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零售公司浮世繪 總有人辭官歸故里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10-28 10:33

【識港網訊】簡單講講,新零售生態下一眾香港零售公司的SWOT(強弱危機分析)。概言之,經營「AEON百貨」的永旺(984)、經營「日本城」的國際家居零售(1373)方向可能有偏差;經營「優品360」的優品360(2360)、經營「聖安娜」連鎖餅屋的利亞零售(831)一起站在十字路口;經營「HKTVmall」網購平台的香港科技探索(1137)方向對了,就是盤子太小不好搞。

 

    永旺曾是亞洲百貨天花板

香港永旺母公司永旺集團是亞洲最大的零售商,香港永旺成立於1987年,旗下零售店舖包括:百貨店、超級市場、折扣店、家居廣場、便利店。對比百佳與惠康等本地超市,AEON貨品品種更多,購物環境人性化;對比city’super,AEON價格更親民。亞洲最大是有原因的。AEON也有自有品牌,包括主打生活用品、食品的TOPVALU、主打日系家品的HóME CóORDY。

互聯網時代來臨前,永旺可謂亞洲百貨/超市的天花板,這也恰恰是永旺的包袱所在,以至集團轉身速度不夠「利落」,甚至可能還沒捉到新零售生態的重點。敲敲黑板,新零售生態的關鍵是:「渠道為王」?還是「品牌為王」?如果選擇「渠道為王」,那就要有「全球一盤棋」的視野與準備,準備與美國亞馬遜、中國內地電商四小龍等正面PK,或者準備與7-11競爭網點布局,在這方面,永旺應該是選擇了後者,但這遠不夠;如果選擇「品牌為王」,那就需要圍繞自有品牌重新分配資源,瑞典宜家家私在這方面是佼佼者。

國際家居零售近年盈利持續下滑,這裏必須讚讚管理層控制成本有一手,不時大舖搬小舖,不時推優惠搶客,去年全年錄得純利4773萬元,從盈利的角度看,做得比香港永旺還要好。只是,日本城「賤物鬥窮人」式的經營模式(同時又沒有向外擴張)有可能跨越一個經濟周期,但必然會被互聯網時代淘汰。

 

    優品360還有幾年機會窗口

優品360方面,截至今年年中,集團在港澳合共經營178間連鎖零售店,8間環球美酒食品店「FoodVille」(主打中高端全球優質食品,包括世界各地美酒、高級朱古力、健康食品、芝士、西式醬料及食材等)。目前擁有12個自家品牌及約259個SKU的產品,產品包括米糧、牛奶、蜜糖、堅果乾果,以及各式各樣的休閒食品,自家品牌產品銷售額佔整體收入比例約17.5%。

優品360現在還站在十字路口,其創辦人林子峰於2022年3月底出售49%股權予招商局海通,自己保留一定股權做第二大股東,同時承諾禁售三年。林子峰超前部署賣了優品360,套現所得轉手買了磚頭。如今禁售期已滿,港交所資料顯示,林子峰還沒有賣掉手頭餘下股份。換言之,無論是打造全球範圍的零食零售平台,還是專注做零食品牌,優品360應該還有幾年的機會窗口。

馮氏家族持有的利亞零售於2019年及2020年,先後出售廣州及香港OK便利店業務,旗下主要資產為「聖安娜」餅屋。馮氏家族在2020年還夥拍中資財團私有化利豐(除牌前上市編號:494),之後轉趨低調。利豐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曾是哈佛商學院MBA的教學案例,也是那些年香港的縮影與驕傲,新零售生態下,一些香港公司也在翹首以盼利亞零售的轉型之路,期待有人能夠為香港零售業打出一條新路。

 

    HKTVmall方向對但盤子太小

最後是香港科技探索,HKTVmall是香港最大的網購平台,難得方向對了也做得不錯,就是香港地方太小種不出大樹,看看過去5年香港科技探索的營業額及純利就知道,做平台做不到「全球一盤棋」,後面只會不進則退。未來機遇而言,HKTVmall有機會做全球範圍的垂直細分零售平台,只是最近集團大股東王維基買入拍檔股份,看來是準備與潛在買家談價錢了,可惜!(香港商報記者 蘇尚)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