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9月4日至9月7日,「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暨高質量發展成果巡展」移師廣州,在廣州圖書館開啟廣州站的巡展行程。本屆巡展以「賦能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展示大灣區在新質生產力培育、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講好大灣區城市群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生動故事,同時令大灣區市民近距離感受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面貌。
展現廣州高質量發展成果
擁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的廣州,雄踞南粵、聯通世界,成為引領中國商貿業發展的「千年商都」。今日的廣州,聚焦國家賦予廣州「國際商貿中心、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地、綜合性門戶」的核心功能定位,通過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把廣州的比較優勢和政策的積極因素轉化為現實的增長動力和發展實績。
本次巡展廣州版塊的展示,從「廣興百業」「廣育新機」「廣通全球」「廣拓空間」四個部分展現廣州之廣。其中,在廣興百業方面,廣州近三年工業投資合計4500億元,擁有6個產值超千億的先進製造業集群、7個增加值超千億的服務行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5萬家。在廣育新機部分,展示了廣州作為國際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地之一,匯聚了國家實驗室、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際大科學計劃等國家戰略科技平台,提升「2+2+N」科創平台策源能力,建設全國高校區域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和環五山、環大學城、環中大、環港科廣4個成果轉化基地,全方位構建產業科技創新的「雨林」生態。
此外,廣州還廣通全球,白雲機場三期年底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單體機場,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五和第六位,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的展覽面積、參展企業、境外採購商數量屢創歷史新高,5萬多家外資企業、累計36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發展。
在經濟發展中,廣州廣拓空間,持續拓展經濟發展縱深、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建強南沙、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等重大平台,打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
一展盡攬大灣區創新發展
在今天的廣圖巡展現場,想要了解大灣區發展的黃女士在參觀完後表示,感受到大灣區發展前景非常良好,這裏人才雲集,科技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快速發展,變化非常大。「我覺得很多事物對我來說都很新奇,希望未來大灣區發展越來越好。」
自2020年起,在粵港澳三地政府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香港商報已連續5年成功承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巡展。今年,因應大灣區發展新形勢和新階段,巡展更名「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暨高質量發展成果巡展」,主題展示灣區「新質生產力及高質量發展成果」,着力講好大灣區城市推動前沿研究、加強技術落地應用、以AI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灣區故事。
今屆巡展獲得香港中聯辦宣文部、澳門中聯辦宣文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以及深圳報業集團作為支持機構。
據悉,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暨高質量發展成果巡展」在香港首展之後,依次在深圳、廣州、惠州、東莞、澳門等大灣區城市巡迴展出,共同講好灣區故事,傳播灣區好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