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習近平主席的莊嚴宣示通過熒幕傳至香江,引發全港熱烈回響。
香港各界紛紛表示,這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洗禮。觀看直播的港人心潮起伏,不少人激動得熱淚盈眶,為祖國的強大而驕傲。
無論是在內地讀書的港青,還是在港的學子,他們接受訪問時講得最多的話就是:「震撼!自豪!」他們表示,香港的命運與祖國緊密相連,要以愛國之情激發奮進的力量,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之中。
當45個方隊與梯隊依次展開、當空中護旗梯隊劃破長空、當國產主戰裝備陸續亮相,香港青年徐天賜感受到跨越時空的家國共鳴。「先輩用熱血換來安寧,我們更要以青春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他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線上分享會」上激動表示。
將愛國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
「國旗升起,熱血沸騰。」在京港青陳思珩同樣心潮澎湃:「閱兵不僅讓我深受震撼,更讓我深刻認識到『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才能更好』。我們要把愛國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這不僅是一場軍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場民族精神的洗禮。」作為有幸到現場觀禮的嘉賓,舉辦分享會的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會長馮國佑感慨萬千。在現場,他感受到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站在天安門廣場上,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在心中不斷升騰。我為自己是這個偉大民族的一員而自豪。」
多位穿着香港紀律部隊整齊制服的身影在觀禮席上備受注目,他們與所有觀眾一樣興奮地舉着手機不斷拍攝雄壯的軍容和最新武器。警務處處長周一鳴說,為國家從抗戰勝利到今日的強大發展感到自豪,並向為國捐軀的英雄們致以最崇高敬意。他強調,香港警隊的任務就是維護好國家安全及社會穩定,促進香港更好發展。
閱兵式體現國家強大與進步
「青年一代要牢記歷史、珍惜當下,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更大的力量。」抗戰老兵後代、香港湖南青年會會長孫秀祖在天安門廣場激動表示,親眼見到包括驚雷-1、巨浪-3、東風-61、東風-5C等先進國產裝備,頓感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青研香港召集人、葵青區議員郭芙蓉說,和平來之不易,必須共同守護。從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事跡看到,香港市民在抗戰時期與祖國同心抗敵,體現血脈相連的家國情懷。她說,只有祖國強大,香港才能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觀看閱兵儀式時,港人陳得強不止一次激動流淚。在分享會上,他動情地說,「祖國崛起勢不可擋,解放軍威武雄壯,給予我們無比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願香港在祖國懷抱中更加繁榮穩定,與祖國同心同行,共迎民族復興。」
當日多名中國政法大學的港生表示,閱兵儀式讓他們直觀地看到了國家的強大與進步。這種強大不僅僅是軍事或經濟層面的硬實力,更是一種內在的民族自信與發展定力。港生沈旭東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作為港澳台僑同胞的一分子,未來祖國的建設者,我們更應發揮自身優勢,架起溝通兩岸三地、連接世界的橋樑。
在千里之外的香港,9月3日社會各界包括青年團體、地區組織、同鄉社團等,組織了觀看直播活動,許多人一大早就在觀看閱兵儀式直播。從街頭巷尾到網絡平台,從校園課堂到企業機構,全城沸騰。
學生與抗日戰士AI對話
特區政府教育局舉辦了「AI抗戰志士」到校巡展,為中學提供「與抗日戰士AI對話」互動一體機、專題展板及學習小冊子,支援學與教。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3日早晨到訪九龍真光中學,了解學校如何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抗戰歷史教育。中國歷史科課堂中,同學們投入學習活動,善用人工智能,與三位虛擬抗戰老兵:陳炳靖、林珍和黃光漢進行互動對話,並與同儕分享學習感悟。其後又朗讀抗日將領謝晉元和抗日烈士趙一曼的家書,親自撰寫「給抗戰志士的一封信」,表達對先烈的敬意。
多個政府部門亦組織公務員觀看閱兵儀式直播。在政府總部,政府高層官員與公務員一同在西翼大堂觀看直播,向奮勇抗敵、盡忠報國的先賢先烈致敬。在公務員學院,120名來自20個政府部門的新入職公務員正在接受入職培訓,值此盛事,他們以此作為國家觀念與國民身份認同的最新教材,一起觀看直播。
昨日上午,剛從北京觀禮後回港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與局內年輕的政務主任和行政主任到訪位於西貢山寮村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武工隊首個立足點,以及位於西貢蠔涌村的港九大隊沙田短槍隊活動地。她表示,歷史承載過去,也啟迪未來。沒有全民族14年的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就沒有今天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香港更加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繁榮安定局面。
以史為鑒 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更好地開創未來。參加閱兵觀禮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必須以史為鑒,以堅定意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他鼓勵香港市民更全面、更立體地認識這段中華民族不能磨滅的共同記憶,將過去的苦難轉化為自強不息的奮進力量,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進程中,作出更大的香港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