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老將黃忠“不服老”的故事作為“老英雄”的典範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敬佩和頌揚。然而,他因為“不服老”而戰死沙場、釀成悲劇,卻很少有人引以為戒。黃忠最忌諱別人說他老,在他七十五歲那年,劉備看到關興、張苞屢建大功,一高興說漏了嘴:“昔日從朕諸將,皆年邁無用矣。”黃忠一怒之下,不辭而別,直奔前線,出馬與吳將拼殺。關興、張苞等年輕將領怕他年高有失趕出陣來相助,遭到他的堅決拒絕。他不甘“無用”要關興、張苞等人“看我斬將,老也不老!”結果孤軍深入,不幸中箭身亡。
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人們讚揚和鼓勵老當益壯者的千古名句。然而,歲月不饒人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進入老境的千里馬儘管壯志猶存,但是否還能像青壯年時一樣迅猛地馳騁沙場呢?這無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樣,老黃忠“不服老”的精神,如果表現為對事業的忠誠、執著的追求和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頑強意志,的確是非常可貴也是令人欽佩的。但“不服老”也好,“壯心不已”也罷,卻都應該實事求是、量力而為。倘若壓根兒就不承認自然規律所帶來的體力上、精力上的衰退,甚至帶有排斥年輕人的情緒,即使自己力不從心也要爭功搶陣,不能容忍身邊的青壯年人超過自己,那就是不自量力了。像黃忠那樣總是竭盡全力、親自打頭陣而拒絕與中青年將領合作,最終令人惋惜地戰死沙場,這就不是英雄本色了。
從一千多年前的黃忠回到我們今天的現實中,常聽一些老同志感歎人才奇缺,千里馬難尋,自己如何辛苦如何緊張如何忙碌,凡事總要親力親為去抓落實抓管理,其實並非人才缺乏,而是他們對身邊的年輕人,那怕是武藝高強的“關興”、“張苞”們,都不願用不肯用不敢用,耽心年輕人“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經驗少,“拉不開弓,挑不起擔,壓不住臺”。其實,更多的是為了一已之私,怕“關興”、“張苞”們一旦掛帥自己就會大權旁落,退出江湖,解甲歸田。
誠然,年輕人資歷淺,經驗少,但經驗可以從實踐中積累而成。且不說“自古英雄出少年”,歷史上,許多有作為的先賢前輩不都是年紀輕輕就成大功立大業挑起革命重擔取得輝煌成就麼?黃忠“不服老”、“壯心不已”是可以理解的,但看不起年輕人、排斥年輕人、不願與年輕人合作卻實在是不明智,不應該的;倘若是自私為了保住自己的帥印交椅,為了繼續佔有既得的利益而不肯退讓那更是沒有道理的。前段坊間流行一個段子:晚退早退總要退早退晚死,早死晚死總要死晚退早死。老黃忠就是最好的例證,激流勇退其實也不失為識時務的人間英雄。
試想,倘若黃忠當年不意氣用事、不盲目逞強,肯接受關興、張苞的相助,悲劇也就不會發生。黃忠的死,死得令人惋惜,黃忠作為一位古代的武人,我們不能過高地去求全他,但黃忠老將軍身上,我們似乎似乎應該學到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