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公共藝術“重要的是公眾”
來源:晶報    2022-06-10 13:35
文化的輸出成為城市影響力延展的一部分,這是深圳在大灣區也同樣面臨的時機。

【識港網訊】以“空間、藝術和人”作為長期研究主題,是舉世聞名的明斯特雕塑展具有開創性的方式之一,在其創立的年代,也是一種非傳統展覽形式的定位。出版物《重要的是公眾》(Public Matters)收集了一個為期三年的研究項目的成果,該項目涉及雕塑項目檔案館,通過論文、案例研究、陳述和對話,以及大量以前未出版的材料,打開了藝術在公共空間中具有國際意義的檔案藏品的視角,它反映了審美、策展實踐與創造公共領域的相關性。

這本書是明斯特當地的LWL藝術文化博物館和明斯特大學的合作成果。

這本書的出版是藝術在公共領域一個重要的裏程碑,對於藝術、對於展覽、對於城市發展,具備廣泛而深刻的借鑒意義。“重要的是公眾”——作為綱領性的書名,標誌著雕塑項目檔案館向學者和公眾開放,並將藝術與公共領域作為一個開放的研究領域來關註: 公共領域今天是如何協調的,且藝術能給它增加什麽?藝術自身作為公共空間出現在哪裏? 藝術家如何成功地使用表演或工作坊等方法和意想不到的做法來挑戰既定的思維模式?公共領域的哪些變化在這些方法中顯現出來?博物館在當今公共領域的定位也在這一背景下被提出來討論。

引導民眾對藝術的理解

在深圳的語境下考量這本書帶給城市公共空間決策者的影響,將會指向一些新的關註點:公共藝術的核心是什麽?什麽是公眾?從宗教區域的公眾到民族認同的公眾、社會場域的公眾,不同層面的公眾如何在共同的空間通過藝術進行協調?如果我們要辦一個城市的公共藝術節、公共藝術的活動,我們如何界定與看待公眾?公眾又能夠在整個藝術展中間起到什麽樣的作用?如果公眾中出現對露天藝術品進行破壞的行為,這種力量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如何加強引導?

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回到明斯特雕塑展的起源,1969年的一次公開抗議事件——放置在明斯特城的一件美國藝術家喬治·裏奇(George Rickey)的動態雕塑《三個旋轉的四邊形》引發了當時民眾的不滿和戲謔。為了緩和民眾的情緒及增進公眾對於藝術的理解,策展人Kasper König和州立博物館館長Klaus Bussmann組織了系列演講和展示活動作為回應。直到1977年,明斯特雕塑項目作為這一公眾事件的延伸而誕生,因此從一開始引導民眾對藝術的理解就是核心目標。

學習明斯特,深圳劃重點

這是純粹公共性的展覽。藝術家們受邀參觀城市,選擇公共空間,提交作品方案,進行在地實施。對於創作,沒有政治與商業的要求,需要考慮的是觀眾對作品與自然、建築、城市的契合,也考慮觀眾的理解與接受,鼓勵觀眾的參與和融合。在明斯特雕塑展中,藝術從來不是傳統的人物動物雕像,也不是抽象的鋼筋線條,藝術是社會發展進程中各類值得公共討論的議題,比如女權主義、貧困人口、弱勢群體、移民問題等等。在這裏藝術囊括了繪畫和雕塑這樣的傳統媒介,也有諸如街頭藝術、街頭劇、影像、版面藝術、廣告牌、運動、舞蹈和壁畫等各種藝術形態。這正是參展藝術家之一Arlene Raven在其書中提出的“公共利益中的藝術”。

與當地發生關系的一個重要的表現,是雕塑展和明斯特大學、所在的州立藝術博物館之間強烈的互動,我想這也應該成為此類公共活動效果的一個評價指標。當然公共的教育體系是另一個指標,明斯特雕塑項目發展40多年,曾經的單向交流變成多向的交流。公共活動與公眾的互動,是要紮實地將公眾的參與、投票、決定、權利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明斯特雕塑展用藝術拯救了衰敗的小鎮。從2017年起,明斯特雕塑展開始和旁邊的MARS小鎮結成藝術姐妹。文化的輸出成為城市影響力延展的一部分,這是深圳在大灣區也同樣面臨的時機。

學習明斯特的“藝術為人民服務”, 深圳要劃下重點:1.更頻繁、更廣泛地鏈接公眾;2.夠咖位的藝術家要和在地發生緊密關係,留住經典;3.可以不求規模龐大,但需標的精準,做一件是一件,追求更國際化、更開放透明、邀請公眾參與的評價體系,用國際化的專家保障基本質量,以公眾選擇確定雅俗共賞;4.以開放姿態鼓勵和接納各種形式、意見和思想;5.和當地學校(研究機構)結合;6.和當地博物館結合;7.文化輸出周邊城市;8.堅持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