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大館「性別與空間」
2022-12-20 11:43

【識港網訊】性別平等是建立一個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之基石。香港於性別平等的道路上前進了多少?回顧歷史是否能覺照當下,並領會如何走下去?

大館展覽「性別與空間」,以性別角度重溫中區警署建築群首一百年的歷史(1841-1941),述說那些被忽略的人和事。透過探索性別元素無處不在的空間建構,正視女性在歷史上代表性不足的現象,為歷史填補空白。展覽進一步探討在當時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不同女性的經驗,包括被奴役的、無權勢的、承受着性別不平等待遇的和那些尋求改革者,呈現出性別身份複雜、多層次和不斷轉變的特色。

在意會到性別多維度的本質以及二元分類的局限的同時,我們不禁會問:為何到了21世紀的今天,性別常規仍在塑造某種社會意識?這個展覽讓觀者思考個人如何有能力帶來積極變化,並建設平等共融的社會。

1937年在警察總部大樓設茶會

鞏固常規還是挑戰常規?

性別是一種社會建構,塑造了男女角色及關係。性別角色與期望,以至性別的不平等都不是先天法則,而是經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產生、不斷重複和學習得來的概念。這些概念,像誰人支配、誰人從屬等,均能改變。

空間並非一個固定或中立的事發地點。因應多不勝數的社會權力關係和文化價值的觀念和實踐,空間在物理、文化、隱喻及情感上均有其性別意義,與我們的自身經驗和身份認同息息相關。

建築群内隱蔽的女人:在中區警署內生活

文獻遺產對保存和承載一個地方的回憶尤為重要,然而,歷史的書寫並非不存偏見。在公務上獲優越主導地位的男性被歌功頌德,同樣在這地方出現過的女性卻被忽視。我們能否發掘到在歷史中被掩蓋的女性?

昔日香港是一個充滿過客和不同背景的人的交匯點。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和大量從內地湧入的移民,令人口急速上升。很多人前來尋找商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罪行增長是一個可預見的社會現象。我們能否以性別視角,闡述這些改變眾多生命的遷移和相遇故事嗎?

1919年,年輕女子於石礦場碎石。

貧窮、移民及不平等:性別相關罪行的背景

無論是罪犯還是受害人,牽涉婦女及女童的罪行,大部分與父權社會制度與全球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有關,在這些條件下,貧困女性被視為可轉賣的財物。大量獨自來港的男性,包括英國的海陸軍人、國際商人及大批來自內地的苦力,令女性性工作者長期供不應求。

香港亦曾作為招攬或詐騙華工到海外工作的轉口港,在19世紀中至末期,大量苦力被販賣至東南亞、南北美州及非州工作。海外華人因此產生性別不平衡的問題,無論是為了結婚、立妾、性交易,還是尋找家傭,均增加了海外對女性的需求。

清末廣東的鄉郊貧困、戰爭及天災同樣造就了人口販賣、綁架和買賣婦孺進妓院為奴等罪行。標籤女童為「蝕本貨」的舊觀念,以及將女童賣作「妹仔」的行為,更是把不能保護自己的女童置於家暴及兒童奴隸的危機之中,有些更被轉售至妓院。

「妹仔」

性別與監獄

監獄是性別化空間的一個實現,它影響了在囚人士在生活和心靈上的各方面。19世紀英國的監獄改革者相信,罪犯可透過做苦工、自省及宗教信仰更生悔改。Elizabeth Fry(1780-1845)為女性囚犯爭取更佳及兩性隔離的待遇。

不過,在早期域多利監獄利用嚴刑來阻嚇罪行時,不論男女均會因蒙受恥辱而被去人性化。

在女子監房內,既定的女性特質可透過順從、衛生以及為母親而設的育兒計劃來作實踐。監獄勞動包括洗熨、織蓆、清潔、印刷及其他雜工。這種講求秩序與紀律的監獄生活,令女性囚犯長期處於從屬的地位,讓她們在行為上,做回一個社會接受的女性。

放射型監獄東翼的底層,本是用以拘留女囚犯。

地域分隔下的性工作者

性工作除了被視為道德議題,也被視為從生理方面威脅到權力、管治及種族血統。因此,規管的方式除了要妓院領取牌照,也要求性工作者註冊,並規定服務歐洲客人的性工作者定期檢驗性病。妓院所在區域依據客人的種族劃分,所有「外國人」及華人妓院均分成三等級,「外國人」妓院尤其着重階級、種族和地理的分隔。

女性性工作者無論在性服務業、妓院監管及醫療監控中,都在男性凝視下被物化。不論是自願、被抵押還是被變賣,妓院的鴇母都把她們視為「財物」。性別身份跟妓院制度的等級,以及個別人士在妓院內的角色及地位有關。

20世紀初期性工作者的攝影圖像中,散發着明顯的女性意識。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她們以傳統或現代女性的形象以吸引顧客。

妓院女性

私人和公共領域中的女性

隨着香港成為貿易港口,商業、城市發展以及移民湧入對社會生活帶來影響,性別關係亦因而改變。男女勞動力之間的接觸增加、跨種族關係的產生、被奴役或自由身的婦女移入,以及外國機構如宣教組織引進的新思潮等,均改變了女性地位的固有觀念。

新舊觀念與實踐在當時社會並存交織。傳統思想把女性困於父權家庭和社會結構中,與此同時,新思想與機會開始動搖舊有規矩,改變社會常規。

女性帶着不同性別角色和身份,在微妙的現實中找尋自身定位。其中包括:華人傳統的妻妾、被邊緣化的體力勞動者、被規管的性工作者、受保護又被拋棄的蜑家婦女、歐亞混血兒、自梳女、順從及可售賣的「妹仔」以及女性教育的先軀者等等。

女工人在「英京賽會 」中示範絲綢製作的過程。

以教育賦權

對這些女性而言,是否有向上流動及脫貧的出路?女性教育收窄了兩性間識字率的鴻溝,並為她們提供了向上流動的平等機會。學懂讀寫,起碼賦予了她們一項在父權社會中改善自身地位的能力。早期的女校主要由傳教團體、政府及華人社區創立,背後的動機主要是道德、傳教及社會經濟考量。教育目的和手法隨時間轉變,由早期透過提供道德品行的指引及家務訓練以培育女孩成為好妻子、好母親;到20世紀香港經濟起飛,社會急速改變,現代化的概念使女性對學術和專業成就有了新渴求,女性的角色與身份隨著社會變革而不斷被建構和再建構。

「性別與空間」展覽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15日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7時

地點: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01座複式展室

(以上內容來自大館網站)

圖:大館

责任编辑:guo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