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在港上演
作者:連慜鈺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10-20 10:22

【識港網訊】19日晚,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溫情上演。本場音樂會由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國際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傾力發起邀約,寧波交響樂團與香港弦樂團聯袂演出,特邀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以音樂為媒,串聯起甬港兩地的文脈淵源與家國情懷,在中西交響的碰撞中書寫新時代兩地聯誼的動人樂章。

 

訴說民族精神與世界對話的深層聯結

音樂會以精心遴選的曲目描繪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文明交融的動人篇章。開篇,率先以關峽《第一交響序曲》的恢弘旋律奏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時代強音;何佔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為中國交響樂民族化里程碑的代表作,以越劇音調為基底、交響技法為支撐,通過「草橋結拜」「樓台會」「化蝶」等樂章,詮釋中華文化的生命智慧與東方美學;下半場貝多芬《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則以靈動樂思描繪自然生機,在五段流動的音畫中禮讚自然,用西方交響語言呼應「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音樂會的三部作品共同構建出「激情奮鬥-文化傳承-自然和諧」的藝術脈絡,以動人旋律訴說民族精神與世界對話的深層聯結。

 

音樂會以精心遴選的曲目描繪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文明交融的動人篇章。(受訪者供圖)

 

整場音樂會最具地域聯結與文化深意的,當屬何佔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這部中國交響樂民族化的里程碑之作,其故事源頭正是寧波。作為承載寧波千年文脈的文化符號,「梁祝文化」早已超越地域,成為全民族共賞的藝術瑰寶。此次演繹更添特殊意義——擔任小提琴獨奏的姚珏,不僅是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家、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且祖籍正是寧波。「時隔多年再奏經典,多了歲月沉澱的感悟,用《梁祝》連接故鄉與香港,是對文化根脈的追溯,也是對甬港情誼的禮讚!」姚珏演出後動情地說。

音樂會最為感動的時刻出現在最後一首返場曲目《燈火裏的中國》,來自香港東華三院小學聯校合唱團、香港九龍塘宣道小學合唱團、香港沙田兒童合唱團以及仁愛堂田家炳小學、姚珏教授創辦的香港弦樂團、亞洲青年弦樂團、姚珏天才音樂學院等多支團體近250位學生參與其中,引發全場觀眾大合唱,燈光與樂聲交織,將音樂會氣氛推向頂點。香港弦樂團助理樂團首席周葉瑋感慨地說:「孩子們的聲音很純凈,是青春的符號,舞台上下合唱的瞬間像跨越年齡、地域的文化聚會,讓人非常激動。」

 

促甬港文化交流

此次赴港演出,對寧波交響樂團而言意義非凡——這是樂團自成立十周年以來,首次踏上香港的舞台,既是對樂團十年藝術積澱的成果展示,更是甬港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實踐。甬港雙城,淵源綿長、情誼深厚。當來自故鄉的交響樂團與姚珏領銜推動的演出相遇,當熟悉的「鄉音」與動人的樂韻在香江之畔交織共鳴,這場音樂會更添一份跨越地域的「家」的溫情,也讓甬港兩地在音樂中實現文脈相通、精神相融,更象徵着中華兒女無論身處何方,都能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在銘記歷史、共創未來的道路上同心同德,生動詮釋了區域協同發展中藝術資源互聯互通的時代價值,讓家國情懷在悠揚交響樂中深深扎根。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