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內地樓市雖進入「夏休模式」,但房價同比走勢有邊際改善跡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有5個,較之前增加2個。具體看,一至三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1%、2.8%、4.2%,降幅各較前值收窄0.3、0.2和0.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王中華介紹,7月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有所收窄。分析稱,7月內地樓市交投表現符合季節性特徵,鑒於北京樓市限購政策已開始鬆動,其他一線城市有望跟進政策,新一輪政策優化調整窗口期已經開啟,下半年各地料進一步「因城施策」,房地產投資動能有望階段性企穩。
數據還顯示,7月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較前值收窄0.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與前值相同。同比看,一至三線城市新房價格分別下降1.1%、2.8%、4.2%,降幅各較前值收窄0.3、0.2和0.4個百分點。
存量市場方面,7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1%,降幅較前值擴大0.3個百分點;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均下降0.5%,降幅均收窄0.1個百分點。同比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下降3.4%,降幅較前值擴大0.4個百分點;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分別下降5.6%、6.4%,降幅各較前值收窄0.2和0.3個百分點。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7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6個,較前值減少8個,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1個,與前值持平,「在歷經6月房地產銷售業績衝刺後,市場進入『夏休模式』,高溫天氣也對看房帶來干擾,各地樓市表現符合淡季特徵」。分城市看,上海新房價格以同比6.1%的漲幅領跑70城,該市不斷湧現的「地王」為市場帶來較大遐想空間。
政策密集優化市場憧憬「金九」
政策方面,7月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當月,多地對公積金貸款政策予以優化,其中,廣州擬落地「商轉公」;無獨有偶,成都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荊門則跟進落地「現房銷售」措施。此外,包括福建、山東、浙江、廣東、湖南、安徽、四川等通過發行專項債券,收購收回閑置存量土地。
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提醒,當前政府投資項目儲備相對充裕,中央定調的「城市更新」領域投資或迎來擴容,得益於新一輪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基建投資有望企穩回升,並更好承擔起穩定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角色。他相信,未來中國政府料進一步「因城施策」,釋放居民住房需求,並有望提高增量資金對房地產收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等領域的政策支持,「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動能預計階段性企穩」。
本月以來,各地政策仍持續優化中。盧文曦指出,北京日前優化了住房限購政策,並加大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蘇州等地也在公積金支持樓市方面推出新舉措,「伴隨着市場預期的修正,新一輪政策優化調整窗口期已經打開」。他說,政策和市場層面短期均在為「金九」交投旺季做鋪墊,相關優化政策若能盡快落地,便有望扭轉市場淡季情緒,為樓市人氣進一步聚攏升溫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中指研究院的報告認為,北京本月率先出台樓市新政,其信號意義較明顯,預計上海、深圳等城市有望跟進。從政策意圖看,推動市場「止跌回穩」仍是房地產政策的核心目標,但短期政策料聚焦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通過綜合施策,激活需求、優化供給、穩定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