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人,是城市最忠實的路標
來源:晶報    2022-07-21 15:08
“我們有時候不是一定要拍什麽歷史、年代,但是我們慢慢就變成了歷史的一部分。”

【識港網訊】時隔一年,TVB自制的紀錄片《尋人記》又推出了第二季。目前豆瓣只有1500多人看過,但是打出了9.5的高分。沒有什麽大牌明星,也沒有什麽勁爆話題,紀錄片講述的只是普通香港人的故事,卻總令人牽腸掛肚。

沿襲了上一季的風格,《尋人記2》還是由TVB記者方東昇帶著一班同事,在香港街頭尋覓那些曾經出現在新聞裏的小人物。

方東昇尋人,不愛用最便捷的互聯網,卻愛拿著照片挨家挨戶問街坊。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很笨,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被尋的人往往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他們在網上不會留下太多生活痕跡,但周圍的街坊鄰居總會互通消息。上一季,方東昇在網絡上找“張源源”一直無果,結果拿著照片到所在街道的洗衣店一問,一下就找到了。這一季,團隊去采訪住在元朗的安仔,在偌大的村子裏迷路了,結果一問小巴司機清潔女工,個個都知道那個熱愛投訴的“元朗特首”住在哪。

龐大的城市更新很快,久住的樓棟會拆除,熟悉的街道也會消失,地圖上唯一忠實的路標,卻是人。城市之中,正是人與人構建的關系打破了鋼筋水泥的隔離,使得城市面目感覺更加親切。這大概也是平平淡淡的《尋人記》可以做到第二季的原因。他們尋回的不僅是人,也是過去的香港。

93歲的胡婆婆,曾經就讀於陶秀女子中學。1941年日軍攻打香港,同學四處逃難,她與好友也因此離散。到了90年代,香港進入經濟騰飛的黃金時代,胡婆婆學習了一口流利英語,成為酒店兼職保姆,專為外籍旅客看顧小孩,時薪高達300元。那時候的胡婆婆意氣風發, TVB也為她與女子中學的同學組織了一次重逢聚會,老友鬼鬼圍坐一起好不快樂。

2022年,《尋人記2》再訪胡婆婆,她的那些女同學差不多都已去世,她自己的眼睛也幾近失明。記者問她“有沒有不開心?”胡婆婆說,“不會啊,人生就是這樣。”她用四個字形容自己,“不枉此生”。片尾,鄧麗君的《小城故事》響起。這首歌很應景。其實人的故事,就是城市的故事;人的記憶,就是城市的記憶。

兩季《尋人記》之所以動人,不僅因為它敏銳捕捉到了城市之中遊離的“人情味”,更難得的是它耐心記錄了幾十年來城市與人共同生長的記憶。從小學就開始炒郵票的張源源,經歷過香港金融風暴,現在成了一名投資分析師,生活更加腳踏實地。徐太太曾經住在李鄭屋村的徙置區,生活條件很惡劣。香港回歸祖國後,徙置區拆掉重建了公屋,徐太太也如願過上了明亮潔凈的生活。每個人變遷的生活,都映襯著香港這座城市的歷史更叠。

前不久去世的香港導演羅啟銳,最愛拍小人物的故事。他曾說過,“我們有時候不是一定要拍什麽歷史、年代,但是我們慢慢就變成了歷史的一部分。”《尋人記》在做的,也是這樣的事。無須譜寫多麽厚重的歷史,只是輕輕拿取一頁人生切片,有笑有淚就夠了。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