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b84b02b4-e9cf-41a4-96df-2ec1cd16edc0.jpg-667x500.jpg)
鐫刻民法典內容的民法墻、栩栩如生的著名法學家雕像、寓意婚姻愛情的心形雕塑、民法典與“華仔”的一生……日前,由深圳率先打造的全國首個民法公園在社會的關註中揭開了面紗。該公園選址位於龍華區觀瀾人民公園,用近3年時間,把民法典“搬”進公園,建成了全方位展示民法文化的特色主題公園。
一進入公園一股莊重的氣息便撲面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鐫刻著民法典相關內容的方形大理石墻,一面面“民法墻”高低錯落排列,墻面上除了刻有文字外,還有象征和平的橄欖枝以及象征公平的天秤等圖案。
“民法墻”的一側矗立著馬克思、西塞羅、謝懷栻等著名法學家的雕像,他們有的低頭沈思,有的手捧書本目視前方,有的正在陳詞激昂地演講。面對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置身其間時仿佛可以與之跨時空對話。繼續往前,可以看到一個水池中放置了許多文字和字母雕塑,有中文、英語、法語,雖然形態各異,但他們都表達了同一個含義——民法。
在婚姻法展示區,設置了由一大一小兩顆心組成的雕塑,以及由九座心形鐵欄構成的“同心廊”,該區總體采用船型設計,象征著結婚的伴侶駛入“愛情的港灣”這一寓意,給公園增添了一抹浪漫氣息。
還有值得一看的是,公園內架設了環形步道,名為“民法環”,沿途印刻了48個案例,講述“華仔”一生與民法的故事,將“華仔”一生按照出生、兒童、成長、中年、老年等幾個階段與民法的關系用案例的方式生動展現出來,市民可邊走邊看邊思考,拉近民法與市民的關系。
“我們有意將民法公園打造成深圳新的網紅打卡地,吸引更多市民參觀,學習民法知識。”公園工作人員說道。
據介紹,民法公園提升打造“一環(民法環)、一軸(民法紀年軸)、一館(民法博物館)、四分區(門戶活動區、‘民法環’主題觀景區、濱水共享區、林間遊賞區)”景觀格局。重點布局了民法紀年軸,選取我國法制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民事立法大事件15項,以軸線形式延展,打造最具儀式感的門戶空間。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合同編、繼承編、物權編、侵權責任編、人格權編等分則內容融入景觀節點設計,用不同景觀或建築與之呼應;運用民法墻作為主要元素,展示民法總則編主要內容,通過“雕塑+名言”,生動展示全球不同法系特色及理念,實現民法分編、總則編內容全覆蓋。同時,通過室內外聲光電遊戲、發光臺階等形式,將民法知識生動地融合入遊戲場景中,實現休憩娛樂、普法學法有機融合。
國內首家民法博物館將於11月正式開館,展示民法誕生和發展的歷史,公園定位為民法知識傳播載體的同時,致力構建一個民法主題樂園、深圳文化博覽園。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