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古今對話傳承千年文脈 深博舉辦「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作者:黃鶯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5-19 15:45
5月18日,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如期而至,今年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深圳博物館積極響應,精心策劃系列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展和參與活動,通過互動體驗、音樂賞析等形式,聚焦博物館在文化傳承、技術創新與青年互動中的新角色,帶領公眾穿越時空,感受文明交融的魅力。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5月18日,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如期而至,今年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深圳博物館積極響應,精心策劃系列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展和參與活動,通過互動體驗、音樂賞析等形式,聚焦博物館在文化傳承、技術創新與青年互動中的新角色,帶領公眾穿越時空,感受文明交融的魅力。

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摶泥化萬物——古代東西方文明中的陶瓷藝術」特展是本次活動的焦點,於4月29日啟幕,展至8月31日。亦是深圳博物館與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第四度攜手舉辦的文明互鑒系列專題展。展覽薈萃了267件/套陶瓷文物珍品,時間跨度近6000年,地域覆蓋地中海沿岸、西亞、南亞、東南亞等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區域,類型涵蓋飲食器、炊煮器、貯藏器、裝飾品、陶偶像、陶模型、燈具、建築構件等,無論是展品規模還是多樣性,在國內同類型展覽中都實屬罕見。展覽現場,不少家長帶着孩子駐足觀摩,感嘆「從一件瓷器里讀懂千年文明,這樣的展覽太有意義了!」

融匯多元的文化互動

在「國際博物館日」,深圳博物館在金田路館精心策劃推出了三大特色活動,吸引眾多市民熱情參與:

下午三點,一樓活動中心的「陶繪世界——陶瓷紋飾繪製體驗活動」中,指導老師介紹絲綢之路上的典型紋飾及陶瓷紋飾繪製工藝,並指導參與者在陶瓷素胎上繪製獨具創意的紋飾。現場有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親子創作,感言在這次活動中既學到歷史文化知識又增進了親子感情。

同時,三樓報告廳的「虞山清韻——深圳博物館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專場古琴評鑑音樂會」也盛大上演,深圳市南虞琴社的藝術家們帶來了一場沉浸式古琴音樂會。《憶故人》《酒狂》《鷗鷺忘機》《在水一方》等流傳千古的經典曲目在悠揚的琴聲中流淌,古琴名曲中的經典故事,仿佛就在眼前上演。演出結束後,熱情的觀眾將演奏者紛紛圍住,請教古琴知識。

晚上七點半,《深博之夜|2025國際博物館日特別呈現——在和弦與線條中感受文化的交融與碰撞》音樂分享會在一樓中廳舉行,音樂美學家田藝苗女士帶領施坦威青年藝術家翁麗斐和青年琵琶演奏家劉樂,以器物為媒、以旋律為線,為觀眾打造一場沉浸式的古典文化體驗,串聯起一條橫貫亞歐的音樂之路。

開放共享的文化互惠

在這洋溢着文化氣息的五月,除上述展覽、活動之外,深圳博物館還堅持開放共享原則,實施「博物館+」戰略,通過社會參與、跨界合作等方式,打破博物館傳統邊界,促進資源要素有序流動,釋放博物館創新活力,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

在「國際博物館日」之際,深圳博物館年度學術成果《深圳博物館 2024》年鑑,受邀編入中國知網《中國年鑑網絡出版總庫》,正式上線服務;與港鐵(深圳)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地鐵+文化」特色宣傳項目,通過地鐵空間與博物館資源創新融合,將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市民日常出行;聯動深圳濱海藝術中心、大足石刻研究院,舉辦了「契齋藏印」展覽打卡送福利、舞劇《大足石刻》主演見面會、大足石刻世界遺產保護學術講座等特色活動,通過「展覽+演出+講座」的立體化呈現,探索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新路徑,讓文化成為城市流動的風景;攜手深圳市南虞琴社共同舉辦「左琴右書」古琴雅集活動,邀請李蓬蓬等著名古琴演奏家,通過琴曲展演、名家對話等形式,以七弦連接古今,傳承中華千年文脈。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