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deTour 2021 設計節PMQ舉辦中
來源:橙新聞    2021-11-30 15:14
當你日常走進一間咖啡館、購買及使用一件物品,有無思考過:「為何它會這樣設計?」

【識港網訊】當你日常走進一間咖啡館、購買及使用一件物品,有無思考過:「為何它會這樣設計?」何謂「有用」的設計,而看似「無用」的設計,又有怎樣的存在價值?最近正在PMQ舉辦的deTour 2021設計節,或許能給你答案。

圖:橙新聞

香港年度設計節deTour由 PMQ 元創方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於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12 日回歸中環 PMQ 元創方舉行。今年 deTour 設計節由知名創意人黃馨(Shin Wong)及本地工作室叄語設計的徐壽懿 (Chris Tsui) 及陳濬人(Adonian Chan) 擔任策展團隊,以主題「有(冇)用」連結虛擬與實體展覽、設計講座及工作坊等各項精彩創意活動,希望用最基本的反思性提問,令觀眾重新思考設計的功能。

圖:橙新聞

deTour 2021 的虛擬與實體展覽分為三大主要展區,配合 37 場工作坊和 12 場設計講座,免費開放予大眾參與。來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精彩亮點吧:

《蕩漾之間》 圖:橙新聞

入口處的《蕩漾之間》由藝術家梁善彤設計,是一個白色立方體狀的物件,參觀者可體驗在當中蕩鞦韆。《蕩漾之間》邀請遊人靜下來,騰出有(冇)用的時間重新充實自己。作品以簡單的幾何學形態,建構出一個親密而私人的空間,勾起大家孩提時期的快樂與安全感。

主題展覽中的四大設計裝置都不可錯過:

結合哲學與設計的《唔知咩咖啡店》由好青年荼毒室的李康廷(四哥)及設計師胡卓斌聯手設計,既是一次實驗,亦是一場表演。

圖:橙新聞

觀眾(顧客)通過購買咖啡來參與這件作品,但不同之處在於,在一般的咖啡店,設計只是輔助,咖啡才是主角:大家會選擇甜度、咖啡分量、添加奶的多少……但這裡可選的原料卻都是抽象的物質:思想、心靈、知覺世界……購買後,甚至需要等待48小時,才能品嘗這杯神秘的咖啡飲品究竟是甚麼。

圖:橙新聞

這間咖啡店嘗試將設計從背景帶到前景,打破日常設計的常規,引導觀眾留意設計如何塑造我們的經驗,以至世界觀。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除點單程序與日常不同外,附近還有很多啟迪思考的問題板。

結合聲音與設計的聲音裝置《The Interpreter》由樂器設計師吳澤霖及社會語言學家樓佳博士合作設計,如同語言和音樂之間的翻譯儀。它先將二人之間的對話錄下——但有別於翻譯作語言之間的轉換,這裝置內置的演算法將語言轉換成節奏和音調,再以一系列的樂器演奏;令簡單不過的對話,也可以成為一段悠揚樂曲。事實上,語言如同音樂,均暗藏旋律。這些不同的語言韻律模式,令我們說話時帶有一種不自覺的音樂感。當語言真正變成音樂,大家可以感受這其中微妙的聯繫。

圖:橙新聞

一邊按下左側的按鍵一邊講話,你會得到一段專屬於自己的鼓聲。

由心理學家張星恒博士、文字設計師譚智恒與平面設計師麥綮桁三方合作的T–11,是一家探索字體和文字編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發揮作用的便利店。T–11 展現了平面及字體設計師為不同的閱讀情況而設計時所作出的各種決定。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設計決定是如何影響著讀者的觀感,以及怎樣影響溝通上的效率和有效性?展覽邀請觀眾掃描QR Code,告訴他們自己對字體和版式的偏好,從中提出在閱讀印刷品、屏幕和標牌時所出現種種視覺問題。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近年室內抱石運動(bouldering)興起,令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多樣化的攀石運動。相對於傳統室外攀石,室內抱石容許更多傾談交流的空間——不論是攀爬路線及形式,還是輔助的體能訓練,其中不止是意見交流,更是同行者之間的鼓勵與陪伴,亦是攀爬者突破自我界限的最佳動力。

由港隊攀石運動員歐智鋒及永續產品設計師陳少華跨界合作的實驗性裝置體驗名為「聚力之庭」,搭建出一個展現並探索「同行」與「鼓勵」力量的空間:究竟共行扶持是否比一個人默默忍耐堅持,來得更有力量?

策展人現場示範  圖:橙新聞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親身感受,團隊以攀石運動最簡單亦最常用的「垂吊」練習方式,讓來者參與肌力與耐力的挑戰,同時了解自身與攀石愛好者及專業運動員體能上的分別。團隊希望以藉著這一個簡單的挑戰,令大眾發掘更多身體「有用」的地方,測試「同行」與「鼓勵」對自我表現的「有用」與「冇用」之處。

圖:橙新聞

左側還有挑戰排行榜,讓體驗變得更有樂趣,不妨與同行的朋友一較高下。

「聚力之庭」附近可見一個小小的房子與機器人「Kevia凱維亞」,它是一個不為人類服務的自肥智能機器人,重視自己的私領域,不喜歡與人類進行真實互動。展覽期間,你可能會看到它出現在地面廣場的不同角落。

圖:橙新聞

Kevia面對眾人叉起了腰擺出了憤怒的表情,顯然是不高興了……

本年度的特邀合作項目,是Sputniko!的《命運紅線 — 大神宮》。日英投機主義設計師 Sputniko! 與生物科技研究工作室合作,透過轉基因技術產出如神話中的紅色絲線,其中蘊含愛情荷爾蒙——「催產素」。由紅線到服裝設計,以至日劇短片創作,都帶出絲線的可能性。而在deTour 2021,Sputniko! 伙拍香港建築設計團隊 Napp Studio & Architects,將紅線編成長布,縈繞交疊成為一座由亙古情感搭建而成的愛情神社。神社作為一個信仰與願望、情感和目的交織的場所,大家可以在月光般的燈光設定之中,欣賞由京都布藝師製作的曇花圖案,在浪漫的月老神話背後,反思社交距離下情感和牽絆的意義,及生物科技如何將過去的傳說帶到不遠真實的未來。

圖:橙新聞

作品位於A座2樓QUBE智方,大家記得去觀賞呀。

圖:橙新聞

使用主辦方提供的鏡片,可看到不一樣的顏色和獲得別樣感受。

圖:橙新聞

駐足在外欣賞效果震撼,步入其中也會有更具沉浸式的體驗。

今年設計節公開招募後得到熱烈的回應,結果共收到超過 120 份計劃書,除了專業設計組外,今年新增設計畢業學生組,最終大會精選出十組設計單位的作品,當中包括生活環境、科技、人際關係及空間設計等等。其中兩個精選作品分別是由草廬製作設計的《接骨木》,以及《虛森工作室》。

《接骨木》是一個模仿骨骼關節活動的藝術裝置,如生命體般,隨時間而改變痕跡。以精簡骨骼的結構,並加上工業五金配件技術,以重現肌腱和肌肉的功能。設計以廢木為骨幹,透過將關節結構加工並重新接駁,給予木材一個新的結構可能性。

圖:橙新聞

《虛森工作室》由三位畢業自倫敦大學建築學院的建築設計師關朗、張浩賢及董偉賢以虛擬世界混合現實的方式,推測現場工作模式的未來形態。鑑於疫症的爆發,它促使我們重新評估我們未來的生活同工作方式,發掘「在家工作」的可能性。

圖:橙新聞

為使設計節令觀眾更深入地思考「有(冇)用」的主題,策展團隊還特地邀請科幻藝術家 Lucy McRae,以影像展覽方式把她最具代表性的四個作品帶到PMQ元創方。

圖:橙新聞

Lucy McRae的作品探索身體、美貌、生物科技和個體的極限,推測人類未來的生存狀態。她一直致力探索科學和新科技在重新設計身體的進程下,對文化和情感的影響,被視為是這領域的思想領袖。藝術是她映照及激發意識形態和道德觀、探索「我是誰」和「未來」的媒介。

圖中的人物看似躺在舒服的「虛擬懷抱」中,但這些科技是否能取代真實的擁抱?大家在觀賞作品時,不妨思考。

本年度deTour的展品遠不止地面廣場及上述介紹的這些,還沒看過癮的朋友們,別忘了乘坐電梯前往A座5樓,房間裡一系列精彩展品在等著你:

《與大衛共舞》把大衛頭像放大,融入現代科技,添加聲音、投影與轉動等「無關緊要的功能」,你可以等待它的眼光掃射到你,也可以隨之旋轉,與它共舞;

圖:橙新聞

《Gratitude 2021》在白色燈上不斷降下晶瑩泡泡,試圖表達「只要活著,新的自我將會顯現,新的緣分會產生,固有的自己亦會被超越」的含義;

圖:橙新聞

《勤力電路#1》是一個單調、重複的電路系統,以大量電器連接,順序延伸成極長的電線。大費周章,只不過是為了通電,但卻充滿了樂趣。

圖:橙新聞

5樓的一眾展品中,小編私心最喜歡的,是《FM108,致…》。在廣播頻譜中,FM108是個無用的頻道,作品以此為名,設置搖搖板,邀請兩個人坐在搖搖板的兩段,當二人達到平衡時,原本雜亂的調頻聲才會變成頻道中播放的聲音。當中的人講述著屬於關係的事情,共有六七個人進行講述,時長為半小時。而搖搖板之間懸掛著一塊白色的布,搖搖板兩冊的二人,並不能看到對方的面容。

圖:橙新聞

作品由島仔藝術社與許智生共同設計,許智生介紹稱,搖搖板的平衡也與關係的平衡暗合,只有大家調較到合適的平衡頻率,才能夠實現有效溝通。「面對無從掌握的感情波動,或者我們可以在頻譜的轉換中找到慰藉」,作品簡介中如是說。

許智生    圖:橙新聞
願意的話還可以留言參與  圖:橙新聞

deTour 2021不只是一場大型展覽,而是一個能多方位刺激感觀的設計節,一共49場精彩活動,觀眾可於網上登記參加一系列的工作坊及設計講座,例如在《植物染太陽能音樂!》這一結合天然染色、DIY 電池和編程音樂的快速原型設計體驗中,學習利用天然染色製作太陽能電池,再用太陽能電池做為光感應介面來控制音樂。

而《街覺日常》則告訴大家,城市中的異常(如空椅子、磚塊間冒出的雜草)或城市中的模式(如咖啡店外排隊、巷子裡的麻將團)並不是隨機發生。它們作為某種「有用」,存在於我們的社區和日常生活之中。參加者將首先了解中環半山扶手電梯下半部及其周邊的歷史、人流和結構。範圍將涵蓋中環商業中心至中層住宅區。主辦方將為大家分享研究方法,然後帶眾人探索不同的角落。

其中兩個精選講座則分別是《讀設計係咪廢?》與《整咗 NFT 就真係會發達?》。

在《讀設計係咪廢?》中,設計師劉子晉、建築設計師關朗和董偉賢,及廿三氣動研究社的鍾樹榮,將會與 deTour 2021 兩位策展人、叁語設計的陳濬人和徐壽懿暢談設計的樂與怒,解答設計師在光速演變的時代下,應該如何自處與定位。而《整咗 NFT 就真係會發達?》邀請香港 NFT 先驅關祖堯(Arnicorn Watches),科技與裝置藝術教父林欣傑(Dimension Plus)同實境技術大師張瀚謙(Xcept),同台分享他們對 NFT 的看法及製作NFT作品的經驗。

太多精彩作品難以一一盡述, 有關deTour 2021 設計節的更多資訊,請瀏覽deTour網站了解。

deTour 2021 設計節實體展覽開放時間

日期:2021 年 11 月 26 日至 2021 年 12 月 12 日

(11 月26 日開放時間為上午11 時至下午4 時,而特邀合作《命運紅線—大神宮》

於2021 年 11 月 27 日開放)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8 時

地址:PMQ 元創方 香港中環鴨巴甸街 35 號

費用:免費入場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131068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