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AI代理成消費新趨勢
2025-05-15 11:03

【識港網訊】人工智能(AI)技術的日常應用愈來愈多,當中可以協助完成複雜任務、順應用戶需求的AI代理(AI Agent)是主要趨勢。AI代理可以為消費者作出購物決定,更能代為採購,無須消費者親身貨比三家。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早前撰文分析,在商業領域,AI代理長遠或會改變顧客評估並購買產品的方式,衝擊零售商和品牌的現有角色,零售商需適應AI代理的發展作出調整,維持產品的競爭力。

在零售業界,掌握客戶的需求是提振銷情關鍵。分析指出在數碼時代,大規模電商依靠打造大型網絡購物平台,整合了不同品牌的資源,投放廣告提升利潤的同時,也能夠觀察消費者的選擇動向,更有針對性地投放廣告。自始至終,電商都能掌握客戶需求數據,以及直接接觸客戶的渠道,從而圍繞消費者布局,在零售業市場佔優。

 

篩選方式更了解個人需求

隨着AI代理技術發展,消費者放棄Google檢索引擎,轉用ChatGPT等AI聊天機械人推薦商品,或會成為購物新常態。AI代理能夠收集海量數據,綜合分析價格、服務質素、採購便利性、支付安全度等數據。AI代理的篩選模式相較品牌忠誠度,更會考慮消費者個人需求及適用度等,意味愈能適應演算法推薦模式的產品,愈能在AI代理時代獲得優勢。

在AI代理的零售業新世界,大型電商依然能憑藉廣大的配送網絡,靈活的退貨政策,以及優質的顧客服務等,滿足AI代理的篩選標準。對於被埋沒的中小企,它們更需透過提升產品質素、發揮創意、優化性價比,更貼合消費者需求,來爭取在AI代理篩選中脫穎而出。

 

品牌若停滯恐遭淘汰

與之相對的是,現有的品牌不能在AI代理時代停滯不前。分析指出,如果傳統品牌僅依賴固有價值,未有在產品研發、質素管控或創意上更進一步,AI代理或認為其產品相較於更實惠的競爭對手不再有明顯優勢。如此一來,傳統品牌便再難僅依靠過往聲譽獲利。

在Google等檢索引擎上,與消費者需求有關的關鍵詞,已經明顯超過特定產品或品牌。電商專家強調,品牌想要在AI代理時代推高銷量,必須尋求以AI代理最佳化策略,結合品牌亮點、AI代理演算法與消費者需求,更明確地定義產品滿足消費者的何種需求,以及在這些需求上的優勢。

總而言之,品牌與零售商如果能以獨特的產品或服務,滿足AI代理的推薦需求,自然在消費者眼中脫穎而出。在AI代理引導消費者的世界,只有最大限度發揮優勢,彌補顯著劣勢,維持良好口碑的品牌,才能保持長期競爭力。

 

Visa推AI購物代理一筆過採購付款

國際信用卡公司Visa上月30日宣布啟動AI代理試驗計劃,鼓勵用戶嘗試將更多任務交給AI代理。Visa已與多間科企合作,讓其支付網絡連接AI系統,允許用戶便捷地完成網絡購物、訂製行程、管理保險等事務,提升AI代理效率和質素,讓用戶享受便捷生活。

Visa的合作對象包括微軟、OpenAI、IBM、網絡支付公司Stripe以及法國科企Mistral等,還與智能手機製造商三星合作,將AI代理更融入到日常生活中。Visa在全球產品發布會上,展示消費者如何透過AI代理選購應季服飾,篩選滿足用戶需求的機票,還可透過AI即時付款。預計試驗計劃將在明年擴展規模。

彭博通訊社分析,Visa的支持有助新興AI企業在數碼商業市場上,與亞馬遜和Google等科企巨擘競爭。與此同時,Visa認為隨着時代發展,實體信用卡與傳統的卡號作用會逐漸削弱,Visa主動與AI代理合作,也是維持企業長遠經營的先見之舉。Visa產品與策略部長福爾斯特爾便表示,「我們認為AI代理的興起,與電子商務帶來的變革一樣意義重大。」

 

萬事達卡推Agent Pay

除Visa之外,另一間信用卡巨擘萬事達卡也於上月底推出新服務Agent Pay,結合AI代理與信用卡支付方式。用戶只需告訴AI代理需要準備一場生日派對,告知大致需求,AI代理即可推出各類派對方案,用戶能直接下單,一筆過採購派對所需各類商品和服務。

AI代理能否獲得消費者與商家信任,仍是重大挑戰。Visa表示,當用戶選擇支付時,系統會認證AI代理是否經過用戶本人授權,只有持卡人才能決定如何啟用支付憑證。Visa也會接收即時交易信號,隨時進行風險管控。

萬事達卡的Agent Pay系統則內置加密AI代理代碼,交易的每一方都會透過代碼,辨識交易是否由AI代理發起。信用卡組織也要求所有AI代理註冊驗證,用戶可針對AI代理行為設置明確授權規則。

 

商家調整營運模式 爭取演算法青睞

愈來愈多消費者諮詢AI聊天機械人提供購物指引,如何令商品更受AI演算法關注,是眾多商家關心的議題。《華爾街日報》報道,部分企業開始調整網站營運模式、推出主打商品,甚至調整產品文案風格,透過人工智能優化(AIO)技術設法提升產品銷量。

AIO即AI Optimization,是指企業將AI導入工作流程,優化效率的過程。例如企業電郵軟件平台Intuit Mailchimp的網絡流量近期下降,為吸引顧客透過AI代理推薦使用其產品,Mailchimp更新網站演算法,更好地服務瀏覽檢索網站資訊、為AI平台網絡爬蟲(即編纂網絡索引)。Mailchimp研究發現,網絡爬蟲看重產品的效率,包括頁面載入速度、追蹤用戶活動的頻率等,平台可以對照完善自身系統,優化在AI檢索中的排序。

 

欠AIO或失AI代理推薦

貝恩顧問公司去年12月一項訪問顯示,美國現時約80%消費者無須點擊任何連接,即可解決約40%的網絡購物查詢。42%經常使用AI聊天機械人的用戶表示,他們會讓AI代理提供購物指引。貝恩公司客戶業務合夥人索默菲爾德指出,許多企業的網站還沒有完成AIO,甚至還未開放允許網絡爬蟲訪問,他們會無意間失去AI代理的推薦,影響銷量。

二手電子產品市場Back Market營銷總監霍華德表示,公司正依照AIO建議更新網站,專注推薦單一產品的頁面。公司還調整產品文案,令其更有日常對話風格,分析發現AI語言模型更喜歡檢索日常化的對話,而非傳統檢索引擎經常推薦的專業化描述。

研究公司Forrester首席企業績效分析師尼克爾表示,AI代理的角色愈發重要,「企業營銷人員會更加關注AI的快速回應,如何匹配他們希望推薦自家品牌的方式。」

 

企業結合WhatsApp等通訊軟件 擴大客服領域廣告範圍

WhatsApp等即時通訊軟件,是不少企業試驗AI代理的理想平台。《華爾街日報》報道,多間企業和零售商近年自主推出AI代理,又或利用WhatsApp平台完善AI聊天機械人程式,在銷售、支援、品牌推廣和客戶服務領域提供更多機遇。

WhatsApp上月將全年預計開支從640億美元(約4,995億港元),上調至720億美元(約5,619億港元),增加的開支主要用於人工智能(AI)投資。其母公司Meta表示,WhatsApp於2018年已經面向中小型企業,推出可用於該應用程式的智能客服軟件,在印度、墨西哥、印尼和巴西等新興市場頗受歡迎。

 

Google Shopping分析用戶紀錄

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運用AI代理,擔任顧客的派對助理,依照消費者的購物歷史紀錄推薦購物方案。例如一名顧客去年曾在美式足球超級碗賽事期間,採購了啤酒和薯片等派對食物,AI代理會在今年同一時間節點前夕提供建議,方便顧客輕鬆整理購物車,有更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Google Shopping早前也推出產品推薦功能For You,利用AI分析用戶的檢索紀錄和YouTube觀看紀錄,在購物頁面上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商品。當用戶檢索特定商品時,新功能還會提供相關聯的產品,利用AI搭配短片,整合產品在不同平台的售價、折扣資訊和用戶評價。

加拿大車軚品牌Canadian Tire還應用AI聊天機械人GPT-4,協助顧客在採購期間與AI代理對話,由AI代理依照顧客要求,快速尋找合適產品。美國電訊業巨擘Verzion也表示,公司去年秋天開始針對美國的西班牙語客戶,在WhatsApp上測試AI代理對話服務,協助顧客完成訂購。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