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房協:規劃項目研增資助出售屋比例
作者:曾敏捷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08 10:21

【識港網訊】資助出售房屋需求大,香港房屋協會近年的多個資助出售項目均「爭崩頭」,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陳欽勉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房協未來五年的單位供應,出租及資助房屋比例約為35比65,房協正研究在規劃中的項目,適當增加資助出售房屋比例,並會根據住戶需求評估,調整單位面積。

陳欽勉預告,房協三個已完成攪珠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年內將安排揀樓,其中「朗然」準買家月內開始揀樓,房協最快明年初推出新一期資助出售房屋。資料顯示,房協明年初推售項目料涉啟德沐禮街資助出售房屋,涉及1800伙,將於2028年6月底落成。

 

未來五年出售單位佔六成半

房協未來五年將會提供超過17000個單位,當中包括約8000個專用安置屋邨單位,約600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以及約3000個屋邨重建單位。陳欽勉表示,未來五年的單位供應,大約三成半是出租單位,六成半是出售單位。按目前觀察,資助出售單位的需求較高,房協正研究在規劃中的項目,適當增加資助出售房屋比例。

陳欽勉表示,近兩期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申請,2023年底推售的「朗然」超額30倍;今年初推售的「峻然」及「聚然」超額12倍認購,可見資助出售單位需求相對大。相關項目將於年內安排揀樓,其中「朗然」月內會開始發信,並安排開始揀樓。

位於觀塘安達臣的「朗然」揀樓安排一再延後,現時同區已推出多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被問到會否擔心影響銷情,陳欽勉認為,資助出售房屋需求大,加上很多申請者認可房協項目的設計及配套,故他不擔心銷情。他又說,房協資助出售房屋會配備基本裝修及家電,並設有會所,對準買家有一定吸引力。

陳欽勉預告,房協最快明年初推出新一期資助出售房屋,但暫時未能公布詳情。資料顯示,房協位於啟德沐禮街3號的資助房屋項目,上月獲地政總署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料較大機會在明年初推售。項目有兩幢住宅大廈,涉及1800伙,面積介乎313至644平方呎,將於2028年6月底落成。

 

設計以人為本 靈活調整細節

至於未來的資助出售房屋設計,陳欽勉指出,房協會貫徹「實而不華」、「以人為本」的設計,但會在設計細節靈活調整。對於市民希望「住大啲」,陳欽勉表示,房協曾進行買家統計,發現兩房單位需求一直最大,故未來5年的供應仍會以兩房單位為主;至於下一個5年,會根據住戶需求進行調整,若市民希望再住得寬敞一些,房協亦會適時調整。

政府近年加大收地力度,房協自2018年受政府委託發展多個專用安置屋邨項目,安置受發展影響居民,包括三個北部都會區項目,以及五個市區項目。陳欽勉表示,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正按時間表推進,去年開始陸續落成,首個落成項目是位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專用安置屋邨「樂翹都匯」第一期,資助出售項目「樂翹軒 I」去年首輪銷售已售出121個單位,出租部分「樂翹樓1座」首批居民亦已於今年初入伙。粉嶺百和路專用安置屋邨「樂嶺都匯」,今年七月取得入伙紙,資助出售項目「樂嶺軒」已於9月5日開始揀樓;出租房屋「樂嶺樓」今年10月開始揀樓。古洞北新發展區項目預計2027/28年落成。

陳欽勉表示,房協會配合政府的收地和安置安排,觀察實際需求,適時推出單位,並會和發展局檢視個別項目的發展規劃。就北都新田一帶發展規劃,房協正與發展局商討該區的專用安置屋邨發展。

 

財政穩健|研發債融資支持中長線發展

香港房屋協會近年迎來建屋高峰,現正規劃及興建逾20個項目,包括在未來五年提供超過17000個住宅單位。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陳欽勉表示,房協目前財政狀況穩健,去年簽訂的120億元銀團貸款、出售資助房屋項目及非核心投資物業等收入,足以應付未來五年建屋計劃;為支持中長線發展,房協正考慮包括發債在內的融資方案,以便更好利用資本市場,支持房協的工作。

陳欽勉表示,房協過去兩個年度均錄得盈餘,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目前財政狀況穩健。房協已為未來五年作好財務資源準備及部署,包括在去年簽訂120億元銀團貸款。此外,房協近年逐步推售新項目,帶來資金回籠;而出售部分非核心投資物業,除了可應付資金需要,亦有助房協提升整體管理效益,集中資源發展及管理未來更具策略性及高增值的商業項目。

陳欽勉透露,為支持中長線發展,房協考慮不同融資方案,更好利用資本市場,例如發債。

 

足夠財力應付未來五年建屋

他提到,房協以往不曾發債,未曾進行過信貸評級,稍後要推動相關工作,有信心得到市場支持,「我們在去年的經濟環境情況下,仍能取得120億元銀團貸款,證明銀行認可我們的工作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只要繼續得到政策支持,我們有信心拿到好的評級,推進發債相關工作。」

 

話你知|房協自負盈虧 助力政府落實房策

港人接觸公屋、居屋及其他資助房屋,通常會聯想起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房屋署(房署)、房屋協會(房協),這三個機構有什麼分別呢?

房委會成立於1973年,是政府法定機構,但並非政府部門,負責制定及推行公營房屋相關政策。房屋署屬政府部門,隸屬房屋局,負責執行房委會決策。房協成立於1948年,是一個獨立運作、自負盈虧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既是香港公共房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落實房屋政策的合作夥伴。

房協早期以解決戰後難民住房問題起步,1952年首個出租屋邨「上李屋」落成,提供360個單位。此後,其角色隨社會需求演變:1970年代參與郊區公共房屋計劃,1980年代輔助房委會推行「住宅發售計劃」,2000年後曾主導夾心階層住屋、首次置業貸款等政策,近年協助政府加快公營房屋供應及安置受發展影響居民,發展多個資助出售房屋及專用安置屋邨。目前,房協管理20個出租屋邨,提供逾7.3萬個住宅單位,覆蓋低收入家庭至中等收入群體。

房協的出租公屋管理及資助出售房屋銷售安排,大致上會跟隨政府的最新政策安排,例如近年跟隨房委會引入富戶政策、在銷售資助出售房屋時引入「家有長者」及「家有初生」優先揀樓安排等。房協亦有「房屋實驗室」之稱,常試行創新的房屋計劃,例如推行「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為合資格長者提供切合他們需要的居所等。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