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179年前的今日(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正式在英國推出。郵票的圖案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黑色,面值是一便士,於是人們稱之為「黑便士郵票」。這枚郵票選用帶浮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除了不具齒孔,大致上已經具有今天郵票的特徵。由於它使用方便,郵資低廉,深受民眾歡迎,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竟重印11版,售出了6800萬枚。
一份空心的信封
說起黑便士的來源,最廣為人知的是一個鄉村愛情故事。郵票的發明者羅蘭‧希爾(Rowland Hill)是英國鄉村的鄉紳,有一天他在散步,看到郵遞員將遠方來信交到一位姑娘手上。姑娘拿到信後, 只看了一眼便向對方道歉:「對不起,我沒錢付郵費。」然後將信還給郵遞員。
在郵票發明前,郵政系統一直遵循「收信人付款」的模式。收一封信的價格是很貴的,即便在郵政系統發達的英國,稍遠一點的路程要上十幾便士也是很常見的事情。當時四便士就能買到一磅牛肉,手頭緊的人付不起郵資也很正常。
羅蘭‧希爾看到此景,心中憐憫,便要掏錢替姑娘買下家書,卻被她制止了。姑娘向羅蘭·希爾解釋,這封信是她在外謀生的未婚夫寄來的,由於家裡窮,他倆事先做了約定,在信封上做各種記號傳達訊息,比如十字就是報平安,圓圈就是已經找到了工作。姑娘見到這種信封後,不必付款買下,就懂得情人的意思了。所以,信封裡根本沒信。
聽了這番話,羅蘭‧希爾不禁反思起郵資的問題。同時,姑娘「在信封上畫記號」這一點啟發了他――只要寄信人在信封上貼上郵票,以示郵資已付, 就不會再出現偷漏郵資的行為。他在設想郵票的同時,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取消貴族和政府官員免費寄信等特權。按照羅蘭‧希爾的計算,如果改革能夠全部進行,英國本土郵資價格能降到一便士, 窮人寄不起信的情況將不復存在。
第一枚郵票的誕生
1837年,羅蘭‧希爾出版《郵政改革:重要性及實用性》,發表他的主張。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英國政府終於接受了他的方案。1839年,英國財政部公開徵集郵票圖案,不久便收到約2600件作品,有4件設計榮獲了一等獎,但沒有一件被採用。於是,羅蘭‧希爾再以威廉‧維思所作維多利亞女王肖像的紀念章作原畫,用繪畫顏料畫了畫稿,交查爾斯和費萊雷德列克‧希思父子雕刻,由帕金斯‧倍根公司承印。由於設計的延誤,世界上的第一枚郵票直到1840年5月6日才開始使用,這一天是郵票的生日。
有趣的是,人們使用郵票的日子卻比它早四天。大家知道,郵票自5月6日在全英國同時使用,必須提前將郵票送交各地郵局。可不知是哪一個郵局在收到郵票後就出售了它,導致有人在預定發行日期之前就貼上用了。雖然至今尚未發現一封5月3、4、5日寄出的信件,卻有3封貼有黑便士的信是在同一天由英國南部的巴斯城郵局蓋銷。這幾個實寄封成了全世界郵迷的無價珍寶。
推進近代郵政之路
英國黑便士是十分珍貴的郵票。當時,這些郵票準備在英國所有領地使用,以預付郵資為限。因此郵票圖案上沒有標出國名,只有女王的肖像。維多利亞女王肖像上方有「郵資」(Postage)字樣,圖案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One Penny)字樣。印張每行由12枚郵票組成,共20行。自黑便士推出後,郵票方式遂為全球所採納,展開了世界近代化的郵政之路。而它最偉大的推手羅蘭‧希爾,亦被尊稱為「郵票之父」。
______________
參考資料:
編輯組:《郵票上的珍聞趣事》(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馬宇:〈郵票發明:「突發靈感」:變成了好制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