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為回應市民置業需求,本屆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豐富房屋階梯,協助不同階層市民安居樂業。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作客大公文匯全媒體特別節目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正積極研究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下稱:租置計劃),但須審慎處理定價、業權管理及社會公平問題,聽到有意見指可設立維修管理基金,政府亦會通盤考慮。至於2026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簡樸房條例》,何永賢則強調政府解決「劏房」問題的決心,相信日後隨房屋供應充足,將降低業主叫價能力。
政府會通盤考慮租置 或設維修基金解業權管理難題
記者翻查資料發現,租置計劃由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稱:房委會)於1998年至2005年間推行,計劃涵蓋39個指定屋邨,約18.4萬個單位,容許公屋租戶以扣除地價的較低價錢購買所居住單位,至今仍有約3萬個單位未售出。何永賢表示,政府正研究如何鼓勵更多租戶買下自己所住單位,「比如用回原先價格的計算方式,來鼓勵大家多買些」。
何永賢續說,現時社會就租置計劃細節存在分歧,「有些本身是公屋的居民,當然希望以低廉的價格,購入自己熟悉的單位,而有些聲音則認為,公屋是政府公共資產,早前政府已以低價出租多年,現在租置價格,坦白而言也算便宜,如果這樣賣出去,公平性如何處理呢?」房屋局正計劃籌備廣泛諮詢及研究,以尋求解決方案。她強調,重推租置計劃需審慎評估,考慮時機、價格,以及業權管理。
何永賢舉例指,有意見提及採用維修保養基金,解決該計劃衍生的混合業權管理問題,「業主每次交的管理費,有一部分放在維修保養基金內,儲起一筆錢,等到日後可以用作維修管理」,這些意見局方都會一併考慮。
何永賢稱,政府會多向現時幫忙管理租置項目的物業管理公司,或立案法團尋求建議,「如何設計得好、有平衡,都需要研究」,她重申本屆政府致力協助市民「上樓」,會不斷就租置計劃做諮詢。
料加大房屋供應 推動租金回歸合理水平
政府早前於憲報刊登《簡樸房條例》,條例將於明年3月1日生效。何永賢強調「絕不輕視」條例的執行難度,她指,充足的過渡時間很重要,「我們從最初討論的,一年登記一年寬限,到一年登記兩年寬限,到現在變成一年登記三年寬限,有足足四年的時間。」何永賢解釋,之所以設定這段過渡期,核心是讓業主有足夠時間完成單位改裝工程,並申請簡樸房認證,確保條例落地既規範市場,又不對業主造成過大負擔。
房屋局上月底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顯示,透過政府不懈努力,已覓得足夠土地滿足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何永賢指,雖然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的情況已徹底被扭轉,但簡樸房仍可以幫香港「儲多啲糧」,幫助更多居民「上樓」。
針對部分業主反映「不了解簡樸房申請要求與指引」的問題,何永賢透露,政府已及時推出《簡樸房實務手冊》,確保申請流程清晰易懂。「手冊很重要,我們希望做到所有申請步驟簡潔清晰,快速處理。」她呼籲合資格業主儘早登記,以享有申請認證費用全免的「早鳥優惠」,「越多人申請越好,越早申請越好,當然如果有些業主完全不理,等到4年後正式執法的時候,就可能會遇到法律後果。」
至於有市民擔心劏房業主坐地起價,增加租金,何永賢重申,政府已規管「劏房」租金,未來數年公營房屋的供應亦會大幅增加。她指,當簡約公屋供應充足時,租金價格就是供求關係的體現,相信有些業主的叫價能力,沒有以前般強硬,「相信業主不會『企硬』,政府的目標就是通過增加供給,推動租金回歸合理水平,保障租客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