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讀屏時代的文學“新生”
來源:深圳商報    2022-03-28 10:21
由小說改編的《人世間》等影視劇紛紛成爆款,影視與文學的關係在新媒體時代有了更新穎的變化與特點。

【識港網訊】

根據梁曉聲小說《人世間》(右)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劇照(左)

今年初,由作家梁曉聲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人世間》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創下了央視一套黃金檔收視率近8年新高,在全網各榜單穩居榜首,收獲了極好的觀眾口碑,也再次引爆了話題:影視與文學如何互動?

影視與文學的關係在新媒體時代有了更新穎的變化與特點。近年來,以《流浪地球》《覺醒年代》為代表的一批影視劇紛紛成為爆款IP,迅速圈粉,讓人對文學的內涵不得不重新考量,同時也對成功的影視劇改編有了新的思考。

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自2017年11月出版以來,發行40余萬套,銷售碼洋近億元。特別是2019年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以來受到了更多關註。隨著今年同名電視劇的熱播,《人世間》原著小說也再次攀上各大圖書銷售平臺暢銷榜前列。

《人世間》《流浪地球》《山海情》《裝臺》《慶余年》《贅婿》……這些熱播的影視劇作品,無不讓人看到文學與影視深度融合的新的可能性。在這些原著小說中,有傳統意義上的嚴肅文學,有科幻文學,也有網絡文學,大大拓展了影視改編的基礎。

“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文學作品在一個新讀屏時代的背景下產生了新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也賦予了文學作品第二次美學生命。這是我提出的一個觀點,叫第二次美學生命,因為電視屏幕和文本的審美是兩種不同的審美,電視屏幕的內容一定會比文本內容呈現得更直接一些。這幾年電視劇行業的發達特別是網劇的發達,帶來了文學作品的價值升級。”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副教授韓晗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那些獲得成功改編的文學作品有了新的生命價值,當然不排除有的改編可能削弱了一些文學作品本身的內涵,因為文學跟影視是兩個不同的審美系統,它們中間的過渡條件就是一個IP授權的過程,這個過程最大的好處就是把文學的閱讀權利進一步推廣,特別是網文出海,有不少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在國外賣得不錯,這些都吸引更多的人去關註文學本身。

業界人士文因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成功的影視劇作品無需對文學的邊界特意界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有為影視藝術提供改編資源的可能性。“這些作品是提供了一個好故事的內容藍本,因為這個故事本身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價值導向等,都已經獲得了一定的認可。影視化則是把這個故事用另一種藝術語言表達出來,傳遞給更多的人。”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影視文學委員會主任閻晶明則提醒:“也要註意到,一部電視劇一旦獲得成功,劇本也可以改編成為小說。比如由龍平平編劇的電視劇《覺醒年代》獲得巨大成功,不久,由劇本改編的長篇歷史小說《覺醒年代》就正式出版,從黨史專家到著名編劇再到小說新秀,龍平平的華麗轉身也頗有代表性。這部小說同樣具有一讀之價值,文學界也應以廣闊的胸懷接納。”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