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專家籲中德應加強合作覓新機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2-07-13 19:37
原油市場供應短缺疊加烏克蘭危機,導致原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大幅攀升,世界各國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能源安全問題。

【識港網訊】原油市場供應短缺疊加烏克蘭危機,導致原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大幅攀升,世界各國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能源安全問題。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能源安全尤為突出,它甚至面臨被俄羅斯「斷氣」的風險。而作為世界上的能源消費大國,中國亦需要隨形勢變化而調整能源策略。近年來,中國與德國在加速自身能源轉型,推動綠色經濟發展領域有著共同的目標。烏克蘭危機以來的全球能源市場震盪和歐洲「煤炭、天然氣、電能」危機,也為加強中德兩國綠色合作提供了機遇之窗。

基於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7月12日舉行線上對話會,重點研討在世界能源格局發生諸多變數的背景下,中德兩國如何更好應對能源安全問題,並推動在能源轉型、低碳產業、綠色技術、綠色供應鏈等領域的合作,以期尋找雙方合作的新動力。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提及,世界能源變局最大的變局就是俄烏衝突,這是近年來發生的最嚴重的地緣政治衝突事件,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看不到這個衝突什麼時候會結束,以及會以什麼方式來結束。但這個衝突對世界格局的變化,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且其影響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政治、經濟、安全等等方面,而能源問題無疑首當其衝。

 王仲穎:德國能源轉型這面旗幟須堅持下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王仲穎分享的主題包括《德國能源轉型是全球的一面旗幟,堅持下去就是勝利》、中國能源轉型是實現《巴黎協定》的基石,唯有「雙碳」才能成功。王仲穎指,德國一直是全球能源轉型的一面旗幟,如果這面旗幟倒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全球經濟必然倒退,所以德國必須繼續往前走,轉型的速度還會加快。中國是一個龐大的重化石能源消費結構經濟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以實現自循環的市場主體,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不可能獨立於世界。中國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國,煤炭消費佔全世界煤炭消費的51%,如果中國不能成功地實現能源轉型,那麼《巴黎協定》就不可能實現。

王仲穎認為,俄烏衝突對中、德的能源轉型最直接的結果是,德國可能要以更高的成本進行轉型,但中國的轉型代價不會比之前更大。總之,俄烏衝突不會影響中、德的能源轉型步伐,因為兩國國家的目標是共同的,擺脫化石能源實現能源獨立。

 費多麗:能源安全是能源轉型的基礎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副校長費多麗表示,德國的能源政策也是希望能夠逐漸地從化石能源進入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眾所周知,德國的天然氣極大地依賴於進口,尤其是從俄羅斯的進口,但過去幾個月所發生的一切令德國面臨窘迫。此問題最重要的解決方案,特別需要在能源解決過程中去擴大新能源的佔比。「在講到能源轉型的時候,它的大前提應該是能源安全,所以在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談發展。過去德國能夠從國際上進行貿易獲得能源的補給和能源的安全,然而近來發生的事情,也讓我們重新去回顧能源安全,當然最近的能源安全事件主要是因為俄烏的衝突。」費多麗說。

費多麗指出,過去德國是極大地依賴於汽油、石油,而中國主要是煤炭驅動。所以,現在中國也正在極大地發展新能源,比方光伏、風電等等,但在德國,可再生能源投資並沒有那麼多。中德之間,可加強氣候發展、可再生能源及電動車方面的合作,雙方在這些方面的合作空間大。

 李俊峰:可再生能源發展仍需全球合作

紅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李俊峰認為,可再生能源發展仍需要全球的合作,特別是中德兩個大國在這個過程中應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德國在歐盟作為一個領袖的地位。「中德在今後的過程中,應繼續推動在全球範圍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合作,因為這種合作不僅僅是中國和德國受益,並且還是全球受益的。」

李俊峰指出,由於俄烏衝突,特別是歐美採取了不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或者減少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這種決策,導致了短期能源供應緊張,出現了煤電重新恢復的問題。「在此問題上,歐盟尤其是德國,應向全世界做一個解釋,就是大家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並沒有改變,只是為了應付短暫的困難而不得已恢復了一部分煤電,甚至於在今年冬天恢復一部分煤炭取暖,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朱彤:中德低碳轉型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研究室主任朱彤分享的主題為《中德低碳轉型合作前景與影響因素》。他認為,中德低碳轉型合作前景廣闊,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跟德國、中國跟歐盟這兩個區域之間沒有根本的戰略利益衝突,這是兩國以及兩個區域之間進行廣泛的低碳轉型合作的基本前提。

另外,朱彤認為,中國與德國在低碳轉型方面存在廣泛的互補性,這是廣泛合作的現實基礎。「在這個互補性上,德國的轉型進展比較快,首先它有很多經驗、示範,包括前沿的技術,值得中國去借鑑和學習。而中國在低碳產品的製造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包括低成本的光伏成本等等,這都是全方位合作前景廣闊的現實基礎。」朱彤說。

 弗蘭齊斯卡·霍茲:能源問題危與機並存

德國經濟研究所能源交通環境部副部長弗蘭齊斯卡·霍茲表示,疫情和俄烏衝突造成了歐洲經濟的低迷,俄烏戰爭也推動了俄國和歐盟之間的對立狀態。從短期來看,衝突影響到了能源的供應,有大量的人口面臨著缺能源的問題,甚至未來經濟也會出現缺少動力。

「現在中國和德國都有相應的策略。首先,包括增加煤炭的使用量;另外,要增加天然氣以及天然氣的進口來平衡能源結構。」弗蘭齊斯卡·霍茲說,「短時間來看,還是有很多長期的挑戰,比如氣候變化,以及為了要減少全球變暖而進行的減排。所以,目前某種程度上也是危機變成機會,那就是能夠讓我們加速,倒逼我們進行可再生能源的擴張,最終實現電氣化和減排。」(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