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政商界:合規乃企業運作底線
2025-05-20 09:58

【識港網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早前對長和集團擬出售港口一事作出明確表態,強調「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商務部亦表示:「希望有關企業對此保持清醒認識,審慎行事。」

香港政商界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真正的商業價值,不僅體現在財務報表中,也體現在每項選擇背後的良知與擔當,而關鍵基礎設施的讓渡往往伴隨地緣政治風險,因此奉勸涉事港企別再一意孤行,及早終止交易才是正途。 

全國青聯委員、灣仔區議員穆家駿表示,面對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勸阻,長和非但未有作出放棄交易的意思,反而有傳以「拆分資產包」等方式,採用「障眼法」規避反壟斷審查。他批評,資本集團「化整為零」企圖用技術性操作繞過官方審查的防火牆,是測試國家的底線。

若交易完成 中企恐面臨風險

他舉例說,過去阿聯酋迪拜港口世界公司曾計劃收購美國港口,終因美國國會的反對而被迫剝離相關業務,可見關鍵基礎設施的交易往往伴隨地緣政治的風險。他強調,港口承載着物流、能源運輸和供應鏈安全等關鍵功能,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更位處全球航運「咽喉」、中國與美洲國家的貿易核心通道,若交易完成,中國企業可能面臨物流成本上升、國際競爭力削弱等風險。他奉勸相關港企勿再一意孤行,及早終止交易才是正途。

中小型企業委員會委員邵燕寧表示,仍記得在大學修讀商業管理的第一堂課,當時教授就曾向學生們直言:「合規是企業運作的底線,道德是企業得以長遠發展的根本。」這句話對她影響深遠,「作為一名年輕創業者,我也一直堅信,企業除了追求經濟效益外,更應肩負對社會、對國家的基本責任。」

守住關鍵領域 為社會國家創造價值

邵燕寧提到,在創業過程中,見過不少同輩在面對國際資金與市場機遇時,仍選擇以長遠利益作為優先考量。也曾有團隊成功研發出具潛力的新型專利,面對外資收購的邀約,最終選擇與內地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這並非單靠情感作驅動,而是基於一種判斷:關鍵技術的控制權,關乎產業未來的自主權與發展空間。」

邵燕寧指出,當代年輕人成長於開放多元的環境中,理解市場運作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但也更明白,在某些核心領域,穩健、審慎的決策才是真正負責任的選擇。青年創業者應該在現代經濟中,在堅守原則之下,持續為社會與國家創造價值。「我深信,每一份合作協議、每一次融資、每一項創新,都值得企業思考它對社會、對國家的深遠影響。或許這樣的選擇未必是最輕鬆的一條路,但希望每名企業家將來回望今天的每個決定,仍能坦然地說,我們不只在市場中創造價值,也努力守住了屬於我們的責任與立場。」

 

來源:香港文匯報A09:要聞 2025/05/20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