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銀行理財由於它的安全性,從誕生以來一直受老百姓喜愛。然而,隨著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後,大家很難再看到保本保息型理財產品。如今的銀行理財產品,大多已由固定利息收入轉變為凈值浮動收入,因此令很多人對收益的穩定性擔心。
銀行理財產品驚現虧損
記者近期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发現高於6%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幾乎絕跡,業績比較基準普遍在2%~4%左右。之前備受歡迎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現在收益下限也到了0.5%左右,上限也不過5%,甚至掉到3%。三年期固收類產品收益率普遍不超過4.5%,一年期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理財產品可選擇的範圍很多,品類也豐富。
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銀行理財的凈值化轉型進入攻堅克難時期。銀行早已不用“預期年化收益率”來表述,改用“業績比較基準”。這是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預估值,不承諾收益,也就是說銀行只要合規經營,盡責投資,無論理財結果是賺是賠都不用背負責任,理財逐步走向凈值化。所以,理財經理在向記者介紹時,告知有會跌破數值的風險,但概率較小,業績基準可參考上一期。
但今年年中就有幾例銀行理財虧錢的現象,投資者紛紛驚呼“活久見”。例如某行“季季開1號”年化收益率為-4.42%,這款R2風險的產品主要投資國債,屬於中低風險理財。不過,對於“溫室”里的投資者來說,明顯不適應這種波動,投訴聲音此起彼伏。
結構性存款規模縮小
記者通過走訪发現,結構性存款已經不再是明星產品,同時預期收益率也一路走低。某銀行掛鉤滬深300指數的結構性產品參考年化收益僅在0.8%~2.6%。同時,在營業廳的宣傳欄上也很難看到結構性存款的身影。
記者注意到,在嚴格的監管政策下,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自今年5月開始逐月下降,至8月末首次低於10萬億元。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層打壓銀行結構性存款,實質是打擊高息攬儲,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從而達到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目的。
一家大型股份制民營商業銀行的經理談到此類產品時,直言不推薦。不過,他坦言可以選掛鉤低風險衍生產品,同樣能夠“保本”,只是收益大不如以前,而且也比不上非固收的浮動理財。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台也可以買到銀行或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熱銷精品”業績基準達到4.4%。不過,在第三方平台上,銀行理財不怎麽吃香,其更多是基金、債券和分紅型保險的主場,因為後者的收益率更具有吸引力。
就在上周末,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等各大互聯網存款產品集體下架,引发市場熱議。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意味著監管層對第三方平台的監管更加嚴格,對擾亂存款利率市場機制的行為予以堅決制止。
“無腦躺賺”的時代已遠去
以前,銀行理財基本能保證投資者的絕對收益,賺得多了就歸銀行,賺得少了銀行也會自己把缺口補上。如今轉換為凈值型產品後,銀行要定期披露理財的凈值情況。投資者計算收益的方式也发生了較大的變化。那麽,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還有什麽可以選擇呢?
首先當然是傳統的銀行存款。保本保息,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額存單等,利息都是固定的,存款足夠安全,最大的問題是利息不高。其次就是各類結構性存款產品,比如與黃金價格、股票指數掛鉤的相應產品,只要選對了方向和波動率,就能獲得較高的收益。最後,還可以選擇銀行渠道售賣的增額終身壽險、年金險,覆利相對較高。
不管是選擇銀行理財還是其他理財,“無腦躺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不少歐洲國家已經進入了負利率時代。我國的銀行存款利率勢必也會逐漸下降,投資者要有更好的投資回報,勢必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專業的投資知識,做好合理的資產配置,才能更好地實現風險對沖。
原文鏈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2012/23/node_A05.html#content_967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