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香港證監會昨日(24日)表示,目標最快在2026年1月實施無紙證券市場制度。證監會昨日還就無紙化制度下,股票過戶處可收取的3類收費設定限額,並於昨日起展開諮詢,諮詢期至4月23日結束。證監會發言人昨對香港文匯報等媒體表示,今次相信是正式實行無紙化制度前,最後一次市場諮詢。但證監會補充說,無紙證券市場最終實施時間,仍需視乎相關附屬法例立法程序及市場準備情況。
證監會發言人昨指出,股票過戶處就無紙化證券市場所設立的3類收費,分別是設立讓投資者持有及管理無紙證券設施所需費用、去實物化的費用,以及處理和登記證券轉讓所需的費用。證監會建議對以上收費設定限額,是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因為股票過戶處是由上市公司揀選及聘請,投資者沒法自行選擇,在有關收費上缺乏議價能力。今次建議就這些收費設定限額,可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此外,統一收費基準將有助為市場簡化程序及避免混淆。
鼓勵股民將實物股票無紙化
證監會發言人說,制訂有關限額時,已力求在不同持份者如何分攤成本方面取得平衡,以及為投資者維持合理費用,措施亦將鼓勵投資者及早將手頭實物股票無紙化,同時確保核准證券登記機構業務在商業上持續可行。
新制度下,投資者可透過在過戶處開立USI(uncertificated securities investor)戶口,以個人名義持有無紙化股票,並一如實物股票般,享有該股票的法定擁有權及一切股東權益,得到更佳的投資者保障。證監會建議,日後過戶處對開設USI戶口的收費,每個戶口不應超過50元,但以公司名義設立的戶口,或選用高階服務的戶口不受此限。證監會稱,目前上市公司主要採用本港兩家股份過戶處,而開戶費是一次性收費。
此外,目前持有實物股票的投資者,在新制下如欲把實物股票轉為以USI戶口持有(即去實物化),每張股票的處理費不應超過5元,最低收費為20元,建議同樣僅適用於個人名義戶口。
最後,為鼓勵投資者使用USI戶口實名持有股票,投資者若把股票由經紀戶口及中央結算系統(CCASS),轉讓至自己名下的USI戶口,過戶處將不收取任何費用。相反,若投資者把USI戶口中的股票轉至CCASS及經紀戶口,則過戶處收取費率不應超過交易額的0.02%,最低收費為20元。
實物股票佔大市市值約四成
證監會發言人稱,目前若要將實物股票轉讓或出售,起碼需要10個工作日,如果採用USI戶口,便可即日出售有關股票。若2026年初正式實行證券無紙化,會在生效起5年內,將2,000多家上市公司股份分批過渡至新制度,上市公司將不可再發出新的實物股票。證監會透露,目前仍有約數以十萬計的投資者持有實物股票,佔整個大市市值約四成。
證監會補充說,無紙化計劃首先涵蓋香港、內地、百慕達及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公司的股份,即已覆蓋逾九成的香港上市公司,但名單上沒有滙控(0005)、渣打(2888)等註冊地為英國的公司。
無紙證券市場帶來之好處:
1.更好的投資者保障及交易便利
2.提升企業管治和投資者參與
3.更高效、數碼化和環保的市場
以自己名義持有股份之好處:
1.享有所有股東權益
2.更佳的投資者保障,同時享有交易便利
3.交易與轉讓均以全電子化流程進行
證監會建議就股票過戶處在無紙化制度上之收費限額:
1.設立USI費用的限額,每個USI設施費用不應超過50元
2.去實物化費用:每張實物股票不應超過5元,最低收費為20元
3.由香港結算代理人轉讓股票到投資者自己名下,不應收取轉讓及登記費
4.所有其他轉讓收費,不應超過交易價值的0.02%,最低收費為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