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開幕音樂會名家雲集,鵬城奏響「一帶一路」華彩樂章
作者:林麗青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9-12 10:28
【識港網訊】金秋鵬城,樂韻悠揚。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將於9月至10月盛大啟幕。本屆音樂季以「深圳,世界聽見絲路」為年度主題,深度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來自18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近30國的優秀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巔峰集結、攜手合作,共同呈現21台29場高品質演出,其中超6成首演首發陣容閃耀舞台,充分彰顯創新性與國際性,旨在打造文明互鑒的視聽盛宴,展現絲路精神在當代的藝術共鳴。期間,通過集中推出一系列高水平、多樣化的演出,持續涵養深圳的人文精神、藝術精神,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不斷提升深圳的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集中展示深圳城市風采。

【識港網訊】金秋鵬城,樂韻悠揚。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將於9月至10月盛大啟幕。本屆音樂季以「深圳,世界聽見絲路」為年度主題,深度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來自18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近30國的優秀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巔峰集結、攜手合作,共同呈現21台29場高品質演出,其中超6成首演首發陣容閃耀舞台,充分彰顯創新性與國際性,旨在打造文明互鑒的視聽盛宴,展現絲路精神在當代的藝術共鳴。期間,通過集中推出一系列高水平、多樣化的演出,持續涵養深圳的人文精神、藝術精神,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不斷提升深圳的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集中展示深圳城市風采。

 首演首發超六成攜手共築「演藝之都」

 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自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五屆,超越單純的藝術展演,成為搭建文明互鑒的橋梁和情感共鳴的舞台。以「首演首發」為顯著特色,本屆音樂季超六成節目為世界或中國首演,充分彰顯深圳在推動原創藝術和引進國際頂尖劇目方面的引領力。從希臘國家歌劇院《茶花女》的首次訪華,到原創新作《鯤鵬萬里》《夢工場》的世界首演,音樂季以高濃度創新內容,持續提升城市的國際文化影響力與藝術創新活力。

 本屆音樂季吸引近千名海內外藝術家匯聚於此。經典與新聲在此交匯,東方與西方於此和鳴,共同於這座創新之城奏響融匯古今、貫通中外的絲路華章,煥發文明交流的當代光輝。

 9月13日,開幕音樂會將以一場跨越山海的藝術盛典禮讚時代。以呂其明管弦序曲《紅旗頌》60周年紀念版恢弘開篇,由澳大利亞指揮家戴恩・蘭姆執棒深圳交響樂團,攜手阿爾巴尼亞男高音塞米爾・皮爾古、黎巴嫩打擊樂家羅尼・巴拉克、加拿大小提琴家斯坦尼斯拉夫·普羅寧與中國琵琶演奏家李躒同台。東西方器樂與人聲交相輝映,譜寫跨越文化疆域的和鳴之聲。世界上最優秀的歌劇演唱家之一、來自奧地利的國際知名男中音歌唱家托馬斯·漢普森將於10月14日首次亮相深圳,攜手合作超過二十載的德國鋼琴家沃爾夫拉姆・里格將獻上《馬勒歌曲之夜》,他以數十年的藝術沉澱演繹馬勒筆下的自然詠嘆與生命哲思,引領觀眾步入一個深邃而充滿詩意的音樂時空。

 此外,美籍小提琴家莎拉・張的獨奏音樂會、大提琴家楊·柴亞的巴洛克之旅、烏茲別克斯坦巴克霍爾歌舞團熱情洋溢的表演,以及法語原版音樂劇《莫里哀》等多元節目也將接連登場,織就一幅絢爛多彩的全球音樂地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始終堅持抓好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以舉辦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等品牌活動為契機,持續從內容供給、人才引育、空間布局、產業及市場主體發展、生態構建等方面發力,加快推進高質量文化強市建設,充分涵養城市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藝術精神,着力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全面推動「演藝之都」建設。

 國際名家匯聚鵬城奏響絲路協奏曲

 匯聚多位國際級音樂大師與頂尖藝術團體,以音樂契應時代脈搏。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中新建交35周年,泰國愛樂樂團以恢弘交響禮讚深厚情誼,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亦以精湛演出奏響友誼新章,以動人旋律為紐帶,共繪文明互鑒、心意相通的壯麗圖景。

 本屆國際音樂季匯聚眾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頂尖音樂家與藝術團體,邀請俄羅斯鋼琴家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波蘭大提琴家楊·柴亞、俄羅斯拉赫瑪尼諾夫國際交響樂團、烏茲別克斯坦巴克霍爾歌舞團等,以高水準、多元化的演出陣容彰顯其藝術視野與國際影響力。音樂季不僅延續了推介經典、鼓勵創新的傳統,更突出「絲路」主題下文明互鑒的藝術表達。

 9月13-14日,希臘國家歌劇院首次訪華演出,傾情呈現威爾第經久不衰的歌劇經典《茶花女》,也是音樂季創辦以來首次上演歌劇。該製作集結近150人超大規模團隊,涵蓋歌劇演員、交響樂團、合唱團及芭蕾舞團,以極致藝術水準還原愛情悲劇,展現歐洲歌劇傳統的深厚魅力。

 9月19日,泰國愛樂樂團在中國首秀中,由指揮家卡爾・聖・克萊爾與蔡金冬聯合執棒,呈現作曲家龐那榮的協奏曲《聲之三境:響,回,寂》。作品巧妙融合泰國傳統樂器與西方管弦樂編制,拓展了跨文化音樂表達的嶄新維度。同時,青年作曲家李劭晟創作的交響樂《鯤鵬萬里》也於此音樂會世界首演,以音畫交織的現代表達,詮釋中國古老傳說中「鯤化鵬飛」的壯闊意象,傳遞跨越時空的生命能量。

 10月24日,指揮大師、鋼琴巨匠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將親攜拉赫瑪尼諾夫國際交響樂團首度亮相中國。普萊特涅夫的演奏以強烈的個人風格與深邃洞察力震撼世界,尤以詮釋拉赫瑪尼諾夫作品享有至高聲譽。拉赫瑪尼諾夫國際交響樂團匯聚東西歐傑出音樂家,演奏兼具俄羅斯學派的厚重與國際視野的靈動。音樂會聯袂指揮基里爾·卡拉比茨帶來一場橫跨創作、演奏與精神傳承的音樂之夜。

 國際名家齊聚,經典與新作輝映,深圳再度成為跨越國界、連接民心的藝術磁場。本屆音樂季藝術總監、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院長葉小鋼表示,這不僅是一場音樂的嘉年華,更是一次深度的文明對話,它以藝術之名響應「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倡議,用旋律鋪就互聯互通、民心相親的友誼之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樂章中,奏響溫暖而鏗鏘的深圳強音。

 文化自信當代表達傳統根脈煥發新彩

 音樂季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注重聯動中國香港等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中國台灣等地區演藝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胡德夫以深沉民謠傳遞兩岸情感,上海愛樂樂團首演多部中國原創交響作品,姚珏與香港弦樂團融合粵韻與西方經典,《海上鋼琴師》以中文原創音樂劇重構世界IP——眾多節目以藝術為載體,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對話、本土與國際的深度融合。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文化瑰寶粵劇迎來新表達。9月26日,由香港藝術節委約、金牌編劇杜國威執筆、知名導演新劍郎傾力打造的新編粵劇《竹林愛傳奇》登陸深圳舞台。該作品以歷史人物為經緯,巧妙織入現代敘事視角,更以資深藝術家與新生代精英「代際共演」模式彰顯藝術傳承的生生不息,不僅激活了傳統戲曲的當代感染力,更生動呈現大灣區在推動嶺南文化創新性發展上的有益探索。

 聚焦中國本土藝術力量的創新表達,凸顯城市蓬勃的文化創造力。深圳出品的原創舞劇《敦煌歸來》以震撼舞蹈語彙重構晚唐敦煌軍民家國信念,將「押衙高進達信使團」事跡升華為堅守與回歸的史詩。該劇由圓滿完成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國家級重大政治文藝演出任務的深圳青年舞蹈家胡沈員為首的主創團隊通過肢體語言、敦煌色彩、服裝舞美及現代編曲,讓歷史故事煥發鮮活生命力。

 《時間的詩意——雷佳跨界融合詩詞作品音樂會》以獨唱、舞蹈、朗誦、室內樂和民族器樂等多種藝術形式跨界融合,打造一場貫通古今、交織情感的跨媒介美學實踐。本場音樂會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表達的全新探索,也是在當代語境下實現藝術融合與人文精神傳播的有益嘗試,彰顯音樂季在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深意與高度。

 本屆音樂季以藝術為媒、以文化為橋,不僅生動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活力與創新表達,更通過跨文化的多元對話,體現出深圳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城市的文化自覺與時代擔當。文明在互鑒中才能煥發新生,在創新中才能永葆生機。深圳正以自信、開放、包容的姿態,參與和推動全球人文交流與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奏響來自中國、迴蕩世界的和美樂章。

 惠民文旅拓維度激活城市文化生態圈

 作為藝術實踐的延伸與社會價值的落地,音樂季從學術交流、文化惠民與文旅融合三大維度積極構建立體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態。

 音樂季創新打造學術交流平台。聚焦音樂這一無國界語言,邀請學界代表與中外藝術家對話,貫通學術與藝術、經典與當下,讓「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理念在思想碰撞中流淌,為國際藝術對話注入「深圳表達」。通過舉辦大灣區國際打擊樂季駐季項目,聯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等灣區高校,構建起「學術研究-藝術創作-公眾美育」的全鏈條文化生態。

 知名打擊樂演奏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教授余樂作為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駐季藝術家,由其發起並擔任藝術總監的大灣區國際打擊樂季,以「經典·當代·未來」為主題,精心策劃系列音樂會、大師課及高峰論壇,讓藝術根脈深紮灣區。

 音樂季堅守「讓高雅藝術觸手可及」初心,響應「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求,實現惠民票價覆蓋音樂季所有演出,提供近千張100元以內普惠票源;同時開展公益公教活動,如著名歌唱家托馬斯·漢普森聲樂大師班、指揮戴恩·蘭姆大師班、金牌編劇杜國威分享會、舞蹈藝術家胡沈員見面會等,讓市民近距離接觸藝術大師,豐富公共文化服務「深圳樣本」。

 音樂季通過「線下體驗引流+線上傳播破圈」雙路徑激活城市文化活力。舉辦「藝術家游深圳」活動,將國際音樂季作為文旅「引流器」,邀請國內外藝術家親身感受山海連城的城市特質,沉浸了解文化內涵,成為深圳魅力的「親歷者」與「傳播者」;依託大小屏同步直播擴大影響力,吸引觀眾在線參與;首次開發主題文創產品,將藝術符號轉化為可收藏文化載體,延伸市民藝術體驗,為培育文化消費新場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助力城市綜合營銷注入持續動能。

 樂韻交織啟新篇奏響「愛樂之城」新華章

 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以藝術為語,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深圳篇章持續注入藝術力量。

 近年來,深圳精心構建城市音樂品牌矩陣,推出一系列貫穿全年的高品質音樂類文化活動。今年5月,被譽為「央視青晚」的「2025五四青年節特別節目」首次走出演播廳即落地深圳舉辦並獲廣泛好評。「吾城吾歌」城市民謠歌匯作為重點民謠文化品牌,已成功舉辦兩季,第三季將於9月下旬至12月上旬舉辦,該活動深受群眾喜愛且廣受各界關注,成為深圳又一標誌性的文化活動。這些音樂類品牌活動共同形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文化生態,持續涵養城市藝術氛圍,助力打造「愛樂之城」城市品牌。

 本屆音樂季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深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福田區人民政府承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深圳音樂學院(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執行,將從9月13日持續舉辦至10月24日。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