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基本美感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
來源:橙新聞    2022-06-20 12:47
自然全美。花花草草都是美的。隨便拔一棵草,只要有基本美感,就能感受到它的外形、色彩、材質、結構渾然一體的美。哪怕一朵很小的花,都有精巧的結構,美妙的色彩。

【識港網訊】基本美感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這幾乎是一個同義反復。如果沒有基本的美感,就沒有能力辨別美醜,如何能過上美而好的生活呢?

愛美之心與財富無關

不擡杠地說,有錢是一件好事兒,至少可以保障衣食無憂。但如果沒有基本美感,如果沒有對美的欣賞能力和鑒別能力,未必能夠過上美的生活。相反,由於有錢、特別有錢,反而能過上醜的、特別醜的生活。近些年來,常常有某些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和街頭雕塑醜爆網絡,成為笑談;也不時有一些大公司的標誌性設施成為吐槽熱點。其中原因很多,不過有一點是共通的:有錢,且缺乏基本的美感。

愛美之心是人的本能,與財富無關。二十多年前,我在滇西北作田野調查,去過很多偏遠的鄉村。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很多普通農家的院子裏都種著花草——房子的墻皮已經剝落了,但是院子裏種著純粹觀賞性的花草。多年前,我曾寫過《要多少年薪才能日日歡歌》,說的是雲南西盟佤寨,年人均六百元人民幣,是高級別貧困縣,但是孩子們學說話就學唱歌,學走路就學跳舞,唱歌跳舞是日常生活。他們的生活可能是貧困的,但依然有對美的追求,生活中依然有美。

近年來,流傳著很多關於東北話的段子。其中之一是,東北話具有超強的感染力,大學宿舍只要有一個東北人,等到畢業就全帶東北味兒了。我的童年在東北農村度過,起初村裏還沒有電燈,算是非常落後了。不過,村裏人對說話特別講究,動輒來個賦比興,尤其講究合轍押韻,喜歡拽個順口溜。相互之間開玩笑,特別擅長李誕討厭的諧音梗。兩個相距甚遠毫不相關的東西僅僅因為有相同或相似的發音就被聯系在一起,村民樂此不疲。用高大上的方式,應該這樣說:對語言藝術的追求,是東北農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如此龐大的群眾基礎,東北出現一大批“趙本山”是自然而然的事兒。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東北話的感染力。

美感是超越理性的

當年蔡元培先生提倡用美育代替宗教,現在也有很多學校在倡導美育,美在生活中的份額應該是不低的。但如何進行美育,如何培養美感?

常聽到有人說,喝什麽茶都是一個味兒。從旁觀者的角度可以這樣描述,他們的味覺無法區分各種茶的各種味道。當然,他們可以理性地了解關於茶的知識,或者從外觀上分辨出紅茶、綠茶、磚茶、沱茶,或者從包裝上知道有西湖龍井、六安瓜片,但是他們自己對於茶是沒有感覺的,也是無法欣賞茶的。

美感,也是這樣一種感,是超越理性的。一個人了解很多關於美的知識,會答題,但是未必會有精微的美感。

還是說茶。要想享受茶的好,固然要了解關於茶的基本知識,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味覺,能夠分辨出不同的味道——基本味覺,是享受好茶的前提和基礎。有了基本味覺,有了享受茶的意願,接下來要做的當然是要不斷地嘗,不斷地品,品嘗不同的茶,用味覺分辨它們,感受它們不同的滋味。時日一久,味覺越發敏感,便有了對於茶的品味、嗜好。

美感的培育,我想也應該是這樣。要有基本美感,要有享受美的意願,然後就是不斷接觸美的事物。然而,美的事物在哪兒呢?

可以去美術館看西畫國畫、古畫今畫,經常去,經常看,就會熟悉各種繪畫;可以去音樂廳聽鋼琴木琴、橫琴豎琴,經常去,經常聽,就會熟悉各種音樂……當然,數字時代,也不用費時費力費錢地去美術館音樂廳,上網就有了。然而,我忽然意識到,這樣培養出來的似乎並不是我說的基本美感。如果有的話,可能是一種高階的美感,或者,更可能是關於藝術的知識。我曾經見過被父母逼著練琴的孩子,聽著也還不錯,但是孩子一臉苦相,看著不像是感受到了美的樣子。

沒有基本美感,怎麽去美術館音樂廳,怎麽上網,也無法獲得高階美感。正如沒有基本味覺,怎麽喝茶也都是一個味兒。

博物學是拯救基本美感的一條小路

美感並不是一個神秘的事兒,也不是一個高深的事兒,原本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這種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每個人生下來就像天生有味覺一樣,就擁有基本美感,並且在生長的過程中,受美的事物耳濡目染,水漲船高,自然就養成了高階美感。

又想起我小時候的東北農村,土坯房是美的,籬笆是美的,田野是美的,天空是美的。家裏的木桌椅木板凳,回想起來,都覺得是美的。我二舅、我小叔讀書不多,但是手巧,他們會用荊條柳條編筐編簍,仿佛天生就會,天生就能編出好看的外形和花紋。在我“田野”過的村寨,木楞房、土掌房、竹林,也各有其美。這些美都是地方性的,與本地的文化和環境融在一起,無處不在。

而城市的車水馬龍,則難以用美來形容。褒義詞也有很多,比如說雄偉、壯觀,高科技……至於馬路上的聲音,則是噪音。大城市的房子有些會有現代設計出來的美,有些會有現代設計出來的醜。人們更在意的是其實用功能。我前一個住處在頂樓,遠遠地面對亞寄山,180度沒有障礙,我喜歡站在陽臺上看遠遠的山和雲。我現在租的房子視野要差很多,正前方是一重重高樓,雖然距離不是很近,但是如果我在陽臺上,更願意看腳下小區裏的花園,看大片綠色的樹冠。

現在城市裏的孩子們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舉目望去,處處是不那麽好看的人造的樓群、街道、水泥墩;環顧四周,生活空間裏都是人造材料,以及人造材料的聲音。就是這些,構成了嬰幼兒最原初的視覺經驗和聽覺經驗。在嬰幼兒階段,人的美感缺乏基本的刺激,缺乏生長的空間,就逐漸萎縮了。正如很多孩子喪失了運動本能——運動不再是快樂的事兒,而是不得不做的功課,就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運動快感沒能得以發育。

北大劉華傑教授說,他的同事彭鋒教授提出一個概念,叫做自然全美。字面的意思是,自然中的事物全部都是美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恰當的概括。

自然全美。花花草草都是美的。隨便拔一棵草,只要有基本美感,就能感受到它的外形、色彩、材質、結構渾然一體的美。哪怕一朵很小的花,都有精巧的結構,美妙的色彩。

忍不住又要談博物學。孩子們是天生熱愛自然的,這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我小的時候,看螞蟻忙忙碌碌都能看一個小時。但是現在,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總是努力把孩子與自然物隔開——不衛生、不安全。所以兒童普遍患有“自然缺失綜合征”。這是美國兒童教育家理查德·洛夫提出的概念,大意是說,兒童在成長階段沒有充分接觸自然會導致很多問題,諸如易過敏、易自閉、易哮喘……我覺得,還會導致基本美感的喪失。

在城市裏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包圍之中,從事博物活動,是一個相當容易實現的暫時逃脫人工環境的活動,雖然我們的城市綠化也是被人高度控制的。

我曾經說,博物學是人類拯救自我靈魂的一條小路。現在我得加上一句,博物學是人類拯救自我基本美感的一條小路。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