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小齒輪」要跟上內地「大齒輪」
作者:殷田靜子(中新社)   來源:香港商報    2018-12-19 16:23
「如果真是進行改革開放,中國一定會成功!」改革開放後首批到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胡應湘近日接受訪問,憶述自己最初對改革開放的信心時這樣說。當談到港商在改革開放中的角色,他認為「香港當然有貢獻,但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靠內地人自己的努力」。說到未來兩地合作輿發展,他講得更形象生動:「當內地的『大齒輪』在轉動時,香港這個『小齒輪』也要跟上去。」 

[識港網訊]  「如果真是進行改革開放,中國一定會成功!」改革開放後首批到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胡應湘近日接受訪問,憶述自己最初對改革開放的信心時這樣說。當談到港商在改革開放中的角色,他認為「香港當然有貢獻,但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靠內地人自己的努力」。說到未來兩地合作輿發展,他講得更形象生動:「當內地的『大齒輪』在轉動時,香港這個『小齒輪』也要跟上去。」

胡應湘表示很開心自己能參與國家改革開放進程,慶幸自己見證內地經濟騰飛。 新華社

逾500億投向珠三角基建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胡應湘先後參與投資了內地首間中外合資經營的酒店、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以及曾被譽為「世界第一跨」的虎門大橋等,其對珠三角基礎設施建設的總投資高達500億元人民幣。因此,他也被稱為「北上先鋒」。

早在改革開放之前的1977年,胡應湘就到內地考察,訪問了北京、成都、重慶和廣州等地。當時,他預感到內地的新機遇就要到來了。

然而,在他眼中,那時的內地缺乏經驗和資金。「成功靠講沒有用,一定要有軟件和硬件,即穩定的政權、司法系統、教育水平;以及通訊、電力、交通系統等;更重要的是,容許人才的發揮。」他表示,當時,香港有資金,有技術,有經驗,如果能將這些資金、技術和內地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結合在一起,應該會成功。

帶着對內地的期盼和信心,胡應湘與其他港商夥伴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廣州投資了其在內地的第一個項目:中國大酒店。回顧這家內地首間中外合資經營的酒店興建過程,他感觸最深的是基礎設施落後:內地電力不足,經常停電影響工程;僅有兩條車道的公路上「擠」滿了小汽車、大貨車、單車和摩托車,影響交通運輸。

胡應湘先後參與投資內地首間中外合資經營酒店(廣州中國大酒店)和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被譽為「北上先鋒」。 資料圖片

國家高速公路「開路先鋒」

修讀土木工程的胡應湘對「路」特別敏感,深信一個成熟的公路網絡對發展國家經濟很重要。他預見到廣深一帶經濟會高速發展,於是向廣東提議,興建廣深高速公路。

然而,觀念的不同成為興建這條高速公路的最大阻礙之一。

「當時兩地對於公路的標準不同,概念不同,他們認為最多用四條車道,但我認為起碼要做六車道。還有很多人跟我說,他們連自行車都買不起,為什麼要建六車道高速公路?」

面對種種質疑,胡應湘始終堅信,「所有發達國家都有高速公路,反過來也是,沒有高速公路國家不會發展。」

他在公路質量上嚴格把關,堅持十分前瞻性的標準:交通監控系統、光纖通訊系統,以及全線雙電源供電系統等。1997年,全長122.8公里的廣深高速公路終於全線通車運營。

慶幸自己見證內地經濟騰飛

看到現在內地公路網絡如此發達,胡應湘驚嘆內地的高速發展:「40年後,內地的高速公路網是全世界第一位,高鐵網也是全世界第一。內地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香港,例如創新科技和大型製造業等。」

2018年,香港兩大跨境基建項目──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落成,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的交通布局已經形成。胡應湘表示,香港要認識到,大灣區對我們是很有利的,香港有很多優勢,如法律系統、金融體系、市場經濟概念、醫療系統、服務業等等,都可以在大灣區中發揮獨特作用,應該與內地加深合作。

他很確定的一點是:「香港要主動積極融入,主動參與大灣區。如果孤立,經濟肯定不會發展得好。」

談到港商在改革開放中的角色,胡應湘認為,「香港當然有貢獻,但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靠內地人自己的努力……當內地的大齒輪在轉動時,香港這個小齒輪也要跟上去。」

回顧過去40年,胡應湘很開心自己能參與改革開放的進程,也慶幸自己見證了內地的經濟騰飛,「有什麼好得過這個呢?」

责任编辑:wuli