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科幻作品在另一方面的貢獻更為獨特,也是其它各種作品通常無法提供的。這就是對技術濫用的深切擔憂,這至少可以理解為對科學技術的一種人文關懷。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幻作品無疑是當代科學文化傳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看來,至少在文學藝術領域中,事實上也只有科幻在承擔著這方面的社會責任。和科普相比,科幻在這方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確實要更為重大。
江曉原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2015年8月,《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在上海書展中央大廳舉行新書發布會,科幻作家劉慈欣、出版人沈昌文和俞曉群、影評人毛尖等出席,電視主持人李蕾主持,一時各方媒體頗多報道。更出人意表的是,兩天後從美國傳來消息,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獲雨果獎,這是有史以來亞洲人首次獲此獎項,於是網上“劉慈欣為江曉原新書站臺錯過了雨果獎領獎儀式”“劉慈欣剛給江曉原站完臺就得了雨果獎”等等聳人聽聞或半開玩笑的說法不脛而走。後來《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引起更多媒體關注,2016年獲吳大猷科普佳作獎(這是我第三次獲此獎項),重印數次之後,版權於2020年轉入三聯書店,成為“江曉原作品集”第一輯中的一種。
對人性的拷問是科幻的重要價值
如果以國際科幻的反科學思想潮流作為背景,那麽以劉慈欣自己也不諱言的科學主義觀念來說,他在思想上就是一個反潮流者;然而他《三體》中的黑暗未來卻又和國際潮流殊途同歸。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相當奇特的現象,就是因為劉慈欣在他設計的故事中,對人性“嚴刑逼供”,最終將人性的黑暗暴露無遺。
在科幻作品所設計的故事中拷問人性,恰恰是科幻最重要的價值——思想性和對科學的反思——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
其實各種類型小說或電影作品都可以拷問人性,科幻作品在這方面的特殊性在於,只有科幻作品,才能夠反映科學技術對人性的影響,以及科學技術對人性形成的考驗。其他類型作品當然可以反映來自別處對人性的考驗,比如金錢對人性的考驗、愛情對人性的考驗、野心對人性的考驗……但這些都不是來自科學技術的考驗,而一旦作品故事中出現了科學技術對人性的考驗,那這部作品當然就成為一部科幻作品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麽可以——而且實際上是必須——在科幻中反思科學的原因。
對技術的思考是科幻的最高境界
就文學藝術而言,一旦作品涉及科學技術對人性的考驗就會成為科幻作品(這有點概念遊戲的嫌疑),那麽現在還剩下一個領域:科普。在科普中反思科學,從理論上來說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在我國的實際國情中,卻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在我們多年來已經普遍習慣的科普理念中,科普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是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二是喚起公眾對科學的熱愛。這第二個任務,在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科普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而對第二個任務的強調,必然會對所普及的科學知識形成選擇和過濾,所以我們傳統的科普通常都是“隱惡揚善”的。要麽只說成績不說困難,比如關於核電的科普,通常就只講核電的績效,卻不講核電造成核廢料的處理難題。要麽只展望美好遠景不介紹目前局限,比如關於星際航行的科普,通常都是展望人類如何移民月球、火星乃至遙遠的恒星/行星系統的美好遠景,卻不講以人類目前掌握的宇航能力,即使去到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也需要航行遠超過43000年,因而毫無現實意義。顯而易見,在被上述兩個任務所限定的的科普中,反思科學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所以,如果我們指望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看到對科學的反思,我們唯一可以指望的,就只有科幻作品了。
如果說科幻的初級境界是對科學的憧憬和科學知識的普及,那麽科幻的最高境界則是哲學,是對未來社會中科學技術的無限發展和應用進行深入思考。科幻作品的故事情節能夠構成虛擬語境,由此引發不同尋常的新思考。因為有許多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情境中是不會被思考的,或者是無法展開思考的,而幻想作品能夠讓某些假想的故事成立,這些故事框架就提供了一個虛擬的思考空間。這方面小說往往能做得比電影更好,例如劉慈欣對人性的“嚴刑逼供”就是這樣的例子。
然而這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科幻作品在另一方面的貢獻更為獨特,也是其它各種作品通常無法提供的。這就是對技術濫用的深切擔憂,這至少可以理解為對科學技術的一種人文關懷。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幻作品無疑是當代科學文化傳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看來,至少在文學藝術領域中,事實上也只有科幻在承擔著這方面的社會責任。和科普相比,科幻在這方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確實要更為重大。
對科學的反思是科幻的隱秘思想
那麽,我們能不能以科幻作品之外的形式反思科學?從理論上說當然可以,比如我們可以用學術文本來反思科學。
我的科幻影評書評都只是我“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的副產品,在這個副產品背後,是一系列學術研究成果提供的支撐——這些成果既表現為十余篇CSSCI期刊論文,也表現為我和穆蘊秋合作的《新科學史:科幻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Nature雜誌與科幻百年》(海豚出版社,2017)、《地外文明探索:從科學走向幻想》(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1)等專著。
“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是我這些年經營的“學術自留地”之一,就是將科學幻想作品——有些是成功的文學創作,有些是失敗的科學探索——納入科學史的研究範疇之內。這可以說是前人從未嘗試過的,因為科學史領域以往一直有“只處理善而有成之事”的潛規則,遮蔽了科學發展歷史的很大一部分。
近年來我更感興趣的事情,是我們還可以用科幻評論的形式來反思科學。我一直強調的,是科幻作品的思想性,通過深入挖掘作品對科學的反思,突顯出那些優秀科幻作品隱秘的思想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