了。1960-70年代,晚年蕭先生就請門人汪榮祖替自己將詩集、詞集編輯出版。社會學家潘光旦(1899-1967)也有詩集留存。哲學家方面,方東美(1899-1977)的文集近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再版,其中所收《堅白精舍詩集》仍是影印本,所幸這部詩集也得到安徽黃山書社注意,排印出版。歷史界方面,陳寅恪先生他恰好是1890年出生的,在晚清一代中年紀最長,余英時先生有《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勞榦(1907-2003)是勞思光先生(1927-2012)的堂兄,兩兄弟皆有詩集傳世。中文學界的舊體詩人就更多了,僅就中文大學(包括老新亞、老聯合、老崇基)的前輩教授中,善詩者就有夏書枚(1892-1984)、錢穆(1895-1990)、伍俶(1896-1966)、梁寒操(1899-1975)、曾克耑(1900-1975)、何敬群(1903-1994)、鍾應梅(1903-1985)、熊潤桐(1903-1974)、王韶生(1904-1998)、涂公遂(1905-1991)、潘重規(1907-2003)等皆是,茲不一一列舉。

宗教界方面,如倡導人間佛教的太虛法師(1890-1947)有《海潮音舍詩集》,太虛法師著作宏富,文集中有很多宣揚佛法的文章,都以一個高僧、智者的形象出現,但讀他的詩集會發現,這位高僧並非只寫一些恬淡的佛理詩,卻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在清末是參加過革命黨的。太虛的師兄圓瑛老人的高足趙樸初(1907-2000),韻文集也有三大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趙先生悼念太虛的詩,小序回憶到太虛法師在1947年圓寂前的十天,把自己關於人間佛教的著作送給自己。所以1979年之後,環境寬鬆了,趙樸初就開始繼承師叔遺志,在大陸推廣人間佛教,倡導「利樂有情,莊嚴國土」。這兩位都是清末二十年間出生的人物。

香港和大陸的朋友或許不太熟悉李炳南先生(1891-1986),他是末代衍聖公(北伐後改稱「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德成老師的主任秘書。1949年時,孔老師在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奉祀官府從山東曲阜遷到台中,就是由李先生主事。李先生的儒學根柢非常深厚,又是印光法師的高足,信奉淨土宗,成為在家居士。他居台期間在幫孔老師處理奉祀官府事務之餘,在台中辦了蓮社。在台中蓮社講學時,李先生不僅講佛法,也講《禮記》、《論語》,以及舊詩寫作。後來台中中興大學成立,詩選及習作課就特別邀請李炳南先生講授。李先生除詩集外,還有一本詩話叫《詩階述唐》,是任教中興大學中文系詩選課的講義,教大學生如何欣賞、寫作舊詩。我在「詩選及習作」課中,就把《詩階述唐》列在參考書目中。

至於中醫界,喜愛民國史的朋友大概聽過賴少魂(1905-1971)其人。賴少魂是著名的中醫師,1940年代擔任過國大代表,為中醫界貢獻良多。但是民間傳聞,說蔣介石在台灣時想謀害白崇禧,於是派賴少魂下藥。真耶假耶,撲朔迷離――至少白先勇先生並不認為如此。賴先生擅長繪畫,又有《長嘯齋吟草》。鄭曼青(1902-1975)不僅是中醫、書畫家,還是鄭氏太極拳的創始人,最後去了台灣。大陸近年出版了他的散文選。大陸方面,如唐玉虬(1894-1988)、王敬身(1905-1992)都兼有著名中醫與詩人的雙重身份。

表中開列了不少學界的人物,中文系師生的舊詩創作是不待多言的。而其他各系的教授,乃至學院以外的學者,都參與了舊詩創作,因為那一代的人早年即使入了民國,畢竟還受過幼學書塾的教育,有這樣的文學根柢,他們在後來的日子裡會繼續寫作舊詩。比「清末一代」年幼、在民國建立頭二十年的世代中,雖然也有啟功、張紉詩、饒宗頤、周策縱、楊憲益、龔維英、余英時等舊體詩人,但縱目觀之,善於此道者的整體比例視「清末一代」就頗為不及了。

如果按照群體劃分的話,留在大陸的詩人非常多,定居台港海外者也不少,另外還有南洋華僑。從民族和族群來看,滿族、蒙族等都有,台灣、香港則本土、外省背景者兼具。從性別來看,女性詩人為數不少,港台大陸及海外都有。

 

推薦閱讀

薦書-從王土到共和-清末一代古典詩人詩作淺說

《從王土到共和──「清末一代」古典詩人淺談》

作者:陳煒舜

出版社: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