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復賽火熱開啟 資源對接精準賦能大灣區創業生態體系
作者:何嘉敏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9-03 10:41
【識港網訊】灣創未來,粵聚英才。一場跨越粵港澳三地的國家級創業大賽,正在南粵大地火熱進行中。

【識港網訊】灣創未來,粵聚英才。一場跨越粵港澳三地的國家級創業大賽,正在南粵大地火熱進行中。大賽自5月啟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經過初賽的激烈角逐,5大賽道共450個項目從7000多個註冊項目中突出重圍,成功進入復賽。復賽採用路演形式,分別在華南理工大學(8月29日—31日)、深圳(8月31日—9月2日)、珠海(9月4日—6日)陸續展開,同時配套組織系列資源對接活動,打造一場匯聚硬核實力的「創業嘉年華」,共同見證創業夢想與灣區發展的同頻共振。

  港澳地區142個項目晉級復賽

本次晉級復賽的450個項目實力強勁、富含潛力,整體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地域分布廣。除個別西部省份外,晉級項目覆蓋全國各省(區、市),另有歐美國家的海外項目成功晉級,充分展現灣區引力。二是產業特點強。復賽項目集中在AI大模型、機器人、傳感器、芯片設計、飛行器、細胞分子、仿生製造等關鍵領域,生動詮釋「硬核科技」,有力驅動未來產業發展。

三是港澳項目猛。港澳地區共有142個項目晉級復賽,佔比31.6%,在人工智能、文化創意、集成電路等領域表現亮眼,有力彰顯港澳活力,體現粵港澳融合度。四是市場前景好。超135個復賽項目已獲得資本市場青睞,融資佔比近30%,還有不少項目投資潛力較高,極具市場發展前景,已在大賽期間得到創投機構的關注和接觸。

各賽道復賽採用「6+4」路演機制(6分鐘展示+4分鐘問答),由5位專家組成的評審組獨立打分,確保評審過程公平公正,最終將有150個項目晉級決賽。

賽場直擊:配套活動豐富,對接成效初顯

本次大賽最大的特點和亮點就是一手抓賽事、一手抓資源對接,把資源對接作為重中之重,貫穿大賽始終、貫穿全部項目、貫穿平台要素,形成一套賽事組織「新打法」。8月29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食品科技與現代農業2個賽道復賽在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正式打響,現場來賓陣容強大,資源對接活動與比賽同頻舉行,持續三天,內容豐富多元,對接成效凸顯。

大賽組委會工作人員表示:「我們藉此啟動『創業伴飛』計劃,不只要選拔好項目,更要全生態、全周期、全鏈條陪伴他們成長。」的確,這場賽事早已超越傳統的競技擂台,變身成為「賽事引領+政策支持+早期投資+長效賦能」的全方位創業服務生態圈,有效促進項目與資本對接。

為推動參賽項目鏈接各類創業資源,大賽組委會辦公室集結了粵財、粵科、深創投、廣金控、基石、松禾等近150家創投機構,粵港澳(廣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香港數碼港、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等近100家創業孵化載體及留創園,省科學院、人工智能協會等眾多科研院所和行業組織,共同為參賽項目打造高頻互動場景。活動現場精心組織了一系列資源對接活動,以「兩展示五對接」打造項目與資源深度融合平台,一方面,集中舉辦優秀參賽項目、知名資源平台「兩展示」,助力創業項目融入市場;另一方面,舉辦資源對接會、深天使種子基金「直通車」、創業資源匯、創業環境考察等6場特色活動,為創業項目實現政策、銀行、創投機構、孵化載體、行業資源「五對接」。

活動現場還與多家銀行共同舉辦了大賽金融產品發布儀式,針對未晉級復賽的優秀參賽項目以及港澳項目舉辦路演專場,為創業項目設置洽談專區等,成為本次資源對接活動的一大亮點。

資源對接活動現場反響熱烈,不少到場的投融資機構及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與創業者們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紛紛表示,本次大賽辦賽規格高,參賽規模大,賽道前瞻性強,不少參賽項目質量較高、前景廣闊,相信能從中發掘更多好「種苗」,孕育出新的「未來獨角獸」。活動期間資源對接成效初現,截至目前,現場促成創投機構與創業項目對接400餘次、意向投資金額達2.63億元。各地創業孵化基地對接創業項目260餘個,與45個創業項目達成初步入孵意向。後續必然會有更多資源對接成果。

據悉,珠海、深圳承辦的賽道也將同步舉辦多場政策推介、資源對接、考察交流等配套活動,為參賽項目構建「展示—對接—落地」的全鏈條服務體系。除了當地的創新創業資源匯聚賽場,大灣區其他重點城市也將攜優質投融資機構、創業孵化載體組團對接,共同形成一個跨地域、多領域、全周期的資源支持網絡,為參賽項目提供從初創融資到產業落地的強大動能。

廣東人社部門整合多方資源,提供更多金融賦能和精準服務,所有報名參賽的項目,不論是否進入複決賽,都能得到全過程的投融資、入駐孵化基地、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保障。

創業大賽賽事本身只是「搭台」,更深層的意義在於以賽促創、以賽融鏈、以賽引資、以賽引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讓更多優質創業項目脫穎而出、留在灣區。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