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集思港議】港人對李家超有何期待?
來源:中評社    2022-05-10 16:25
香港的各項矛盾積累之深,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家超和新一屆政府既要有破冰的勇氣,也要有融冰的手腕,更要有嚴防“撞冰山”的風險意識!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問題導向思維,只有不斷地解決問題,撥亂反正,好的結果才會得以出現,才能不負香港市民的高度期待!

圖1 1996年以來歷屆香港特首選舉的投票率與當選者得票率的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2 李家超投入選舉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其關注度變化情況(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第六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5月8日順利舉行,唯一候選人李家超獲1416張支持票、以99.16%得票率成功高票當選新一屆香港特首人選。“愛國者治港”原則確立後的首場特首選舉,對香港未來的走向和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觀測得出結論:雖然李家超的當選不具懸念,但港人對新一屆政府如何解決香港現存種種問題充滿期待、討論熱烈,其中市民最期待的是新特首在經濟民生領域有新作風和新舉措,希望今後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帶領香港走出疫情與經濟的泥沼。

如圖1所示,對比1996年以來歷屆特首選舉可以發現,本次選舉的投票率雖然並非第一,但當選者的得票率(99.16%)卻創下新高,可見李家超具有非常廣泛的代表性、認同度和號召力,是“愛國治港力量”高度屬意的最佳下屆特首。雖然,本屆特首“一人參選”,和往屆特首選舉的辯論、競爭氛圍有明顯不同,亂港勢力也沒有什麼炒作、煽動的空間,但李家超宣佈參選、遭YOUTUBE無端封禁、發表政綱、千人造勢、選委投票、當選演說等重要時間節點,都引發了相當的關注度(如圖2)。

圖3 李家超支持者活躍網絡社群對其關注度變化以及與其它社交媒體的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李家超除了得到香港主流政黨、組織團體及政治人物的較集中推舉外,其在由普通市民組成的網絡社群中也具較高人氣。結合圖3可知,雖然此次特首選舉為等額選舉,但支持李家超的網絡社群卻在其宣布參選後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冒起,而且這些社群在選前一直非常積極地活躍在社交平台,以從旁協助李的選舉工程進行宣傳造勢。與社交平台整體對李家超的關注度走勢不同,李家超支持者並沒有因為李成為唯一候選人、對特首寶座十拿九穩後熱情就有所下降,其關注度反而一直保持上揚的增長趨勢,反映這些社群對李有非常大的信心與期許。可見,李家超的高票當選,有利於修補香港社會內部近幾年來因修例風波、以及抗疫路線分歧而造成的裂痕。

圖4 李家超當選後香港社交媒體對下屆政府各施政領域的關注度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李家超以往主管警務及保安工作的背景,無疑鞏固了夯實香港長遠發展的社會安全穩定基石。但值得注意的是,受近兩年半的疫情影響,市民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期許已不再主要圍繞穩定秩序、治安等基本訴求,而是更多轉移至如何重新激活被疫情重創的經濟等議題上。圖4顯示,僅“經濟復甦與重振”一項的社交媒體關注度,已在對下屆政府各領域的整體關注度中佔了約三分之一,足見港人當前對重啟經濟、改善民生的渴望。

圖5 近3年多以來香港社會的GDP(本地生產總值)變動率及失業率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結合圖5可知,受2019年的修例風波、以及2020年至今的新冠疫情影響,香港的GDP(本地生產總值)曾陷入負增長的泥沼,失業率也因此曾一路飆升至6.8%的高位。雖然2021年前三季度香港的經濟表現因疫情放緩而有所改善,但隨著第五波疫情大爆發,餐飲、娛樂、美容、健身等服務業遭遇重創,再加上與內地和海外的通關遙遙無期,最近一個季度香港的GDP急轉直下大跌4%,大幅遜色於機構預期的1.9%以內;而失業率亦終止過去一年的跌勢,回升至5%。儘管現屆政府有因應疫情,推出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以支援受影響的行業,但多數輿論始終傾向政府盡快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表示不想依靠杯水車薪的津貼艱難度日。

與此同時,港人也相當關注政府在“防疫、抗疫”上的表現,該領域的關注度佔比約一成四。大部分觀點認為,經濟低迷、通關無期,究其根本是因為政府防疫政策進退失據,故希望下屆政府能更好地平衡經濟民生與防疫的需要,並提前準備好公共衛生事故的緊急應變方案,不要再重蹈第五波疫情的覆轍。另長期困擾港人的“土地房屋問題”也是港人重點聚焦的施政領域之一,不少網民關注下屆政府能否真如李家超所言,做到“以結果為目標”,切實讓港人住大點、住好點、住平點。

此外,下一屆特區政府將如何在金融領域著墨,也是社交媒體熱度較高的議題之一。近幾年來,受國際大環境影響,香港金融中心面臨相當複雜的壓力,中美博弈、西方制裁與俄烏衝突的後續效應,令各界高度關切海外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再加上疫情兩年多以來,香港防疫措施導致金融人才外流潮,部分外資也表明有撤離香港的意向。正因為上述種種因素疊加,不少輿論擔心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會否動搖,認為下屆政府應採取積極措施,穩固並提升香港在金融領域的競爭力。

圖6 香港社交媒體關注度最高的10項李家超施政方針及措施(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雖然新一屆政府仍未正式履職,但李家超於上月發表的施政方向與政綱,基本回應了大多數港人最關切的訴求。圖6是李家超提出10項社交媒體關注度最高的施政方針或措施,排名第一、二、三的分別為“優先商討與內地通關”、“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推行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囊括防疫、經濟、民生等方面。而李家超更加熟悉的國安領域“落實23條本地立法”的關注度,則排名第四。這反映了隨著國安法生效、愛國者治港原則基本確立,香港近兩年來已逐步實現“由亂入治”,國安與社會治安議題已不再是港人最關切的範疇。如何在後疫情時代盡快與內地恢復正常往來、重振香港疲弱的經濟、以及大刀闊斧整治深層次問題,從“由亂入治”走向“由治入興”,才是下屆政府能否在市民手中獲得一張滿意成績表的關鍵指標。

圖7 香港社交媒體對10項李家超主要施政方針及措施的正面情緒指數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結合圖7可知,儘管新一任政府所提出的施政方向及措施,一定程度上與港人所聚焦的議題有所吻合,但具體的政策內容仍然與市民的期待有所落差。圖6中社交媒體關注度最高的三大施政方向或措施,其正面輿情佔比卻分別為第6位、第10位與第9位,排名靠後。這是因為,港人固然樂見下屆政府將施政重點放在經濟、民生領域,但對於其在這些方面的施政表現卻仍有所觀望、甚至是質疑。這一方面與政綱的表述通常較為籠統、缺乏具體方案有關,儘管李家超有很強的執行力,但在處理土地房屋、經濟結構等長期困擾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時,能否突破往屆政府所受到的掣肘,輿論有一定存疑。不過,也有較多輿論認同李政治理念中“1+1>2”的團隊協作效應,有信心其能通過知人善任、從善如流,彌補自身在經濟、民生政策範疇的短板。

圖8 香港社交媒體對實現對內對外通關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質疑情緒指數變化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另需說明的是,港人之所以對李家超在“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的施政預期靠後,雖然與前述李家超在處理經濟事務方面的經驗不足有所干系,但也不能忽視當前內地與國際疫情形勢皆不明朗等因素的影響。由圖9可見,自疫情爆發以來,港人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實現對內對外通關”的質疑情緒,基本呈大致趨同的上升走勢。第五波疫情之下,香港與內地的通關日程被迫擱置,對外來人士的檢疫措施也未大幅鬆綁,這些都引致港人對通關議題的質疑情緒持續攀升。而美國加息、香港持續淪為“孤島”、首季經濟負增長等因素,刺激了市場對香港金融前景的悲觀預期,甚至導致恆指近期一度失守20000點。

李家超在當選前數日,曾公開表示上任後將排除萬難首要考慮與內地通關,以回應大多數港人訴求。不過,有輿論認爲,在內地嚴格“外防輸入”的政策背景下,香港若實現與內地之間的免檢通關必須保持與內地一致的防疫標準,或會加劇高端人才與外資的流失問題。儘管李家超曾表示對內、對外通關之間並不存在矛盾,但如何拿捏好兩者之間的平衡,以及以最小防疫代價達到經濟發展的最大化成果,仍然非常考驗管治者的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

中評智庫認為,李家超是“愛國者治港”原則確立後誕生的首位行政長官人選,有中央政府為堅強後盾、有愛國力量為主要支撐、有民心民意為重要基礎,相信以李家超為首的新一屆管治團隊將具有較大的能量,香港今後走向“由治入興”並非空想。不過,香港的各項矛盾積累之深,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家超和新一屆政府既要有破冰的勇氣,也要有融冰的手腕,更要有嚴防“撞冰山”的風險意識!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問題導向思維,只有不斷地解決問題,撥亂反正,好的結果才會得以出現,才能不負香港市民的高度期待!

原文刊於中評社

(記者:陳日嘉,分析師:楊力聰,工程師:吳悅檸,研究員:林東陽)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