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新媒介生態下,你應為自己把關
來源:深圳晚報    2022-05-12 09:13
我們每個人都不再是那個曾經只能接收信息的受眾,而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新聞消費者和生產者,是新聞生產和傳播網絡中的重要節點。

【識港網訊】假新聞是如何形成的?普遍認知下,快消時代,各類信息層出不窮,數以億計的網絡傳播主體因你追我趕,緊跟熱點的壓力,常在未經核實與把關的情況下,造成了傳播力驚人的假新聞。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主任張田田指出了提高“新聞素養”的重要性,畢竟,我們每個人都不再是那個曾經只能接收信息的受眾,而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新聞消費者和生產者,是新聞生產和傳播網絡中的重要節點。

——編者

張田田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主任

講師、碩士生導師

著名政論家李普曼在其1922年出版的《輿論》一書的開篇,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座海島,無法收發電報,僅能通過一艘每60天才來一次的英國郵船接收外部世界的消息。1914年9月,郵船未能如約抵達。半月之後,郵船終於抵達,島上的英、法、德國人急不可耐地湧向碼頭。他們本想打聽一樁尚未裁定的官司結果,得到的消息卻是,在過去的六周時間裏,歐洲爆發了如今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英法結盟,共同對德開戰。李普曼這樣寫道:“這六個星期的時間變得有些別扭了。島上的居民依然如朋友般相處,可實際上他們已經成為敵人。”對於島上的居民而言,60天抵達一次的郵船成為他們與外部世界連接的中介,郵船帶來的消息幫助他們形成對島外世界的腦中鏡像。這一次,腦中鏡像與外部世界的巨大偏差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不適,“有一段時間,每個人都在適應一個不再存在的環境”。

借助新聞如何形成“腦中鏡像”?

今天,我們當然無需苦苦等待一艘60天一次的郵船來獲得外部世界的信息,恰恰相反,眾多的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在“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工作節奏中為我們源源不斷地生產著關於世界的各種陳述與判斷。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幾乎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信息風暴的漩渦之中。那麽,如此多的信息是否能在我們的頭腦中拼湊出一個與真實世界更為接近的“腦中鏡像”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新聞報道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我們的“腦中鏡像”。我們所消費和分享的新聞正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重要中介——每個人都不可能親歷世界上全部的大小事件,即便親歷,也不一定能夠窺見事件全貌——借助新聞這一視窗,我們逐漸形成對外部世界的“腦中鏡像”。

當然,在新聞的聚光燈下,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依然存在差距。然而,自現代新聞業出現以來,呈現真實、接近真相就被奉為新聞業的職業理想,並在一代代新聞從業者的專業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相對完備的操作規範:記者在采訪中不僅需要尋找信源獲得其關於事件的描述,更需要評估、判斷信源的可信度;對新聞中的重要事實和細節,甚至需要進行交叉信源核實,即只有當兩個以上的獨立消息源對同一事實的描述一致時,方可確認該事實。采訪還僅僅是新聞生產的一個環節,其後還有編輯對事實的推敲、質疑和審核……借助對事實的層層把關和過濾,新聞報道得以最大可能地準確呈現事實、無限接近真相,新聞業也在這種專業努力中獲得職業權威:人們信賴專業媒體的報道,據此形成對世界的認知和判斷,並計劃下一步的行動。

假新聞是怎樣成為“漏網之魚”的?

在大眾媒體時代點對面的線性傳播模式中,由於渠道的稀缺,機構媒體這種較為成熟的制度安排尚能有效保證新聞的質量。然而,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尤其是社交媒體的普遍應用,傳統媒體對於新聞的職業控制卻被部分消解:機構媒體之外,大量的商業網站平臺、自媒體、個人都參與到新聞的生產和傳播過程中來。

在這種混合的媒介系統中,不少信息未經核實便被貿然發布;同時,在搶時間、搶首發的壓力之下,一些機構媒體也不惜放棄核實與把關,盲目追趕新聞總量和發布速度,直接發布或轉載缺乏事實根據的內容。

新聞把關機制的失靈使得大量假新聞成為“漏網之魚”,借助社交媒體所提供的網狀即時傳播的溫床,它們更是“如魚得水”,以節點裂變的形態得以擴散:一條信息在瞬間就能以共享、評論、關註等方式到達幾十萬用戶。假新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肆虐全球,創造出一個被放大的高度失真的擬態環境。更讓人擔憂的是,人們在假新聞面前幾乎束手無策,不斷墜入一個又一個欺騙的陷阱,此類例證可謂數不勝數。無論是美國“披薩門”中那名相信小小披薩店是地下孌童基地並奮而舉槍的中年男子,還是國內眾多虛假新聞個案中被騙取同情和愛心捐款的民眾,都是假新聞的受害者。

“信息失序”時我們能做什麽?

面對如此的“信息失序”,我們能做些什麽呢?必須承認,假新聞在當下已經不是單純的新聞業內部的倫理或規範失靈的問題,而是一個極為復雜、涉及眾多主體和領域的社會問題。除了呼籲加強職業規範、重塑傳播倫理、強化法律規制之外,我們是否可以將視線轉向內裏——通過提升對新聞的批判性閱讀的能力來為自己實現有效的信息把關呢?遺憾的是,相當比例的公眾並不具備這種能力:2016年,斯坦福大學針對7804名學生的網絡閱讀方式進行調查,發現82%的學生不清楚廣告和新聞的區別,大多數學生在判斷新聞的真假時並不考慮信源的可信度,而以報道中的細節是否豐富,或是否配有圖片為主要判斷依據。2018年,英國全民讀寫信托組織在一項關於“假新聞和批判思考”的調查中發現,只有2%的英國學生具有識別真假新聞的能力。

在此語境之下,對“新聞素養”的呼聲越發高漲。在《真相》一書中,比爾·科瓦齊和湯姆·羅森斯蒂爾指出,“新聞素養”不同於我們日常更為熟悉的“媒介素養”的概念。他們認為,媒介素養致力於讓民眾了解:“大眾傳播作為社會的信息系統,是組織的產物,有自身的利益訴求,媒體建構的世界與真實世界是有差距的;對媒體要有清醒的認識並持一定的質疑態度。”新聞素養則更加強調“如何‘閱讀’新聞報道的技能,即懷疑的認知方法”。在雲譎波詭的信息環境中,這種懷疑精神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尤為可貴。

我們也要看到,在今天的媒介生態下,要想獲得這種能力必須跨越更多的障礙,克服更大的困難。社交媒體借助大數據技術和協同過濾算法,通過精準計算人們的偏好,真正實現了投其所好的“信息投餵”。這些高度同質化的信息流為人們制造出難以攻破的信息繭房。人們越來越確認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的合理性,越來越難以接受與己相異的觀點和態度。逐漸的,立場與情緒開始變得比事實和真相更為重要:更容易影響人的行為決策的不再是客觀事實,而是內心的信仰和情感依靠——一個“後真相”的時代呼之欲出。

然而,越是如此,我們就越發能夠理解並承認“新聞素養”在當下的重要性。畢竟,我們每個人都不再是那個曾經只能接收信息的受眾,而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新聞消費者和生產者,是新聞生產和傳播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只有習得懷疑的認知方法,獲得辨別信息真偽的基本技能,為自己實現有效的信息把關,才能真正截斷假新聞的傳播鏈條。

延伸閱讀

《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麽》

(美)比爾·科瓦奇 湯姆·羅森斯蒂爾 著

陸佳怡 孫誌剛 劉海龍 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年3月

本書是資深記者寫給普通公民的新聞消費指南。在網絡時代,面對脫口秀評論者和自媒體的眾聲喧嘩,網站無休止的鏈接和添加,“真實的新聞”是否已經死亡?舊的權威已被推翻,新的權威正在被創造,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改變。但是尋找真實、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聞媒介最重要的目標。同時,這也是新聞消費者的目標。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