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核武器時代,為甚麼還要發展航母?
來源:橙新聞    2021-06-01 16:34
中國重視發展航母,中國人鍾情於航母,其實是我們中國人海洋意識覺醒的一種表現。我們要保衛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走向海洋;我們要利用海洋,要建設海洋強國,我們就必須建設能夠保護我們海洋權益的強大海上力量。在這一征程中,航母就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識港網訊】中國重視發展航母,中國人鍾情於航母,其實是我們中國人海洋意識覺醒的一種表現。我們要保衛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走向海洋;我們要利用海洋,要建設海洋強國,我們就必須建設能夠保護我們海洋權益的強大海上力量。在這一征程中,航母就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回溯歷史,航空母艦有輝煌全盛的時代,也有遭冷遇的「黑暗時刻」。有人就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在戰略轟炸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投放核炸彈,在洲際導彈能夠在全球範圍投射核彈頭的當今時代,航空母艦還有甚麼存在的必要呢?

真的是這樣嗎?事情恐怕沒想像的那麼簡單。筆者認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發展航母,既來自世界歷史的深刻啟迪,也有著最現實的客觀急需。

中國發展航母來自世界歷史的啟迪

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一直是中國政府努力的目標。作為綜合國力象徵的航母,自然也在中國決策者的視野之內。然而,囿於經濟、技術等多種原因,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竟遲遲未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航空母艦,這不禁喚起了國人對航母的深深渴望。甚至一度曾有過號召全體中國人每人捐十塊錢,造出航空母艦的呼聲。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人的航母情結。2012年 9月,「遼寧號」航母入列中國海軍,中國航母終於起航。

其實在古代,中國是一個航海業發達、海軍強大的國家。據考證,古代中國的造船業甚至比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造船業還要成熟。大唐王朝時,造船業已比較發達,中西海上往來已相當頻繁,海上絲綢之路由此發端興盛。到了宋代,造船業進入鼎盛時期,已能造出遠洋巨型海船,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都領先於西方。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中國的造船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鄭和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鄭和七下西洋,所率船隊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所到國家之多,在當時世界上絕無僅有。

令人遺憾的是,無與倫比的鄭和下西洋沒有給中國帶來走向世界的壯麗詩篇,卻給中國古代的遠洋業、造船業畫上了休止符。1522年以後,大明王朝不僅沒有繼承開放海洋和利用海洋的一貫政策,反而厲行「海禁」政策,「任何船舶不得下海,凡出洋下海者,一律問斬。」曾經領先世界航海業並且擁有強大海軍的中國,從此進入了「海禁」的封閉、保守狀態,一直持續了三百多年。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進入了長達一百多年的任人宰割的近代史。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從這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中,中國人汲取了很多教訓,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要維護海洋權益,要著力於海洋開發,歸根到底,我們必須要建設強大的海軍。否則,在海洋權益與國家利益面前,我們只能「望洋興嘆」。因此,中國人的航母情結,來自中國近代史的啟示,是一種自我救贖的情感抒發。

中國人渴望航母,渴望駛向深藍的海洋,還來自世界近現代史的啟發,來自對大國崛起、興衰歷史規律的深刻認識。2006年,央視播出紀錄片《大國崛起》,曾引起人們廣泛熱議,西方諸強的輪番崛起與興衰,給中國人以深刻的啟迪,人們試圖從西方大國的崛起中,尋找某些共性的東西,以為當下中國的發展出謀劃策。十五世紀以來,從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到英國、法國、荷蘭在全世界的擴張,再到美國、日本等新興國的崛起,他們的崛起與興盛,無一不是通過控制海洋、奪取海權、利用海洋、開發海洋而實現的。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二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的這句名言,成為近代西方列強崛起之制勝「法寶」。

鍾情航母是中國人海洋意識覺醒的表現

十九世紀末,美國著名學者暨政治家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出版了《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在深入研究了英國等歐洲小國迅速崛起並稱霸世界的秘訣之後,馬漢提出了「海洋霸權優於大陸霸權」的海權論觀點。他指出,海上力量決定國家力量,誰能有效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

那麼,如何控制海洋呢?答案就是要有強大的海軍和足夠的海軍基地,以確保對世界重要戰略海道的控制。

就在馬漢的《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出版那一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海軍法案》,美國開始大規模發展海軍。二十世紀初,馬漢甚至成為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海軍顧問。到一戰結束時,美國海軍的戰艦、巡洋艦、航空母艦數量已躍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海洋強國。到二戰結束時,美國已經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新霸主。

世界歷史已經表明,世界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和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處於沿海地帶,所有發達國家幾乎都是海洋國家,所有重視海洋、在海洋上有所作為的國家都曾成為世界強國。這從一個側面也啟示我們,必須重視海洋。

航母一百多年的發展史已經證明,航母是平戰結合、戰略威懾力和戰術打擊力的融合體。航母還具有強大的運輸能力,其遠洋出征、近海防禦能力,是任何其他艦艇無法比擬和取代的。二十一世紀之初,美國、日本、英國、法國、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家都宣稱要建造航母。十多年過去了,有的航母已經下水,有的航母已經交付使用,還有的在船塢中等待生成。總之,世界上的航母會漸漸多起來的。雖然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幾次「唱衰」航母的悲觀論調餘音還在,但世界主要國家積極建造航母的事實已經充分說明了航母在當今時代的特殊價值所在。

《科技重塑中國——當代重大科技背後的故事》 作者:黃慶橋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114468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