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深圳,這座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興的城市,正從昔日的邊陲小鎮崛起為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年來,改革始終是其澎湃不息的動力源泉。
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福田區勇立潮頭,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深入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體制機制創新的賽道上疾馳,為啟動中心城區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大動能,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書寫精彩篇章。
創新體制機制 點燃科技創新“新引擎”
河套如畫,見證“玻色編碼糾錯延長量子比特壽命”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榜單,也見證深圳量子科研後來居上。
“福田,很合我們這些科研人員的口味。”該成果帶頭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感歎:“在河套,我們擁有很大的自主權。政府對我們非常信任,只要在立項時承諾的指標兌現,只要資金使用合法合規,可以容忍失敗。科研管理改革上的領先,讓我們從不斷試錯中累積出了成果。”
《意見》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福田行動在前:發佈《2025年新啟程教育科技人才“五福禮包”》政策,推出“1個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任務書,3大領域相關行動方案,一批載體、一套政策、一批服務、一組場景、一批資金”的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體系,向全球全國創新創業創意者發出“有夢想、來福田!福田歡迎您!”的誠摯邀約。
點燃科創“新引擎”,福田蹄疾步穩:率先在全市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的專業型、“小而精”高校辦學模式,建立拔尖創新人才自主貫通培養機制;加快建立與香港及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持續用好選題徵集、團隊揭榜等接軌國際的科研管理制度,落地實施科研成果賦權轉化、先使用後付費等創新機制。
深化協同發展 啟動經濟發展“新動能”
前不久,深圳各區公佈“半年報”,福田區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0%,占全市金融業增加值比重達44.8%,表現搶眼。
然而在福田,金融不是一枝獨秀,而是與技術、數據走向協同發力之路,與《意見》提出推進金融、技術、數據等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呼彼應。
在持續保持金融優勢的基礎上,近年來,福田實施兩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倍增計畫”。落地國際量子研究院、國家藥監局藥品、醫療器械審評檢查“雙中心”等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平臺。出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發行全國首單數據資產ABS產品,全省率先開展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試點,在創新要素、數據要素方面走在前列。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因此充沛。福田區首次形成軟體資訊服務業、新能源、智能終端三大千億級新質產業集群,生物醫藥、半導體等兩個百億級新質產業集群,產值3年倍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3年增長7.6倍,加速了從CBD邁向“CBD+科創區”的蝶變。
今日之福田,金融、技術、數據儼然“三駕馬車”,助力實體經濟奔騰前行:推動實施國家級科技金融先行先試政策,構建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政銀擔”“政銀保”風險分擔機制;“深圳數據交易所”完善數據產權制度、定價機制、流通制度、生態體系,探索安全可控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打造數據要素流通發展示範區。
擴大制度型開放 暢通雙迴圈“新節點”
8月23日,顧客白先生在免稅酒水區成功支付,位於深業上城的深圳市內免稅店試營業迎來首單成交。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和中國對外開放重要窗口,深圳的免稅消費建設承載著特殊的期望。而在這一刻,“福田速度”助推深圳成為全國新增市內免稅店專案中最早落地執行的城市之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福田區在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走在前列。
2024年福田區全年進出口額超9000億元,連續25年位居全市各區第一;成功落地全市首筆“貨幣橋”跨境供應鏈匯款,累計金額超6.4億元;打造了全市首個“簽證+公證+認證”三證合一的國際簽證認證服務中心,啟用企業出海一站式服務平臺;建成了全省首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才驛站(河套),打造“人才過河第一站”,推動境外職業資格人士在河套深圳園區便利執業,落戶3家粵港聯營律所等。
以中心城區之力,助推深圳綜改試點邁向“深水區”,福田區努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高能級國際貿易樞紐中心區:擴大“科匯通”業務試點,拓展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應用場景,將福田區打造成跨境資金流通地;擴容職業資格認可清單,深化深港澳規則銜接,用好“香港聘用+河套科研”等獨有聯合引才模式,將福田區打造成境外人才聚集地。
推進治理現代化 打造宜居宜業“新家園”
石廈村兩棵百歲大榕樹濃密樹蔭下,誕生福田首個城中村兒童友好樂園——大榕樹“福寶寶樂園”。這是福田區“童樂福田計畫”的舉措之一,樂園建設過程中,集體經濟參與社區治理改革創新、孩子的天真創意變成樂園裏的現實……
《意見》對健全科學化、精細化、法治化治理模式作出系統部署。福田區圍繞實現更高水準的“首善治理”目標,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
創新實施全域治理改革,物業城市“一網統管”平臺試點場景處理效率提升1倍,20.7萬件民生訴求類民意速辦事項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均超過99%。獲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引進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等平臺,構建起國際化、專業化的公共服務支撐體系。
面對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福田答卷”仍在奮筆疾書:在城市治理方面,深化全域治理改革,拓展建立全域治理物業城市改革全時、全域、全場景應用;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調解、仲裁、訴訟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推動支持在海關監管區域內註冊的港資企業協議選擇適用香港法律解決合同糾紛,以及協議選擇香港為仲裁地等。
以制度創新為筆,以改革實踐為墨,福田在中心城區的畫布上精心描繪著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從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到經濟發展的活力引擎,再到城市治理的溫馨家園,這裏每一步改革都扎實有力,每一項成果都惠及民生。福田區將繼續秉持“闖創幹”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為深圳乃至全國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福田智慧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