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辛棄疾轉型
作者:李冬君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2-08-09 11:54
他要把帶湖莊園修得既有桃花源的歸隱氣質,又要有園林式的雅致,表明他已經沒有嶽飛那種武將雄心了,褪去英雄本色,他要向文人轉型。

【識港網訊】宋人所向往者,既要表達自我歸隱之意,還要能夠聚族而居,既要自由自在,還要能自給自足。

鵝湖之會有兩次,第一次由呂祖謙發起,邀請陸九淵兄弟與朱熹相約於鵝湖。第二次,由浙人永康學派陳亮發起,“歸正人”辛棄疾做東,邀請朱熹再會,可朱熹借故不來。何故?曰:菊花菜。朱熹說,菊花菜熟了,就得趕在這個時令吃。

什麽是“歸正人”?1161年,辛棄疾在北方起義抗金,手刃叛徒南歸,被高宗任命為江陰簽判。那時,抗戰是南宋的頭條,北人南投,舉國勵誌,在斷垣殘壁間“禮樂教化”,於硝煙焦土上“耕讀民生”,展示了公元十二世紀初一種廢墟裏的尊嚴。

孝宗時,南投的北人和主戰派都受懷疑與排擠,淳熙五年,丞相史浩第一次提出了“歸正人”的歧視法案,朱熹解釋為“歸正人元是中原人”,南歸,“蓋自邪而轉於正也。”淪陷區是邪,南宋是正。

被定義為“歸正人”兩年後,辛棄疾開始在上饒修築帶湖莊園以明誌,自號“稼軒”,以示從此他要做一個老農稼翁也。

他可不能像嶽飛那樣還未踏上“賀蘭山闕”便身陷死地。他要把帶湖莊園修得既有桃花源的歸隱氣質,又要有園林式的雅致,表明他已經沒有嶽飛那種武將雄心了,褪去英雄本色,他要向文人轉型,選了一個轉型的版本陶淵明,像陶淵明那樣掛冠歸去。這是體制和傳統文化給他留下的唯一路徑。

朱熹到過帶湖山莊,時未竣工,他沒通知辛棄疾,卻將觀感告訴了陳亮。陳亮還是函告稼翁,勸他別搞那麽豪華,既號“稼軒”,就得有個老農的樣子,向陶淵明學習,有個東籬采菊就行。

總之,“稼軒”確實很大,大約一百七十畝,可以聚族而居了。可稼翁不聽勸,一邊自嘆“吾廬小”,一邊繼續明誌,在鉛山又搞了個“瓢泉別墅”,可謂“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辛、陳皆有臥龍之誌、經營天下之才,卻又不得不審美淵明的生活方式。無論在帶湖山莊耕稼,還是在瓢泉誓種“五柳”,其實,辛棄疾都是與自己歃血為盟,以歸隱自囚。

朱熹在建陽考亭時,辛棄疾就任於福建,曾四次拜會朱熹。首次問政,朱熹對以“臨民以寬,待士以禮,馭吏從嚴”。是勸他勿以軍法治閩,辛聞之欣然。

辛氏南渡而來,自覺不自覺,都要面臨兩個轉變,一是由北人向南人轉變,一是從軍人向文人轉變。

辛氏問政之余,與朱熹同遊武夷,泛舟九曲,陳亮也來了,三人同聚,陳亮為他倆作畫像,贊朱熹為“人中之龍”,贊辛氏為“文中之虎”,這般文藝似乎也不合朱熹口味。此二人者,有豪傑氣概,與朱熹所標榜的聖人氣象迥異。

可陳亮興猶未盡,又發起鵝湖之約,朱熹覺得“英雄就是英雄的事”,他另走聖人一路,就不來趕英雄的集。

因此,這第二次鵝湖之會,朱熹可不想頂風冒雪,來回趕路,談什麽兵家戰略。

1188年,陳亮來拜訪帶湖莊園,二人相攜再遊鉛山鵝湖,自稱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鵝湖之會。

陳亮索詞,辛稼軒欣然命筆,豪抒北誌難伸之二十多年的積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可發千裏一笑”。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