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名家說嶺南•林倫倫】我與「潮汕文庫」一起成長
作者:林倫倫   來源:雲上嶺南    2022-10-23 15:50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搞了個 「我與‘潮汕文庫’ 」 徵文活動,以此紀念中心 「開始編輯出版‘潮汕文庫’三十週年」。中心理事長陳荊淮兄約我撰文應徵,中心有助我成長之恩,我得感恩「交作業」,必須的。

於是,驀然回首三十年,理一理本人與 「潮汕文庫」 的歷程,穿越時空回去看看青年的我,從橫衝直撞的青春到遇事躊躇的老成,彈指一揮間。

於是,有了這篇回憶文字,如實道來……

1992年的我,正是 「三十似狼、四十如虎」 的當年之季,讀書、著述不知疲勞,應了那句 「後生囝氣(kui3)力時作時來」(年輕人乾活,越乾越有勁)的潮汕諺語。那時候,渾身好像有用不完的勁兒,從1990年起就先後在國家級語言學權威學術刊物《中國語文》《方言》等陸續發表論文,還出版了手抄本的《潮汕方言詞考釋》(與李新魁教授合作,該書後來榮獲首屆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的潮學研究成果獎· 學術研究類特等獎)。還憑著三篇發表在《汕頭大學學報》上的潮汕方言語法研究的系列論文,榮獲中國社科院青年語言學家獎(呂叔湘獎)。精力旺盛的我,只要有會議徵稿,我就撰文參加;有機構編纂叢書,我就送書稿應徵。而1992年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 決定組織專家學者編纂、出版大型叢書,其中有論文集、專著、科普小叢書和文獻資料集 」,這正好為渴望成長的我提供了發表論文的園地和出版著作的經費,助我成長。

大約30年前的我。「只要想起往日時光,你的眼睛就會發亮;人生中最美的珍藏,還是那些往日時光」 。(《往日時光》歌詞)

我跟 「潮汕文庫」 的關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潮汕文庫助我成長」,第二個階段是「我助潮汕文庫發展」。

第一個階段可以用「三個第一」來概括之:為「潮汕文庫」編輯出版的第一本論文提交了一篇論文;在「潮汕文庫」編輯出版的第一批學術著作中出版了《潮汕方言熟語辭典》;在「潮汕文庫」編輯出版的第一套科普小叢書中出版了《潮汕方言與普通話》。

「潮汕文庫」出版的第一本論文集,是《潮汕文化論叢初集》,由「汕頭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合編,主編是汕頭大學的杜經國、趙春晨二位,教授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內容基本上是1990年11月中旬在汕頭大學召開的「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暨潮汕文獻與文化學術研討會」的論文,是從參加會議的80多篇論文中擇優選編的,裡面有饒宗頤教授的宏文,我參加會議的只是一篇關於翁輝東《潮汕方言》文化內涵的小文章。當時《潮學研究》雜誌尚未創刊,編輯論文集出版是呈現學術研究成果的最好選擇。

把潮汕歷史文獻與潮汕文化置於中國歷史文獻的學術背景下來展開研究,這是很高的起點。這要歸功於饒宗頤教授的指導和杜經國教授的努力。饒宗頤教授一貫認為,潮汕歷史文獻、潮汕歷史文化有不少是具有國家級乃至國際級研究價值的,例如僑批、明本潮州戲文、史志文獻等等,用吳南生同志的話說,就是「這些都是稀世珍寶」(《潮汕文庫》序)。但由於潮汕本地歷史學、文獻學研究人才的稀缺,沒能把這些珍貴文獻的歷史文化的價值給挖掘出來。幸虧汕頭大學來了個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曾任蘭州大學歷史學系主任的杜經國教授,爭取來了「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的年會在汕頭舉辦學術年會的機會。

我的第一本方言工具書《潮汕方言熟語辭典》1993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是「潮汕文庫」策劃出版的第一套書之一。由於出版時間較早,雖然在收錄詞條方面還不充分,但在此後幾年,發行量較多,影響力較大。有某地書商向出版社租型印刷,數量不得而知,但潮汕各地書肆間源源不斷供應,持續了好幾年。後來聽說膠版都爛了,才絕版了。另一本小冊子《潮汕方言與普通話》,則是 「潮汕文庫」 策劃出版的第一套 「潮汕文化小叢書」 中的一種,1996年由汕頭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科普性質的、既推廣普通話又介紹潮汕方言的小書。

第二個階段,是我在韓山師範學院工作期間,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與暨南大學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潮汕文化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分成「潮汕典籍」和 「潮汕研究」兩個大類,後一類由黃挺教授和我合作主編。根據韓山師範學院的潮學研究力量,我們先後編輯出版社了梅大聖《選堂詩詞集通注》、陳偉的《饒宗頤絕句選注》和《饒宗頤辭賦駢文箋注》、黃挺的《潮汕史簡編》、李宏新的《潮汕華僑史》和 林朝虹、林倫倫的《潮汕方言歌謠研究》等著作。

一直到我卸任韓師院長調動到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潮汕研究」 叢書還在繼續出版。這批著作,可以說是高質量的。關於饒學研究的三本著作,得到饒公的較高評價,尤其是梅大聖教授《選堂詩詞集通注》,出版前我親自將書稿呈奉饒公審閱,饒公批閱後高度贊賞,欣然為其題簽書名。而黃挺教授的《潮汕史簡編》和李宏新的《潮汕華僑史》,則是在潮汕史領域的傑作,成為了讀者瞭解潮汕歷史方面的必讀文獻。

如果說,年輕的時候,是 「潮汕文庫」 為我這棵渴望成長的小樹提供了陽光燦爛、水夠肥足的園地;那麼,當我成長了的時候,我為 「潮汕文庫」 這個學術園地做了一些育林澆花的工作,這也算是一種感恩反饋吧。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