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濃厚的家庭觀念,家庭的團結尤其被族人重視。當然,家中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矛盾。家庭是否安康,全在乎家中眾人,是否能協調共對。所以,興旺之家、其樂融融,衰敗之家、爭吵不斷。家庭如此,社會同理。今日香港,乃最缺一個“和”字。但這個字要得之,何其難也。那些爭吵最凶的,似乎永遠是最無顧慮、最不掌事的一群人。香港的政治已陷入“做即錯、罵有理”的怪圈。
港府15日宣佈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較之上輪1375億元的規模大幅縮水,僅240億元。消息一出,一眾泛民中人立馬站了出來指責港府派錢太少。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還指,政府推出的第三輪抗疫基金「完全冇提過工人、失業人士、開工不足人士,同埋被裁嘅人」。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委員張超雄炮轟港府「見死不救」。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應梳理一下頭兩輪的抗疫基金的情況。今年2月21日,港府通過第一輪300億元的抗疫基金,並推出「零售業資助計劃」。4月18日,港府通過第二輪1375億元抗疫基金,惠及約53萬名工友和3萬家企業。其中,向每名合資格的建築業工友一次性發放7500港元資助,約53萬名工友直接受惠,較第一輪措施的受惠人數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在表決特區政府推出的第二輪1375億港元防疫基金時,泛民議員無一投下贊成票,甚至還企圖拖延通過財政預算案,包括廣受關注的全民派發一萬港元。
就拿這次對第三輪抗疫基金指責較多的職工盟來說,當第一輪抗疫基金還在推廣的時候,他們在幹什麼呢?在職工盟官方首頁上,至今還掛著於2月20日刊出的煽動長文「罷工救港--時代革命下的醫護罷工」。那時他們的所作所為,不用筆者多說。按照他們的邏輯,疫情期間醫護人員都不上崗、都去罷工,香港就得救了。這就好像在告訴人們,不戴口罩就可以不感染新冠一樣,侮辱正常人的智商。
今天,這些人一看到防疫基金大幅縮水,馬上跳出來指責政府,煽動對此次分配不滿意的市民跟他們一起「攬炒」。無非是用修例風波以來的政治取態來進行炒作,繼續他們的「抗爭大業」。給錢的時候,吃得很香,稍微給少點,立馬就面露凶光、齜牙咧嘴。中山狼的故事,至今教訓深刻,而港府也不得不去做这个「东郭先生」。因此,對於這些反對派的批評,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港府須理直氣壯地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站著說話的人,永遠不腰疼。
那些日常參與「攬炒」的人,是最沒有資格指責政府的。用「幹啥啥不行、駡街第一名」這句話來形容這些人是最貼切的。當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在煽動罷工;當基金要撥付的時候,他們在議會拉布;當疫情反彈的時候,他們又組織了大量非法集會。而今,當港府財政在抗疫防疫中大量透支,縮減抗疫基金的開支時,他們又大聲抱怨政府「見死不救」。筆者實在是有些看不過眼,事非經過不知難,真是這幫反對派掌權,這天下豈不亂了套?好好管管這幫政治「巨嬰」吧。
本网評論員 熊貓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