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香港黑工潮:「錢作怪」的法律灰色地帶
作者:山貓王   來源:識港網    2025-11-03 09:48

近年來,從港劇港影再到社會輿論,香港「高樓林立卻民生凋零」的形象,逐漸遮蔽了昔日人們心中「亞洲四小龍」的光彩,不斷發生的社會新聞,成為了這一形象轉變的注腳。近日,多家媒體報導香港裝修業黑工潮事件,引起民眾關注。實際上,黑工潮問題的根源一言以蔽之——金錢作祟:黑工薪酬僅為本地工人的幾分之一,難免讓妄圖省下保險和福利成本雇主心動。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股「黑潮」已蔓延至公屋,入境處近期在東湧新落成公屋的突擊行動中,兩天內搜查150個單位,捕獲7名黑工和3名雇主,公屋租戶面臨被收回房屋的「因小失大」風險。

表面上看,黑工潮是經濟壓力的產物。香港樓價高居全球第二,新屋苑接連落成,裝修需求激增。數百尺單位本地公司報價40-50萬,內地黑工團隊僅需一半。公屋租戶尤甚,預算有限卻追逐「豪裝」潮流,本地工人日薪逾千元,黑工僅需數百元加盒飯,成本差距顯而易見。入境處雖頻頻執法,但黑工以「探訪」名義入境,當日完工即走或暫住工地數日,靈活規避查捕。

社交平臺上,「粵港裝修」廣告明目張膽,提供設計、度尺、傢俱製作、全屋裝修一條龍服務,實則全由無證黑工操作。這不僅衝擊合法裝修公司,導致結業潮,還在公屋租戶中埋下法律隱患。

深挖根源,黑工危機暴露香港制度不足。首先,執法力度有限。入境處雖頻發行動,但黑工模式靈活,社交平臺廣告猖獗,監管難以面面俱到。其次,政策失衡。政府大舉輸入合法外勞,薪酬低於本地工人,雇主傾向「騰籠換鳥」,以低價外勞取代本地勞工。底層民眾也迫於經濟壓力,冒險聘用黑工。更隱蔽的是,黑工多為內地訪客,持商務簽注「探訪」開工,模糊了「客民」與「入侵者」的界線。

這股黑工潮的危害遠不止裝修業。就業市場同樣如此,外勞薪酬低、議價空間小,本地工人逐漸被邊緣化。香港在「錢」字面前,難以與內地的低成本競爭匹敵。長此以往,合法產業將進一步萎縮,本地勞工的生計將更加艱難。

要破解黑工危機,需多管齊下。首先,強化源頭管制。與內地合作嚴查商務簽注濫用,封禁社交平臺上的黑工廣告,引入智能監控公屋裝修,建立異常施工預警機制。其次,扶持合法產業。加大本地工人培訓,提升行業競爭力。立法要求雇主驗證工人旅行證件,違規罰款翻倍,以增加違法成本。

黑工潮是香港「雙城記」的縮影:一城高樓奢華,一城底層掙扎。金錢作怪,非一朝一夕可解;根治之道,在於平衡經濟與公平。入境處的執法雖有成效,但僅靠強硬掃蕩,難以長久。香港人當自強,拒絕貪圖小利,堅守法治底線,方能重塑這座城市的繁榮。否則,在黑工的灰色浪潮中,香港社會對於法治的信心、對於規則的敬畏都將遭遇重大衝擊。

本網評論員 山貓王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