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8至10月失業率調查數據,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4%,但15至39歲的香港青年的失業率高達7.6%,而20至24歲則為19.7%,情況令人擔憂。為了協助青年走出經濟困境,香港廣東青年總會於今年9至10月,聯同香港大學及明匯智庫,繼2017及2018年後,第三年開展有關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的調查,抽樣訪問近1500名15-39歲的香港青年及居住在廣東省的香港青年,配合焦點小組及深度訪談,切實了解青年的就業需求以及疫情下他們對香港經濟的預期,藉此向社會反映實際情況。
是次新聞發布會的出席嘉賓包括香港廣東青年總會主席霍啟山,廣青總常務副主席、民生政策研究委員會召集人郭基煇,廣青總副主席、民生政策研究委員會主任林至穎、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等。調查發現香港青年考慮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發展時,最重視收入水平,逾8成半受訪者認為「收入水平高」重要或很重要;其次是「語言障礙」,佔77.4%;76.2%覺得「生活成本低」重要或很重要,在眾多選項中排行第三。
而當問及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行業興趣時,逾四成受訪者想在創科產業、高新技術、商業分析及金融科技發展; 23.6 %的受訪者選擇金融行業;偏好進出口、批發及零售業的有21%。值得留意的是,排行第四及第五的是新媒體行業以及演藝、藝術等創意產業,分別有19.7 %和16.3%的受訪者選擇。
調查亦發現,86.3%的受訪者表示曾經聽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相較於本研究團隊於2018年發布的「香港青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指數」中受訪者聽聞的比例大幅上升三成,反映香港青年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了解程度提高。而認同度方面,22.1%的受訪者「認同」或「非常認同」大灣區發展規劃,相較於2018年的25.9%有所下降;「不認同」、「非常不認同」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受訪者佔33.3%, 2018年則為11.6%。
被問到與兩年前相比,他們對去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意願變化,香港問卷的受訪者中,19.4%的受訪者回答更願意;27.8%的受訪者比兩年前更不願意去;五成以上的受訪者意願沒有變化。而有內地經驗,身在廣東省的香港青年,64.6%的受訪者相比兩年前,更願意留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34.4%的受訪者的意願沒有變化,而只有1%的受訪者更不願意留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調查亦發現,香港青年赴內地長期學習、就業等經驗對於他們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意願存在正面及顯著的影響。在相同情況下,與沒有內地經驗的香港青年相比,在內地長期學習的青年有意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意願增加21.2%的概率;有內地就業經歷的青年會多出20.7%;曾到內地實習的青年多15.2%;而曾到內地旅遊的青年,則多出11.5%。
廣青總就此提出20項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希望發揮橋樑角色,與青年議政、論政,並透過與多位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香港人的深入訪談,包括創新科技界、藝術科技界、戲劇界等,將他們的聲音帶給政府。廣青總於施政報告公布前已向政府提交報告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當中包括「在地支援」、「促進交流」、「就業方面」、「生活方面」等,詳情可留意《政策建議》。廣青總主席霍啟山表示,很高興部分建議獲政府接納,亦歡迎施政報告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了進一步響應計劃,支持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廣青總將積極推動,與友好機構提供工作崗位,為青年提供更多就業選擇。」
郭基煇表示,大灣區只是供青年發展人生舞台選擇之一,也能給青年提供更多和更具潛力的發展契機。這次研究報告是一份非常全面、客觀和及時的報告。一方面,切實反映香港青年對就業、經濟及希望得到的政策支援的想法;另一方面 , 就香港更能助力和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傳達香港青年在香港及廣東省的現況及實際需要。最後,根據報告結果,為青年度身訂做的相關政策建議,向香港特區政府和廣東省政府表達,也非常樂意見到剛剛宣布的施政報告有正視和重視多項建議。
廣青總相信香港青年對未來大灣區的發展十分重要,香港作為大灣區的重點城市,無論青年選擇到內地或留在香港發展,都可以充分發揮香港已有的傳統優勢,強化香港的國際聯繫功能,貢獻大灣區的發展,真正體現「一國兩制」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