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來港優才人數去年創新高
作者:香港商報記者  姚一鶴   來源:香港商報    2021-06-07 18:30
吸引到各地人才匯聚是國際城市的重要指標,港府於2006年6月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稱「優才計劃」),轉眼至今已15年,累計7127名精英獲批來港定居,當中約87%來自內地,其餘來自美國、澳洲、加拿大等。2020年雖然全球爆發疫情,但優才計劃未受影響,當年有多達1709名優才獲批來港定居,較2019年的874人勁增96%,亦是過去14年來最多。

【識港網訊】吸引到各地人才匯聚是國際城市的重要指標,港府於2006年6月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稱「優才計劃」),轉眼至今已15年,累計7127名精英獲批來港定居,當中約87%來自內地,其餘來自美國、澳洲、加拿大等。2020年雖然全球爆發疫情,但優才計劃未受影響,當年有多達1709名優才獲批來港定居,較2019年的874人勁增96%,亦是過去14年來最多。綜合不少專家認為,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城市,又擁有大灣區優勢,相信疫情過後,許多優秀人才仍渴望來港。

優才計劃14年吸逾7000精英

2020年年底香港總人口747.4萬,比2019年輕微下跌了0.6%,這是2002年以來香港總人口首次回落!但同一年通過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獲批來港定居的人,共有1709名,創下優才計劃推出14年來的新高紀錄。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楊玉川認為,雖然這兩年香港受到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但金融經濟實力未有動搖,相信移居來港的數字,不但沒有達到拐點,還是會繼續上升。他表示:「若想推動香港快速發展,高技術人才儲備至關重要。近年來,特區政府相繼推出多項吸引人才計劃,就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去年優才數字增長可能有一些數據延遲,因為並不是說申請就立刻能來;其次雖然受到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但香港金融地位整體優勢還在;再者大灣區的發展也對香港發展有著推動作用,可以看到未來是向上行的。」楊玉川認為未來幾年移民來港仍然會持續,因為是國際趨勢,以美國為首對華裔抵制,以及國外疫情控制不到,很多人想回來香港,相信香港還是具有吸引力的。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認為,雖然近年香港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但是相信香港依然是中國最國際化城市,如果疫情過去,來港的優秀人才依然會有增長空間,甚至可能是翻倍增長。

根據2019年勞工及福利局向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提交的「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預計到2027年,香港整體人力會出現短缺,缺口高達約17萬。另外,一直以來科技人才短缺是香港科創企業的一大掣肘。故香港特區政府在2020年度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就是吸引人才,優才計劃可以更好的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而人才清單內涵蓋11項專業均是香港經濟發展當前至中期最需要的,港府更將增加「優才入境計劃」的配額,由每年1000名增至2000名。

金融界別優才比例最高

從人才清單行業分類看,「金融及會計服務」獲分配名額最多,有1767人;其次是「資訊科技及電訊」,有1625人,這兩個行業人數佔比已達48%。其他「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有535人,「商業及貿易」、「學術研究及教育」及「工業製造」,分別有462人、438人及429人。

目前香港主要有三大人才輸入計劃:分別為「一般就業政策」、「優才計劃」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專才計劃)」。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入境處在收到所有申請材料後,需要四個星期時間進行審批。而優才入境計劃則較為複雜,審批過程也較長,快則一兩個季度,慢則長達一年以上。

那麼優才是如何通過積分來港,實際辦理過程中,港府如何篩選評分?很多情況要做綜合考量。據悉,目前優才甄選有兩套打分方案:成就制和打分制。

成就制就是看申請人的個人成就,一般適用於體育、文藝界的名人,像大家比較熟悉的湯唯、章子怡、葛優、郎朗、李冰冰、靳東等影視界名人,大多是通過成就制成功申請香港人身份,但這一項不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多影視名人申請港人身份

另一個則相對普通人更易操作,那就是打分制,就是綜合申請人的年齡、學歷、行業、工作經歷、語言能力等資訊進行考評,原則上80分就有機會通過。事實上,積分制移民並非香港獨有,澳洲移民也如此。很多人以為,既然採取打分制,肯定分數越高獲批機率越大。也並非如此,篩選過程中並不是光看分數,近年港府推出香港優才的宗旨在於吸引高技術人才,以推動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因此,申請人獲批的關鍵就在於其行業是否為香港現階段緊缺的類目。

根據2018年港府的人才清單,在實際辦理時,金融、財會、科技行業的從業者,即使分數低於其他傳統行業,也較為受甄選委員會青睞,獲批機率較大。例如,125分的傳統建築行業申請人和90分的軟件科技行業從業者,即使分數懸殊,後者的獲批概率也大大超過前者。因此,在實際申請過程中,並不能完全看打分情況,分數也並非越高就越易獲批。

這些原因吸引優才來港

本報記者以諮詢人身份向一家專注於香港地區升學、留學培訓及就業定居指導的教育機構銘昇書院查詢,該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採取優才計劃來港大部分背景都比較優秀,去年通過他們機構以優才來港便接近百人。他指出內地人來港工作及生活的數據,還有上漲趨勢。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同說:「引進人才一向是雙向需求,一方面香港需求人才,同時有人才想來香港,覺得這邊更適合他們生活或者工作。所以未來如果還有相同的需求,人數肯定還會上漲。」

通過優才計劃來港的李小姐,目前在一家國企做法務工作。她告訴記者,自己已經來港8年,孩子四五歲,即使疫情都沒有回內地發展的考慮。她表示:「香港生活便利,孩子上學眼界更廣闊,兩文三語,以後出國也相對更容易。」同時她也坦言,目前在內地很難找到同樣薪資水平的工作。

綜合而言,目前香港仍然擁有一些獨特優勢,包括:社會多元化,相對內地較自由,較國際化,稅制簡單稅率也較低;香港地方雖小但治安良好,公共交通便利,又多美食;香港高考的DSE考試,成績可以用來申請香港本地大學和海外知名大學(英美澳加等);港人身份人士在大灣區購房、就業、創業等方面,都獲得一定的優惠政策,而且持有中國香港特區護照可免簽入境的國家,比中國護照還多,方便國際旅行經商。

港府宜多想辦法挽留人才

有不少人才願意在香港生活工作,但似乎不少人才在香港生活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卻選擇離開。眾多港漂(泛指從內地來港留學或工作,但未拿到香港居留權的群體)是很好且現成人才,不過,立法會最新文件數據顯示,原來八至九成港漂均於七年內選擇離開香港。另外,香港政策研究所估計,由內地學生來港就讀到成功在港就業,整個過程中只有三成人最終留在香港。

港漂為何要走?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耿春亞曾撰文分析:一類因仰慕香港影視文化及社會文明而來,歸屬感較強;二類是通過香港自費型碩士課程來港,對香港文化沒有共鳴,只想來此尋找發展機會。

內地同香港文化語言生活習慣始終有些差異,港漂融入本地生活已不容易,何況香港產業單一,只集中金融及地產,其他行業的發展機會有限,加上香港生活成本高昂,人口稠密、人均居住空間全球最細,居住成本高昂,打工仔薪金增長永遠追不上樓價,而且香港工時長,工作壓力又大,生活質素比內地差,故令不少港漂打退堂鼓。

2017年來港工作的顧小姐在去年返回內地,她告訴記者,自己是看著TVB長大的一代,對於香港充滿了渴望和幻想,雖然每天的生活都夾雜著小驚喜抑或小混亂,下班走出辦公室天還沒有黑,那這就是幸福的一天。但是她表示,最後還是敗給了距離,因為疫情沒有辦法回老家,故最終選擇離開香港。港漂不願意留港的原因很多,如何吸引更多優才願意留下來建設香港,如何避免人才流失值得港府深思。

原文鏈接:https://www.hkcd.com/content/2021-06/06/content_1272865.html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