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紫禁城屋簷上的「公仔」個個有名有姓
來源:橙新闻    2020-06-02 12:16
大屋頂的裝飾和帽子相似。帽子的等級規格不同,使用的材質也不一樣。普通帽子用麻布縫製,高級的用綢緞、呢絨或皮革,帽簷和帽頂做一些花邊或鑲嵌。皇冠用貴重的金絲精心製作,並點綴奇珍異寶。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裝飾也是這樣:一般房屋用青瓦鋪裝;廟宇多用琉璃瓦鑲邊;皇宮用琉璃瓦修建。

【識港網訊】大屋頂的裝飾和帽子相似。帽子的等級規格不同,使用的材質也不一樣。普通帽子用麻布縫製,高級的用綢緞、呢絨或皮革,帽簷和帽頂做一些花邊或鑲嵌。皇冠用貴重的金絲精心製作,並點綴奇珍異寶。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裝飾也是這樣:一般房屋用青瓦鋪裝;廟宇多用琉璃瓦鑲邊;皇宮用琉璃瓦修建。北京紫禁城的大屋頂全用最尊貴的黃琉璃瓦,好似金色的皇冠,熠熠生輝。

北京紫禁城神武門鳥瞰 圖:中華書局提供

寬大的屋簷裝飾着雙重花邊:下邊是雕刻龍、鳳花紋的瓦頭,就像軋花的金片;上面是半圓形的釘帽,每個瓦頭上扣一個,好似金黃色的串珠,高雅華貴。陡峭的屋脊上點綴着大大小小的奇形異獸:正脊兩端是高大的龍吻;垂脊盡端為垂獸,角脊上站着騎鳳的仙人,仙人後邊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等一溜脊獸。

北京天安門重簷翼角 圖:中華書局提供

脊獸的數量,最少是一個,最多是九個。古人把數字劃分為陽數和陰數,單數(奇數)為陽數,雙數(偶數)為陰數。脊獸取陽數。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是特殊級別,在九個脊獸後面加了一個「行什」。「行什」是一個帶翅膀的猴面武士,手持護法的金剛杵。「行什」壓陣,可謂「十全十美」。

帽子裡面有襯裡,大屋頂裡面有頂棚。頂棚要比襯裡複雜得多。一般的頂棚吊頂是灰頂或糊紙棚。高級的頂棚是天花板,板面繪彩畫。宮殿和寺廟的中央,為突出皇權或主像,要做高於四周天花板的藻井,貼金漆綠,富麗堂皇。裝飾離不開色彩。大屋頂的色彩在世界建築中是最豐富的。皇宮金碧輝煌,民居素雅淡妝,家祠五彩斑斕。

中國古代對顏色的認識,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朝代更迭而改變的。如秦王朝尚黑,皇帝的衣服、冠冕都是黑色。漢代尚赤,建築喜用紅牆。明清時代流行黃、青、赤三色,賦予顏色象徵意義是:黃色象徵權力,青(藍)象徵富貴,赤色象徵興盛。

大屋頂的裝飾,包括吻獸、脊飾、瓦飾、山面裝飾、頂棚裝飾和色彩六個方面。以下將介紹吻獸及其種類。

吻獸包括吻和獸兩大類。吻有正吻、合角吻和螭吻三種。獸有垂獸、戧獸、套獸和脊獸四種。

正吻,在正脊兩端,張嘴咬住正脊,好像吻脊一樣,故名。形象為龍,又稱「龍吻」,體形高大,又叫「大吻」。這裡有一張北京故宮太和殿正吻的特寫照片,可近距離觀賞正吻的形象和紋飾:前部下端為龍頭,張?大嘴吞吻正脊。嘴唇很寬很厚,前露龍齒,後出龍鬚。唇上為凸出的龍眼,目視前方;唇側為龍耳,作響螺曲卷狀。龍體刻滿鱗片,正中浮雕龍腿和龍爪。上身雕一飛龍。龍尾外卷。龍背正中插劍把,淺刻如意頭。後背伸出帶角的龍首,稱作「背獸」。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正吻 圖:中華書局提供

合角吻,在重簷廡殿頂和重簷歇山頂的下簷上端,前後左右都有一條博脊。博脊兩端都有形似正吻的龍吻,四個轉角處,吻背相連成90°直角,故稱合角吻。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合角吻(圖3.4-3.5),體量比正吻要小得多,形象、花紋都一樣,由於吻的後背成合角,所以沒有背獸。合角吻的下部,與下垂的角脊相連,脊端置脊獸。

左: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博脊合角吻;右: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合角吻正面 圖:中華書局提供

螭吻,為城門樓子和長城的敵樓鋪房專用。正脊兩端的正吻,不吞吻正脊,而是轉頭180°向外,嘴唇緊閉,雙眼瞭望遠方。故又稱「望獸」,北京有叫「帶獸」的。

北京安定門正脊螭吻 圖:中華書局提供

垂獸,安裝在廡殿頂、硬山頂和懸山頂的垂脊前部。獸後的脊較高;獸前的脊較矮,以便安置脊獸。歇山頂則在垂脊下端安裝垂獸,用以封護垂脊。垂獸的形象與望獸相似,嘴唇緊閉,雙目直視遠方,頭頂伸出一對鹿角,龍鬚後飄,斜向上方。獸身飾淺雕鱗片,中部高浮雕獸腿和獸爪。與望獸不同的是上身沒有飛龍雕飾。

北京紫禁城太和門垂獸前面 圖:中華書局提供

戧獸,又稱岔獸。在歇山頂戧脊,也是在角脊的前部,為頭頂雙角的異獸,又稱「角獸」。形象與垂獸完全一樣。

北京紫禁城保和殿戧獸側面 圖:中華書局提供

套獸。廡殿頂、歇山頂簷角下的仔角樑,是出簷最長的木構件,為防雨淋,在榫頭上套一個獸頭形瓦件,故名。形象與垂獸相似,只做獸頭,雙角緊縮,僅留小的凸包。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下簷角套獸 圖:中華書局提供

脊獸,又稱「小獸」。清代 「走獸」,單數排列,最多九個。前面以仙人騎鳳領隊。

硬山垂脊走獸 圖:中華書局提供

仙人騎鳳,在角脊的最前端,僅在琉璃瓦飾件中使用。仙人束冠,面相安詳,鬚髯很長,身穿長袍,肩着披風,是古典仙人的標準圖像。鳳做蹲臥狀,鳳頭翎毛很長,鳳尾飾如意祥雲。

仙人騎鳳 圖:中華書局提供

九個脊獸,領頭的是龍。

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有鬚、有鱗的神異動物。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能升天興雲佈雨,是珍異、高貴、吉祥的象徵。龍的形象,歷經六千年歷史演變,最終有九似之說: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龍體可分兩種,一種軀幹像大蛇,稱蛇體龍;另一種身體像猛獸,叫獸體龍。龍也有雄、雌之分:因龍角與鹿角相似,雄鹿有角,故雄龍頭生雙角,雌龍無角。另一特徵是鬍鬚,雄龍有長鬚,雌龍無鬚。雌龍又稱「騰蛟」,蛟吐水發大水。雄龍吸水,興雲降雨。

龍 圖:中華書局提供

脊獸上的龍是獸體龍,為蹲坐狀,龍鬚長垂,龍角橫於眉上,是為雄龍。龍角還有一說,古稱龍角為「尺木」。《論衡‧龍虛篇》說:「龍無尺木,無以升天。」說明龍有神性,不用羽翅,有角就能升天。

鳳,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鳳凰的簡稱,又名「鳳皇」。雄為鳳,雌名凰。《爾雅‧釋鳥》郭璞注:「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這是古人對鳳較早的形象描述。後人對鳳加以美化、神化,說鳳是錦雞的頭,鸚鵡的嘴,鴛鴦的身,仙鶴的足,大鵬鳥的翅膀,孔雀的羽毛。鳳是鳥王,每天都要接受百鳥的朝拜。因此,民間流行「百鳥朝鳳」的裝飾圖案,象徵高貴和榮華富貴。古人還有「鳳鳴朝陽」之說,《詩經》吟唱:「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比喻鳳凰在太陽初升時鳴叫,是稀有的吉兆。所以鳳凰自古以來,就是吉祥的象徵。清代把龍和鳳合在一起,以「龍鳳呈祥」的字對和裝飾來慶賀新婚之喜,寓意新人吉祥如意,美滿幸福。

鳳 圖:中華書局提供

脊獸上的鳳作蹲坐狀。鳳冠豐滿飄逸,面容安詳。頸羽很美,長長的翎毛,梳理成內卷的羽梢。雙翅收翹,鳳尾很長,給人以「長裙拖地」之感,與兩條修長的鳳腿,構成三角支撐,形態穩健、生動。

獅子,原產於非洲、南美和印度。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殊方異物,四面而至」,獅子亦隨之輸入我國。古人運用取捨、集中、誇張、變形的手法,對獅子的形象進行理想化塑造,成為辟邪、吉祥的瑞獸。古人認為,獅子可以「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猛悍暴烈。南北朝時期,石雕獅子就叫「辟邪」,置於墓塚之前,作行走狀,威嚴雄偉。唐代以後,獅子體態為蹲坐式,多置於宮殿、寺廟、衙署大門兩旁。明清時期,富貴人家的門墩兒上,也雕刻石獅,玲瓏可愛,給宅院增添幾分喜慶和吉祥。獅子造型有雄雌之分:雄獅頭、頸有鬣,雌獅不長鬣毛。門墩等小型獅雕,足踏繡球為雄,懷攬小獅為雌。佛教寺院也用獅子做裝飾,文殊菩薩以獅子為坐騎。佛家還有「獅子吼」之說,形容佛家說法,聲音震動很大,如獅子作吼狀,群獸懾伏。

獅子 圖:中華書局提供

屋脊上的獅子,體態為蹲坐狀,穩重、威武。頭、頸的長鬣,螺旋交圈成半球形。尾毛很長,飄動灑脫。

天馬,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馬。漢代將西域良馬稱為天馬,後神化,可「追風逐日,凌空照地」,是神奇和吉祥的化身。屋脊上的天馬為蹲坐式,馬頭長雙角,鬃毛長披,肩置羽翅,馬尾上飄,頗顯威嚴神奇。

天馬 圖:中華書局提供

海馬,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馬。可「入海潛淵,逢凶化吉」。與天馬對應,一個通天,一個入海,神通廣大,是尊貴、神奇、吉祥的象徵。屋脊上的海馬形象與天馬相似,僅有一別:雙肩不出羽翅。

海馬 圖:中華書局提供

狻猊,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異獸。能食虎豹,兇猛善行,象徵百獸率從。有記載稱狻猊就是獅子。民間傳說,狻猊為龍王的五子。屋脊上的狻猊形象與獅子相似,但頭頂上的長鬣,順直向下,不作卷毛。

狻猊 圖:中華書局提供

押魚,中國古代傳說海中的異獸。能興雲作雨,滅火防災。屋脊上的押魚為蹲坐狀。龍首,魚身,背生長鰭,通體飾鱗片。尾鰭拖地。

押魚 圖:中華書局提供

獬豸,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又稱「神羊」。能辨曲直,善明是非:「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論,嚇不直者。」古代法官的帽子叫「獬豸冠」,《後漢書‧輿眼志》:「法冠,執法服之…… 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是正直、公允的象徵。屋脊上的獬豸形象與押魚大體相似,龍首,但無魚鱗,無魚尾,獸尾上翹飄逸。

獬豸 圖:中華書局提供

斗牛,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能入海升天,作雲佈雨,是除禍滅災的吉祥鎮物。屋脊上的斗牛為蹲坐狀,牛頭,身、尾、足與蹲龍相似,但無脊鰭。

斗牛 圖:中華書局提供

九個奇禽異獸,天上飛的有龍、鳳、天馬;地上走的是獅子、狻猊、獬豸;水中游的為海馬、押魚和斗牛。它們各司其責,在世間辟邪、鎮災、降福。

行什,中國古代羽化的神人。能行、能飛,神通廣大。為站立武士的形態,猴臉、平冠,上身袒露,肩着披風,背出雙羽,雙手緊握金剛杵,威風凜凜。全國僅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放置,獨一無二。

行什 圖:中華書局提供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中國大屋頂》

《中國大屋頂》

作者:魏克晶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责任编辑:marvin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