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數讀深圳發展巨變
來源:橙新聞    2020-08-27 17:01
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短短40年間,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經濟總量超過新加坡、香港的國際化大都市,GDP增長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國城市之首,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也成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中心。

【識港網訊】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短短40年間,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經濟總量超過新加坡、香港的國際化大都市,GDP增長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國城市之首,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也成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中心。

1979年,鄧小平提出「劃出一塊地方」創建經濟特區,翌年8月深圳便獲批成為內地首批經濟特區之一。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當年深圳GDP僅為2.7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GDP為835元;到了2019年,深圳GDP已高達26,927億元,人均GDP突破20萬元。

深圳GDP的增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9倍、全國的1.8倍。換言之,過去40年世界每向前一步,深圳特區就跨越了接近五步。在全球5,400多個經濟特區,沒有一個特區能像深圳一樣長期保持高速增長。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形容是「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

位於深圳的蛇口面積雖小,卻是深圳特區先行者,這裡開創了眾多「全國第一」,包括成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股份有限公司,開創定額超產獎勵制度,第一次以工程招標的方式管理工程,實現職工住宅商品化,在全國招聘人才,率先實行全員合同制,號召建立全國第一家企業法人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第一家由企業創辦的商業保險機構。

早期從蛇口工業區孕育、起步的一大批企業,包括招商銀行、平安保險、中集集團、金蝶等,早已成長為全球知名的企業。另外,自蛇口工業區設立出口加工區開始,深圳特區就憑借廉價勞動力、土地的比較優勢,吸引了一大批港資進入,包括第一家引進來的酒店、第一座引進的加工廠等,迅速打開了特區對外開放的局面。

創新則成為近年深圳發展的新動力。自2009年以來,深圳先後出台實施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及配套政策,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截至2019年,深圳高新技術創新型企業已超過3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超過10,155億元,其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2.1%,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比也達到了67.3%。

另外,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在短暫的40年間,從一個人口只有30多萬的邊陲「小漁村」,發展為如今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事實上,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之初,全市技術人員只有一名拖拉機維修員和一名獸醫;如今這一數字已超過200萬,40年間深圳科技工作者的數量增長了近100萬倍。

另外在過去40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加了約42倍。直到目前,深圳依然採取寬鬆的戶籍政策,大專以上學歷落戶不受限制。深圳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2019年,全市新引進人才28萬人。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迎來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較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站在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新起點上,深圳的發展也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如何繼續扮演內地科技創新龍頭的角色,深圳仍然需要依靠持續的改革。

原文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finance/135200.jhtml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