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港網訊】 10月31日,由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環境」)主辦的「2025光大環境ESG可持續發展論壇」於香港灣仔光大中心隆重舉行。論壇以「綠色共融,灣區協同——共創可持續未來」為主題,聚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雙碳」)戰略目標與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機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理念,協同產業、科技與金融力量,助力培育綠色新質生產力,共建可持續發展藍圖。
論壇匯聚了來自學術界、產業界及金融界的多位權威專家與代表。中國光大集團副總經理、光大香港董事長于法昌出席論壇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陳勇,騰訊碳中和高級顧問、亞洲發展銀行前首席能源專家翟永平等嘉賓發表主旨演講。
于法昌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光大集團始終將綠色低碳作為核心戰略方向,堅定不移地推動全面綠色轉型。他強調,ESG不僅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回應國家「雙碳」目標、踐行可持續發展使命的關鍵路徑。他期待以此次論壇為紐帶,匯聚各方智慧,深化跨界合作,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家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光大力量」。
論壇期間,光大環境正式發布了《中國光大環境ESG白皮書》。該白皮書系統梳理並展示了光大環境在ESG領域的戰略規劃、實踐探索與階段性成果,旨在通過自我審視與經驗分享,為行業提供可資借鑒的ESG行動框架。未來,光大環境將持續深化ESG理念與企業戰略及運營的全面融合。
論壇期間,光大環境及其旗下子公司光大技術裝備、光大綠色環保分別與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厚德新能源集團及南京工業大學簽署了四項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覆蓋環保裝備製造標準化、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支持、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以及非糧生物質糖技術聯合研發等多個關鍵領域,標誌者光大環境在強化技術協同、促進產業聯動、深化金融賦能方面邁出堅實步伐,進一步鞏固了其綠色生態合作網絡。
主旨演講環節,賀克斌院士以「數智賦能雙碳與綠色轉型」為題,從全球氣候治理與系統減碳角度,深入闡釋了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戰略路徑與技術需求。陳勇院士聚焦粵港澳地區環境領域,剖析區域的環境挑戰與機遇,建議區域應轉變觀念,通過創新技術、方法與政策,發展環境領域的新質生產力。翟永平博士則結合騰訊實踐,分享「科技向善」理念在ESG與碳中和領域的落地經驗,介紹了碳尋計劃等案例,展示了數字技術對碳減排與可持續發展的賦能潛力。
圓桌對話環節以「構建灣區綠色新質生產力:ESG的協同創新與價值賦能」為主題,邀請多位學界翹楚、金融機構代表及國際組織專家展開深度交流。嘉賓們圍繞ESG如何有效破除技術、資本與政策壁壘,成為驅動產業升級與區域協同的價值引擎等議題各抒己見,為大灣區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思路與可行的路徑參考。
光大環境董事會主席王思聯在閉幕致辭中向所有與會嘉賓致以衷心感謝。他指出,本次論壇不僅是思想碰撞與成果展示的平台,更是光大環境深化ESG實踐、拓展綠色合作的新起點。他明確提出,未來公司將系統推進「科技化、國際化、生態型」三大方向的ESG實踐:通過智慧運營、技術攻堅和新賽道布局打造綠色新引擎;以「主業出海、輕重並舉」策略拓展國際環境治理合作;構建「官、產、學、研、媒」協同的生態體系,合力推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他呼籲各界夥伴攜手並肩,在可持續發展的征程上「一起拼、一定贏」。
同日,光大環境院士交流會成功舉辦。會議聚焦光大環境「十五五」戰略規劃及科技子規劃、國家級環保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進展,特邀賀克斌、陳勇兩位院士,與行業協會代表進行深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