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廣州開幕 特首李家超視頻致辭 粵港澳大灣區會展業聯盟啟動
作者:黃裕勇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9-16 14:27
【識港網訊】9月15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廣州開幕。

【識港網訊】9月15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廣州開幕。當天,粵港澳大灣區會展業聯盟啟動儀式,並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促進報告》和《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時仲裁指南》兩項成果。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大會做視頻致辭時表示,香港會繼續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聯互通,深化三地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

本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由中國貿促會、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大會以「賦能大灣區、共拓新機遇」為主題,逾1200名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機構、工商界代表,圍繞跨境金融、商事法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出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姜信治出席並講話,廣東省長王偉中、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劉珺出席並致辭,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視頻致辭。

推動粵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聯互通

繼澳門和香港以後,本屆工商大會落地另一個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再次匯聚各地的政商界代表共商大灣區建設。李家超表示,香港一直與大灣區各城市優勢互補,緊密合作,並積極發揮「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以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世界前列的專業服務,擔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

其中,「港車北上」和快將落實的「粵車南下」,以及促進人才「南下、北上」雙向流動的便利措施,為人員流動帶來更大便利;物流發展方面,香港與東莞共同推展「海空貨物聯運」,結合香港航空物流優勢和東莞土地及人力資源優勢,大大提高跨境航空貨物中轉的效率;在金融方面,新推出的「跨境支付通」聯通兩地支付系統,奠定了粵港澳金融合作發展的基石,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

展望未來,李家超強調,香港會繼續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聯互通,深化三地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廣東也攜手港澳大力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向融而進、向新而行、向強而立。廣東省長王偉中表示,廣東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備產業體系、豐富應用場景、強大創新能力、高水平開放平台、優越營商環境,誠邀全球企業投資廣東、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則表示,澳門依託「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廣泛的國際聯繫,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以琴澳一體化為目標,着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聚焦國際供應鏈協同創新與全球貿易風險應對

當天的全體會議將聚焦國際供應鏈協同創新與全球貿易風險應對。因應近年全球貿易和供應鏈格局重構,不少內地企業正「走出去」全球南方和「一帶一路」國家部署跨國供應鏈和開拓新興市場。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表示,特區政府相信這個趨勢可以成為新的增長點,因此自去年起已積極推動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並建立相關服務機制,聯手吸引內地企業來港建立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管理的國際和區域總部,為它們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支援它們「走出去」部署環球供應鏈。

鑑於有不少內地企業表示有意來港發展其跨國業務。陳百里稱,特區政府會繼續鼓勵內地企業家積極考慮在香港設立管理國際業務的地區總部,以及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財資中心、電商中心、知識產權管理中心、科研中心等不同功能的地區總部,充分利用香港的優勢走向國際市場,以及和香港企業加強合作,發揮協同作用,一起以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當天的大會還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促進報告》和《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時仲裁指南》兩項成果。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促進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由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聯合廣東省貿促會,共同編制並發布。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介紹說,該報告運用中國貿促會首創的全球供應鏈促進分析模型,系統梳理大灣區供應鏈促進實踐,深入挖掘大灣區供應鏈合作機遇。

作為本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發布第二項成果,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聯合廣東省貿促會,共同編制《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時仲裁指南》。

據悉,仲裁指南的發布為中外企業在廣東自貿區通過臨時仲裁解決爭議提供了法律依據、程序規則及操作要點,是幫助市場主體清晰掌握臨時仲裁的「操作指南」,將有力推動大灣區開展理念先進、接軌國際、規範靈活的臨時仲裁實踐,為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涉外海事商事爭端解決「廣東模式」注入關鍵力量。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