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第七屆立法會任期即將結束,作為完善選舉制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之下產生的立法會,4年來,與特區政府一同開創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新局面。在「一國兩制」下,立法會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高效推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立法工作,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立法會也審議及跟進多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案和議案,切實回應市民關切,以及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行政立法增效能
在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之後,行政立法關係呈現新氣象。行政長官李家超2022年上任後提出每月在立法會舉辦「前廳交流會」,讓問責官員和議員以閉門形式深入商討各項經濟民生議題,這一安排有利於增進政府與議員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提高立法效率和審議質量,確保施政更貼近民意、符合香港社會的實際需要。及後李家超再提出舉行全新的「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讓議員和行政長官就重大及策略性議題進行互動交流,這一安排進一步體現了特區政府積極傾聽議員意見、加強溝通協作的誠意,有助於增進行政立法機構之間的相互了解,共同推動特區政府的良政善治。
辦交流會互動答問會 促進雙向溝通
以往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到立法會接受議員的提問和質詢,兩者的溝通模式較為單向,大多是「你問我答」的形式。為加強行政與立法機構之間的溝通協調,李家超透過舉辦「前廳交流會」,讓官員與議員定期會面,廣納民意,至今已舉行20次,不少議員均表示,這是行政立法關係良好的開端。
2023年李家超又舉行「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與以往一般的「議員問、特首答」不同,答問會既有議員問,也有特首問。這種形式有助於提升議政高度、拓展討論廣度,打破過往「一問一答」的單一模式,實現雙向溝通,有助達成高質量的議政。
例如在訂立《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時,法案委員會15名成員在7天內「夜以繼日」審議,提出過千條質詢,政府不僅迅速回應,更接納90多項修正案。事實證明,政府和立法會加強溝通協作,增強理解互信,能夠提高施政效率。過去立法會癱瘓政府施政的情況已一去不返,今屆行政立法關係呈現出回歸以來的最佳狀態。

通過新議員守則 議會加強自我監督
本屆特區政府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導下,不斷優化治理體系、響應社會期待的積極作為,有助於鞏固香港的繁榮穩定,符合國家和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今年7月,立法會更通過新的《立法會議員守則》,首次系統化規範議員履職要求,並同時優化議會運作安排,標誌着議會在加強自我監督,在提升運作效能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守則》全面及系統整合和優化規範,訂明議員在履行職務時應恪守的指導性原則,包括維護憲制秩序、維護國家安全、維護行政主導體制、堅守法治、廉潔奉公和盡忠職守等,體現議員的責任擔當,以強化立法會履行憲制職責的能力。
《守則》將於第八屆立法會實施,向議員提供清晰的履職依據,為推動良政善治、回應社會期盼呈上一份堅定而務實的答卷。
以民為本解難題 精準落墨治「痛點」
本屆特區政府通過針對性政策與立法會協作,從處理劣質劏房到規範化網約車等「老大難」問題,以及完善基層醫療發展,再到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質素,一系列舉措精準回應社會痛點。這些措施體現了特區政府以民為本的施政方向。立法會積極配合推動相關立法工作,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共同促進香港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推簡樸房認證 改善基層住屋環境
針對劣質劏房的「老大難」問題,立法會今年通過了《簡樸房條例草案》,為告別房邁出破局一步。《條例》要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須符合一系列有關居住環境的最低標準,包括最低面積、最低高度、消防安全、結構安全、獨立廁所、供水要求、照明通風,以及獨立水電錶,並取得簡樸房認證,方可合法出租作居住用途。如有人將未獲認證的分間單位出租便須負上刑事責任,而相關租客則不會涉及法律責任。

規管網約車 推動行業年輕化
在本屆立法會任期結束前,立法會成功突破難關,通過了《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引入規管網約車服務的法律框架,讓市民有更多安全、合法合規的點對點出行選擇,同時亦努力革新整個點對點服務行業的生態,推動行業現代化和年輕化,令市民、司機和行業都能夠得益,成功為香港解決又一個「老大難」問題。
由於立法時間非常緊促,法案委員會以及立法會秘書處同事在一星期內密集式地進行超過9小時的會議,詳細討論《條例草案》和政府提出的修正案,並順利、高效地完成審議工作,讓政府及時恢復二讀辯論,並最終順利通過。
立法會今年通過《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移除不合時宜的限制,對基層醫療發展的意義非常重大。條例草案容許病人可在指定條件下無須醫生轉介,可直接尋求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服務。在條例草案二讀時,14位議員發言支持,期待修例能為香港拓寬中西醫學協作的科研領域,並開啟基層醫療在跨專業合作上的新局面。
立法會在2023年通過《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草案因應公眾要求,在八個方面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質素,保障長者安享晚年。
高效立法履憲責 築牢國安保繁榮
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是香港特區必須履行的憲制責任,本屆特區政府和立法會積極高效推動相關立法工作。2024年3月19日,立法會全票通過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讓國家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這是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共同完成的一項歷史使命,體現了「愛國者治港」的最高價值。
回顧整個立法過程,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去年1月25日在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拉開了相關立法工作的序幕。他在立法會進行諮詢後,隨即在1月30日至2月28日展開公眾諮詢。隨後,整個立法會支持訂立《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必要性和急切性,並舉行特別會議,實踐盡早完成立法以保障國家安全的目標,同時確保審議全面按程序有序進行。
50小時詳細審議 提逾千問題意見
法案委員會各委員連續7天密集審議,幾乎每天朝九晚七,更多次出現單一條文長時間審議的情況,包括用超過1小時20分鐘審議一條條文,而用超過半小時審議單一條文的亦比比皆是。法案委員會連同內委會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事宜成立的小組委員會,一共舉行了25次會議,用了近50小時詳細審議每一條條文,提出超過1,000條問題和意見,產生了91個修正案,每位委員都一絲不苟、高質高效完成審議。
整個立法過程全面按程序進行,議員審議認真謹慎。議員的發言涉及多元角度,範圍廣泛,內容既全面又深入,審議過程以「早一日得一日」完成立法為目標,既高質、亦高效。
在2024年3月19日,在等待了26年8個月零19日後,香港特區終於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憲制責任和歷史使命,標誌香港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取得重大進展,補齊了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的短板,在新時代新征程「一國兩制」事業發展進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立法會今年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訂立附屬法例,就香港國安法第五章關乎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的職責的條文訂明具體細節,以履行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進一步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區議會回正軌 社工重拾專業形象
為杜絕第六屆區議會的亂象,讓區議會重回正軌,立法會在2023年通過《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亦是香港特區完善地區治理工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是次修例工作旨在優化區議會的職能及改革其組成,令它回復在基本法第九十七條下的定位,即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的非政權性區域組織。《條例草案》嚴格按照完善地區治理的三個指導原則進行,即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充分體現行政主導。
為完善香港社工註冊局的管治,並提升社工的專業和公信力,立法會通過《2024年社會工作者註冊(修訂)條例草案》。隨着法案通過,香港社工註冊局的運作、決定都可時刻以公眾利益為依歸,保障國家安全,以及促進社工專業有序發展。
督導組對接國策 速立法鞏固優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加強頂層統籌領導,帶領特區政府及各界更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重要國家戰略。本屆立法會亦通過包括《香港中醫醫院條例草案》、《仲裁(與仲裁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規則》、《2022年稅務(修訂)(與航運有關的某些活動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等,為香港中醫藥在國際發展、鞏固「十四五」規劃下香港作為亞太區內外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中醫醫院將帶動區域中醫藥發展
當中《香港中醫醫院條例草案》對多項現有法例條文作出技術修訂,使適用於公營醫院或私營醫療機構的相關條文,在相同情況下同樣適用於香港中醫醫院,以確保該院能順利開展服務。
香港中醫醫院將於今年底分階段開展服務,標誌香港中醫藥發展重要的里程碑。香港中醫醫院亦會擔當「轉化者」的角色,與中醫藥業界及持份者合作,推動中醫藥在本港、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國際間的整體發展。
持續鞏固港仲裁與海運中心地位
立法會於2022年通過《仲裁(與仲裁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規則》,使與仲裁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ORFSA)制度在香港得以全面實施。《規則》就ORFSA提供詳細的規管架構,當中包括有關的協議所需的一般及指定條款,以確保該等協議的有效性及可強制執行性。
此制度令香港能與其他提供相類似仲裁資金選項的司法管轄區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從而保持香港的競爭力和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內外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
立法會通過的《2022年稅務(修訂)(與航運有關的某些活動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以提供利得稅半稅優惠予合資格航運業商業主導人,即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經紀商。而在合資格航運業商業主導人為根據《稅務條例》享有稅務寬減或入息豁免徵稅的相聯船舶企業進行合資格活動的情況下,所得利潤亦按該相聯船舶企業所適用的相同優惠稅率或入息豁免徵稅。
《條例草案》訂有防止濫用條文,以維護稅務體制的健全性和遵行國際稅務規例。《條例草案》推行稅務措施,提升香港在吸引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經紀商活動方面的競爭力,這亦有助吸引相關的海運業機構來港落戶,從而鞏固香港的國際海運中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