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唐詩中的旅遊——至今千里賴通波
來源:橙新聞    2019-04-11 16:06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通航里程最長、工程最為浩大的古代運河,是古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它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在千餘年的歷史風雲流逝中,大運河兩岸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孕育了一座座名城古鎮,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千里港灣的奇特景致融為一體。

【識港網訊】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通航里程最長、工程最為浩大的古代運河,是古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它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在千餘年的歷史風雲流逝中,大運河兩岸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孕育了一座座名城古鎮,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千里港灣的奇特景致融為一體。

好入名山大川漫遊的唐代詩人,怎會漠視這運河沿岸的旖旎風光?他們或北上領略幽燕之地的蒼涼悲壯,或南下感受蘇杭江南魚米之鄉的秀美清新,也用他們無與倫比的才華給後世留下了一篇篇絕美的詩篇。到了今天,運河文化也因為這些詩篇重新吸引着人們的目光。

這次,我們來一起欣賞劉叉的〈愛碣石山〉。這位曾經待在韓愈門下的詩人,對位於今日秦皇島上的碣石山情有獨鍾。而素有「天下神嶽」之譽的碣石山,的確吸引著無數旅客的目光。

愛碣石山

劉叉

碣石何青青,

挽我雙眼睛。

愛爾多古峭,

不到人間行。

關於詩人

劉叉,唐代詩人。河朔間(即今河北省一帶)人。生卒年、字號不詳。約唐元和年間(公元813 年)前後在世。青少年時期生活在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一帶),以「任氣」著稱,喜評論時人。當時韓愈善接天下士,他聞名前往,賦〈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仝、孟郊之上。後因不滿意韓愈為諛墓(即為死者歌功頌德)之文,攫取其為墓銘所得之金而去,歸齊魯,不知所終。

這首詩據考證可能是劉叉離開韓愈門下後雲遊至碣石山時所作。這首詩在《全唐詩》所遺劉叉的全部詩作中,列於第二十四首。詩中所描寫的山險峻峭拔,含有激憤不平之氣。通過作者藉此抒發的情感來看,他之所以這麼喜愛碣石山,是因為碣石山地處偏隅,古老峻險、峭拔不群,正好使詩人觸景生情,藉以寄託自己引以為豪的品格情操。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詩人在結束自己的碣石山之行時,目光幾乎都收不回來了。

碣石山景區 圖:水巖寺網頁

旅遊看點

碣石山

位於河北昌黎城北,現屬河北省秦皇島市。它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天下神嶽」之美稱,是京東地區著名的春遊、避暑、望秋、冬休閑的旅遊勝地。碣石山三十六峰,磅礴雄渾,峻峭秀麗,錯落有致,天然巧成。主峰仙台頂,海拔695.1米,為渤海近岸的最高峰。最早記載見於《山海經》和《禹貢》,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是久負盛名的千古神嶽。

碣石山不僅是觀海勝地和歷史名山,更是求仙拜佛的著名「仙山」。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帶領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他親臨碣石山,勒石記功,並求長生不老,江山萬代,並令人刻下《碣石門辭》,讚頌統一中國的歷史奇功。

位於碣石山景區中的古剎水巖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寺內名僧雲集。2001年,水巖寺被省、市宗教部門批准為正式宗教活動場所。作為秦皇島市唯一的正式宗教活動場所,寺內有名僧存海住持。碣石山集名山之長:它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春、夏、秋、冬景色各異,並以奇松、怪石、霧海、冬雪四絕著稱於世。

位於碣石山景區內的水巖寺 圖:水巖寺網頁

秦皇島

處於河北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西接京津,是京津冀輻射東北的節點城市,是一座有着悠久歷史的古城。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東巡碣石,刻《碣石門辭》,並派人入海求仙,曾駐蹕於此,因而得名秦皇島。

秦皇島氣候温和,既蘊含古都風韻,又富有現代氣息。優越的地理區位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這個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山海文化、長城文化、旅遊文化、民俗文化特色鮮明,中西多元文化交融匯聚,城市文化印記俯拾皆是。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4/11/010114170.shtml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