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小靈通】2025年8月30日,以「聯動灣區,聚勢未來」為主題的大灣區EMBA校友聯盟(高商會)2025年年會在廣州市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著名高校老師和EMBA校友、以及企業嘉賓,圍繞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教育融合創新、校友經濟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共同為推動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貢獻新智慧。
共啟校友聚力新篇章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更需要聚力、聚勢和聚能,最終實現聚財。廣東省政協常委、大灣區EMBA校友聯盟聯席輪值會長、香港科技大學EMBA第五屆校友總會主席曹志偉在開幕致辭時表示,校友合作,就能把企業的「小優勢」變成產業的「大合力」;把實驗室的「好想法」變成市場的「好產品」。
本次活動無論是成果展還是活動設置都透着「接地氣、求實效」的勁兒。500多位嘉賓和校友的企業市值數萬億,平均個人身家都是過億元的,可謂「億億生輝」;正是這份「聚」的力量,讓本次活動成為大灣區最動人的風景和最強勁的動能。
技術革新驅動產業變革共話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發展
作為促進交流、匯聚智慧與資源的重要平台,本次校友聯盟年會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論壇、院長論壇等匯聚起院校的「智」、企業的「力」、高商會的「勢」,聚能共發展。
在主旨論壇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校校長倪明選院士以《大模型革命:從個人智能助理到社會新基建》為題做主旨演講,他結合了教育、交通、金融等具體場景,分析了AI技術的實際應用,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技術演進與產業應用前景,並特別探討了高校應如何培育面向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同時,倪院士也就AI在個性化服務、數據治理與智能體開發等領域面臨的挑戰和前景分享了獨特的見解。
在圓桌論壇環節,雷曼光電董事長李漫鐵、佳都科技董事長陳嬌、萬綠達集團董事長李遠峰、志特新材董事長高源、瑞松科技董事長孫志強等多位來自智能製造、綠色建材與投資領域的校友企業家圍繞「當前宏觀環境難或不難」展開對話,他們一致認為,困難中也充滿機遇。並結合各自的行業實踐,分享了突破傳統模式、布局未來產業的見解。
在以「數智時代的商學院教育創新:融合、變革與責任」為主題的第二屆商學院院長論壇上,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俊生、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院長王鵬飛、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許治三位教育界大咖齊聚一堂,圍繞數智時代背景下商學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展開深入探討,提出在技術迭代的大背景下,商學院必須加速與企業的創新融合,推動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的變革,以培養兼具技術洞察力和管理能力的新型企業家。
構築灣區校友經濟共同體
對於校友經濟的發展,在今年廣東省「兩會」上,廣東省政協常委大灣區EMBA校友聯盟聯席會長兼建言資政委員會主任曹志偉和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市工商聯副主席、中山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兼中大管院EMBA校友會會長丘育華聯名提交了《關於充分發揮校友會作用,發展校友經濟,助力灣區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建議》。提案認為,據不完全估計,全國校友經濟可達10萬億元校友會經濟作為新興經濟力量,已在全國多個城市取得顯著成效。為此,提案提出應充分發揮校友會作用,發展校友經濟,助力灣區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建議。建議。目前,該政府提案已獲廣東省政協立案辦理,並由廣東省商務廳牽頭辦理。
在當天舉行的第二屆大灣區EMBA校友會會長論壇上,與會嘉賓聚焦「聚勢校友經濟:創新協同,共築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開展了這為推動跨校協作與跨產業融合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進一步鞏固並拓展了大灣區校友合作機制。
本次年會為大灣區EMBA校友們搭建了開放協作、資源共享的高端平台,有效助推大灣區在經濟、科技與人才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創新增長,為校友經濟和灣區發展匯聚了更多的力量,齊心將灣區的「校友圈」越做越大,把校友經濟的「蛋糕」做強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